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同理心的力量》第二章: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的连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改变他人的四种后果。2、改变他人有两条路径。3、非暴力沟通的知识结构。4、自我连接是痛苦的终结。前两节我有保留意见。第三节是知识介绍。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第4节,下面就重点谈谈感悟。
我们常说要爱自己。怎样才能做到爱自己呢?自我连接是爱的途径,自我连接要求观察自己的需要,穿过情绪,看到内心的需要。
实现内心的需要有多种途径,这时候要从多种路径中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尝试回归内心,一个人一旦真正回归自己内心的需要,真正与自我连接的时候,就可以从抱怨、批评、指责、愤怒中走出来。一旦走出来,你就自由了,就能活出轻松愉悦的生命状态。
儒家讲静以修身。年轻时读《曾国藩家书》,读到曾国藩去请教一前辈如何去浮躁之气,前辈答一个字:静。当时我是很不以为然的,这几年随着年事渐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悟。还是要给大家讲讲我微信头像上这只小松鼠的故事。老朋友大概已经知道了,但结合今天的主题,我还是想稍作修改分享给大家。
2020年11月份,我烦燥,焦虑,苦闷,吃不好睡不好,工作老出错。觉察是需要的信使,通过觉察,我知道我需要静下心来,放下比较心,自信地面对别人的目光。静下心来的途径有多种,读书、练瑜伽、学画画等等。我和当家的商量后一致决定去外面看看,看看别处的风景,看看别处的人们的生活。我决定离开家一段时间,就独自去了西湖小住。
一天下午,一个人在苏堤漫步,累了就坐在湖边歇息,十一月江南的风很温柔地吹着,吱吱吱,吱吱吱,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小动物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啃树皮。长长的尾巴勾起了我的好奇,想看看是不是一只小松鼠。又怕惊跑了它,我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拿着相机拍它。近点近点再近点,直到我站在树下,它都没有一点要跑的意思,旁若无我地啃它的树皮。拍累了,索性就坐在树下看它,心想真是大城市的小动物,见过世面,一个小小的我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陆续有人走过,偶尔有人发现也会驻足观看,评头论足。它依然津津有味地啃树皮,无视身边的人们。这目无旁人的状态真令人神往!心忽然动了一下,有被什么东西触动到了,这不就是我不远千里所想追寻的吗?内心宁静了,有定力了,外面的喧嚣于我何干!小松鼠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吃得饱饱的。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目光,躲在洞里不敢出来,是不是得忍饥挨饿呢?静静地坐着,听风吹过,伴着吱吱吱声,仿佛从千年前传来,世界安静了,我也安静了,不知道小松鼠什么时候离开的,暮色苍茫时分,一个人安静地走过苏堤!
整整一年过去了,西湖的美景如过眼云烟,留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唯那一只小动物长存我心,时时入梦。它总在昭示着我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当人生迷茫时,向外探索知识,向内寻找安宁,内外兼修!
1、2节关于改变他人的部分,我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我们改变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别人,一旦有了这个赤裸裸的目的,可能会对身边人造成伤害。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不要求,不期待!我不要求我的孩子比我更优秀。他有他自己的人生,他应该活成他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活在我的要求和期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