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概论-3

第五章 博物馆藏品保护

第1节 藏品保护的内涵与理念

一、藏品保护的概念

藏品保护是通过对藏品材质的组分、结构分析,揭示其老化败坏机理,进而运用技术手段,对藏品进行保养与修复,控制其保存环境,从而延缓其老化过程的一门应用科学技术。

藏品保护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它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从事藏品保护工作既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所专长。

二、藏品保护的工作内容

博物馆藏品保护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一、藏品的科学检测分析;

二、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处理;

三、藏品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即预防性保护。 

通过对藏品进行科学的分析测试,可以分析和提取藏品的材料结构信息、制造工艺方法,判断藏品的制作年代和产地,揭示其价值。同时,可以揭示藏品病害的种类、严重程度,研究病害形成机理和相应的无损、微损检测方法。 

藏品的保护,在狭义上主要是指为取得并保持藏品良好的保存状态以便收藏和展示而施加的处理操作。而藏品的修复,主要是在藏品已经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为恢复藏品的良好状态而进行的处理操作。保护与修复没有绝对的界限,有时还要同时进行。 

当前,藏品保护科技的理念,已经从以抢救性保护修复、被动维修遭损藏品,向以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维护防止藏品产生劣化方面转变。这是藏品保护科技的另一个趋势。 

所谓预防性保护,即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藏品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藏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 

藏品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藏品的材质研究、藏品的败坏机理研究、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技术、藏品的日常保养、藏品的价值和真伪的科学评估与鉴定等。

三、藏品保护的基本理念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依靠合适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需要贯彻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体现藏品真正价值的信息并传之久远。 

正确的保护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条原则:

(一)最小干预原则

藏品的保护,主要包括对藏品的保护修复与日常保养。

有时,对藏品进行过度的保护处理,实际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因其施加的保护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品长年形成的稳定状态。保护材料本身的老化速度有时比藏品本身更快,会对藏品的保护构成威胁。而保护材料的去除,也可能损坏藏品本身。因此,除非保存环境出现难以改变的明显变化,对于处于稳定状态的藏品而言,不加干预可能是最好的保护。 

(二)原真性原则

不少藏品由于在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损坏,而这些损坏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修复等干预,则会进一步发展,危害藏品的长期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以处理。

《威尼斯宪章》中写道:“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

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藏品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或称真实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在某些藏品必须进行保护处理时,对于保持藏品原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至关重要。 

(三)可逆性原则

不少博物馆藏品,尤其是历史文物、化石标本等,具有不可再生性,即损坏以后,不可能再制造或获取与之同样的藏品。因此,对于藏品的保护处理应极为慎重。特别是需要在藏品上附加保护材料,或由于修复的需要对藏品本身进行处理时,应做到具有可逆性。在该处理被认为不合适或有更好的方法予以取代时,可以将原处理去除,以恢复原状。这是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四)预防性保护

藏品保护中,对于藏品的最小干预和保护处理中的可逆性要求,都提示保护处理的实施,是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藏品的日常保养。预防性保护主要是为藏品创造一个理想的储放、陈列、运输、使用条件,以延缓藏品的衰老和败坏。保存条件包括保存容器、展示橱柜、温湿度设定、空气的洁净化、防霉防虫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包括在有必要进行保护修复时藏品的环境控制,以及进行保护处理时对于日后藏品的保存和展览环境的考量。

第2节 藏品的保存环境

博物馆藏品保存状态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其内因,如材料质地、制作工艺等;同时也与外因密切相关,外因主要是保存环境。因此,博物馆的环境应有益于藏品的保存,使之处于一个适宜的保存条件中。

一般而言,在收藏、展示、运输、研究、保养、修复等任一环节,都要维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以延缓藏品的老化损坏过程。

一、影响藏品保存的环境因素

博物馆的藏品处于特定的环境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线、污染气体、微生物、虫害等。藏品的损坏,并非某一因素的单独作用,常常是几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研究环境因素对于藏品保存的影响,既要分析各因素变化对藏品的作用,也要综合分析,注意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

影响藏品保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温度对于藏品的保存有重要影响,藏品的老化败坏,很多情况下属于化学反应,根据范特荷夫规则,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到原来的2—4倍。因此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延缓藏品的老化。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会使昆虫和霉菌等生物活动趋于活跃,加剧虫害和霉变等现象的发生。 

如果温度降低较大,使得饱和含湿量小于绝对湿度时,则会发生冷凝现象,即有多余的水蒸气变为液体以小水滴或湿膜形式出现在物体表面。冷凝对于藏品有严重危害,冷凝出的水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渗入藏品,把污染物和微生物带入藏品内部,或溶出藏品内部的盐类,在表面析出而造成表面的酥碱粉化现象。

