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羡慕那些文采出众,大笔一挥,就是一个江湖的人们。
他们有些是令人称羡的天才,像张爱玲般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和天分;有些在后天付出了“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写出广为传诵的文字,一时间洛阳纸贵,终得所愿。
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无一例外,皆为热爱。
我始终坚信,凡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一定对这件事情保有极度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想把它做好;因为热爱,所以一整天只做这一件事情都不会觉得疲惫。
1.
自小,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看书。把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直到几乎要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才肯继续看下一本。现在翻开从前看过的书,每一本的空白部分都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字体从稚嫩到成熟,仿佛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初一那一年,在一场语文期中考试,我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品论三国英雄,笔风极尽豪迈。即便是现在的我,都再也写不出那般豪迈的文字。
当年那个小小的孩子交了卷子后,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三国英雄,自以为那次考试胜券在握。
三天之后的一节体育课,同学在操场上找到我,说老师叫我去办公室一趟。
到了办公室,班主任老师一脸的怒气扑面而来,我被吓得收起了笑容。她直接把卷子扔给了我,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通。她说的很多话,都随着这么多年的岁月流走,但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这是有要求的应试作文,你写文言文是想要炫耀才气还是自找零分?”
我了解那位班主任老师的苦心,她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继续保持班级第一的成绩。而不是因为写了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而得了零分。但是当时的我还是没能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悲伤逆流成洪流,巨浪。最后,我被悲伤吞噬,拿着那份卷子哭着跑出了办公室。
那篇文言文深深地烙在我的回忆里,久久挥之不去。在之后的无尽岁月里,只要一想起它,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不是因为那次的作文得了零分,而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写下一篇她当时最为得意的作品,虽然得到了“炫耀才气”的“肯定”,但是由于规定,她无法让她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人接受。
我开始明白,在有规定的情况下,我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
上了高中,我听家人的话,选择了理科。家人们常常对我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还是喜欢文字,喜欢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谈论时事政治。
因为初中成绩优异,高中时,我被分到了全校最好的理科班。在理科尖子班里,有很多老师刚画出一条抛物线,就能立刻给出解析式;老师刚画在黑板上一个小物块,就能马上分析受力,知道它会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理科大神。而我,一脸蒙逼。
于是成绩指数下行,一落千丈。高三的我,每天都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耗在物理题上,甚至请了很多的物理家教,物理成绩还是毫无进展,从来就没有及格过。
物理老师是那时我们的班主任,时常在下课的时候来到班级检查纪律和卫生。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的英语课课间,我正在擦黑板。她来到班级,走到我面前,很疑惑地问我是不是没有努力学习,为什么物理成绩总是不及格。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没有不努力,但我的确总是不及格。英语老师在旁边笑着护我:“我看她不是不努力,是不喜欢吧。她英语得了满分呢。”
物理老师只是告诉我:偏科的人,是打不赢高考这场仗的。然后摇摇头,离开了。
结局的确有如料想,高考的时候,我的物理成绩还是没有及格。尽管语文和英语几近满分,也无力回天。
奇怪,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学自己喜欢的科目?
3.
高考结束,报志愿的时候,因为我的成绩不高,又是少数民族,所以爸爸极力要求我报名南航的预科班,它是985,211。
那是一个燥热的下午,在我们平时上课的班级里,爸爸坐在我前面的凳子上,说他希望我能听他的意见,报名南航的预科班。南航,那是一个出了名的工科大学。
填志愿的表格就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我的右手颤抖着,在将要落笔,在那张通往着我以后要走的职业道路的门票上写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时候,我突然嚎啕大哭。
我这辈子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一天于我而言像撒贝宁得知他被北大录取了的那天一样难忘。
我泪如瀑布,我不想再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了。因为我明白,自己不热爱的事情,就算做了,结局也只会高不成,低不就。
爸爸最后同意了我不去南航预科班的要求,听从我的选择,让我报名了北京的一所非985,211的普通一本。
迄今为止,我从未后悔过当初的抉择。相反地,在看到工科朋友们在学习更为复杂的大学物理和电路的时候,我极为庆幸,庆幸我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庆幸我将得到值得庆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