戏曲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而“鬼”事也与戏曲有紧密的联系。
鬼魂在古代戏曲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现存的一百六十余种杂剧中,出现过鬼魂的竟多达六七十种,占据了近一半的数量,有些剧鬼魂还成为全剧的中心。
中国的戏曲本就源于古代的巫和巫仪。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之人,在商代地位很高。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
——《说文解字》第五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事鬼神曰巫。”
“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
——《书·伊训》
歌舞是巫觋(女巫为巫、男巫为觋)们祭神、降神、乐神、求神的主要手段,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最早的“演员”。
巫觋为驱鬼敬神、逐疫祛邪、消灾纳吉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
——《周礼·夏官·方相氏》
该文描述舞傩者都化了装,戴着面具,搜索宫室,跳跃呼号,以驱逐疫鬼,消灾免祸。丧仪时,舞傩者还要跳进墓穴,驱除恶鬼方良(传说中的山精鬼怪名,在旧时的民间传说里,阴司里有专吃鬼的牛头恶神也称为“方良”)。
这场神鬼交战双方的阵容也相当庞大,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列有甲作、胇胃等十二兽和凶、虎等十恶鬼,在张衡《东京赋》中则列有魑魅、女魃等十二恶鬼。从商周至汉唐,方相氏帅百隶事傩驱疫的场面很大。到了宋代,方相氏、十二兽已从傩祭中消失,但傩舞大为发展。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冑,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
傩仪中出现装扮钟馗之类(多为教坊优伶装扮)作戏剧表演,是古代傩仪在内容上的重大转变。而傩戏正是在傩祭、傩舞的基础上演变起来的,摊戏是演员头戴面具(又叫“脸子”、“鬼脑壳”)的一种宗教戏。由于其原始古朴,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傩祭与傩戏虽然有了驱鬼的内容,但傩戏还称不是“鬼戏”,真正的鬼戏是被誉为“戏祖”或“戏娘”的《目连救母》——目连戏。
目连救母故事源于《佛说盂兰盆经》、《佛说目连救母经》、《盂兰盆经》,经中关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很简单,全经不过一千七余字。到了敦煌变文中的《目连缘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和《目连变文》,才丰富复杂了。这一佛教故事传入中国后,便不断改变面貌日益中国化,并掺入了不少非佛教内容。
目连救母剧情主要有四个部分:一、富翁傅相的修行与积善。二、其妻刘氏青提遣子傅罗卜(后被佛祖赐佛名“大目犍连”,简称 “目连”)经商,她开荤破戒、侮谩僧道。三、刘氏入地狱受苦,目连往西方求佛祖救母。四、目连下地狱寻母,寻遍十殿,后在 佛祖帮助下,母子相见,同上天堂。
目连戏是连台大本鬼神戏,是配合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盂兰盆会和道教“皇醮”超渡亡魂而进行的,长的可演七天七夜。由于演出时间很长,所以其间插入许多其他宗教戏、忠义戏、小戏,如《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精忠传》、《雪山成圣》(释迦牟尼成佛)、《观音得道》、《王婆骂鸡》、《尼姑思凡》、《大锯缸》等,还有许多杂技、百戏表演,惊险热闹。
明末清初张岱在其所著《陶庵梦忆·目连戏》中,记载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连》。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如度索舞纟互、翻桌翻梯、筋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大非情理。
凡天神地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一似吴道子《地狱变相》。为之费纸扎者万钱。人心惴惴,灯下面皆鬼色。戏中套数,如《抬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侦问。余叔自往复之,乃安。”
舞台上出现的众鬼和地狱情景,从勾脸、造型、神态到捉鬼方式,都给以强烈的阴森、怪异与恐怖感,观众是既喜欢看又怕看,越怕越想看!
目连戏的恐怖场面层出不穷,仅以“赶吊”为例。这段戏叫《金氏上吊》,演的是金氏三十六岁尚未生男,遂施钗向佛求子,其夫疑她与和尚有奸情,百般拷打。金氏受委屈后去上吊,有几个吊死鬼争抢她作替身。吊死鬼们黑眼黑嘴,额上两道白、两道红,从额上拖至胸前似长舌,头上披着黑散发,发两边有黄、白纸钱拖下,颈挂草绳,红衣袒胸,腰系短裙,两手各拿一把香。
因这金氏受屈不该死,这时就有普化(雷神)和猖神从台后冲出,举着钢鞭赶打吊死鬼。在台上追几圈后,相继跳下台。顿时台下观众齐声吶喊,举起桃木棍、竹帚、叉矛打鬼,一直要追出村外很远地方。赶吊时万人呐喊,数里外听到也会毛骨悚然,邻村人也恐惧不敢出门,惟恐遇到逃窜的“吊死鬼”不吉利。这种众人齐喊,逐鬼打鬼的情景,其实是与上古时的傩祭驱鬼场面一脉相承。
目连戏中的一些单本鬼戏如《男吊》、《女吊》、《调无常》也可单独演出,成为折子戏。
在浙江一带流传的宗教祭祀戏“醒感戏”中,有著名的“醒感九殇”:《毛头花姐》(又称《毛头殇》)、《断缘殇》、《撼城殇》、《精忠殇》、《逝女殇》、《孝子殇》、《狐狸殇》、《草集殇》、《溺水殇》。“殇”是指因非正常原因而早死的人。醒感戏是为超度鬼魂、祈求太平而演出的,与宗教仪式“忏兰盆”、“水陆道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有一些“赶鬼”、“调鬼”、“祭鬼”的场面。 如《精忠殇》中阎王派无常、小鬼、牛头马面等去捉拿秦桧之妻王氏,王氏从台上跳下,众鬼卒从后面追赶,此时台上放起火炮,敲锣打鼓,号角齐鸣,台下众人呐喊,与目连戏的赶鬼是一样的。
其它有名的鬼戏还有元代剧作《倩女离魂》、《神奴儿》、《盆儿鬼》、《碧祧花》、《生金阁》,明代剧作《坠钗记》、《鉢中莲》、《画中人》、《西园记》、《红梅记》等。有的剧中如《生金阁》虽然有无头鬼手提头颅追打仇人的情节,但总的来说,远不如目连戏恐怖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