 (二)采光照明

由于大多数物体对光是不透明的,光线直接引起藏品破坏的部位主要是在表面,但表面常常是很多藏品的精髓,因此照明对于藏品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有机质藏品,如书画、纺织品、皮革等。 

光线对于藏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光诱导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引起的藏品损害主要有染料和颜料的褪色、纸张在光照条件下的光裂解、光氧化和光水解反应等。

2.光的热效应。局部温度的升高,可以引起藏品的热膨胀而产生变形;同时可能引起生物活性的变化,如昆虫和霉菌的繁殖;加热也可以导致相对湿度变小,引起材料发脆;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一般也会增加。 

(三)粉尘和污染气体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危害,也对博物馆藏品的保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气污染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类,一般来说自然污染只占空气污染的一小部分,其产生常常是人类难以控制的。人为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人为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燃料的燃烧,如燃煤产生的烟气和汽车排放的废气。

对藏品影响较为显著的是氮氧化物等含氮化合物(包括氨气)、硫氧化物等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粒状污染物和光化学烟雾等形成的臭氧等。 

(四)有害生物对于博物馆藏品危害较大的生物因素主要是微生物和有害昆虫。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细菌和放线菌,其中霉菌对藏品的影响尤为显著。

二、库房的藏品保管环境

(一)温湿度的控制

博物馆藏品在库房收藏时,其首要环境因素是温湿度的影响。一般来说20℃、50%的相对湿度对大多数藏品的保存较为适宜。

博物馆温湿度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通风。

2.使用恒温恒湿设备。

3.去湿与加湿。

4.微环境调湿。 

(二)有害生物的防治

有害生物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藏品入库的检验工作。

第二,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第三,严格控制温湿度。

第四,药剂防治。 

对于库房的环境一方面要严加控制和监测,以维持整体环境的适宜和稳定,同时也要对藏品进行定期的点检,以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特别是对于比较容易发生变质、虫害的纸张、纺织品、竹木器、标本等有机质藏品和受湿度影响较大的铁器、青铜器等金属藏品更要重视定期点检。

三、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

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同时也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控制对光敏感展品的展出时间以减少光线对藏品的损害。 

(二)大气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在展出过程中还有一个难以避免的因素是污染气体和粉尘对于藏品的影响,因此保持一个洁净、稳定的环境是博物馆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对于博物馆环境污染的控制,首先要考虑控制其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物浓度,如在博物馆附近进行绿化,吸附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等。

对于馆内藏品预防大气污染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减少与室外空气的自由流通。

第二,安装有过滤器的空调设备。

第三,收藏柜、展示柜内的吸附措施

四、藏品运输时的环境控制 

藏品运输时的环境控制容易被忽视。在运输途中,尽量维持原有的保存环境条件,实现保存、展示场所环境平稳过渡,十分重要。

在藏品的运输过程中,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般会对藏品进行重新包装固庭并装箱。在运输过程中,藏品的防震也是要重点考虑的。对于运输途中藏品的环境控制,要做到环境的有效监测。在运输途中的温湿度控制方面,要提高箱子的密封性,也可以将藏品用铝箔等材料包裹,加以密封。同时,包装材料的隔热性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第3节 藏品保护科技

一、藏品的科学分析

在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中,藏品的环境控制、藏品的科学分析、藏品的保护修复是三个主要部分。理论上,对于物质材料的各种科学分析手段,均可用于博物馆藏品的分析。但鉴于多数博物馆藏品的不可再生性,实际常运用于藏品的分析方法,一般需要满足对藏品无损或微损的要求。同时,有些藏品还需要进行现场分析,分析手段需要满足便携、快速的要求。出于藏品保护目的的科学分析,主要包括表面与内部形态的观察、材质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等。

(一)形貌观察

形貌观察所使用的科学手段,实际是人眼感知功能的延伸。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细节;红外、紫外显像系统,高光谱图像分析系统等可以将器物在肉眼无法感知波段的图像信息转化为可见光图像信息;X光透视、CT扫描、中子透视等则可用于对不透明器物的内部构造的观察。

1.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形貌观察设备,也是藏品保护实验室必备的仪器。光学显微镜依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生物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般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和操作比较方便,所以在藏品研究中,使用较为普遍。

 (二)成分分析

元素的成分分析是了解藏品材质的重要于段。特别是对于无机质藏品的研究,如陶瓷器、青铜器、绘画颜料等,通过对藏品的元素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其材质,从而对藏品的制作工艺、产地、真伪等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对藏品的老化、腐蚀产物的分析为合理的保护处理提供参考信息。在材料研究中,元素成分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中子活化分析等。藏品元素成分分析中,最常用的是X射线荧光分析。

(三)结构分析

对于藏品的材质研究而言,有时知道了其元素组成尚不足以对其结构、状态做出判断。例如大量以碳、氢、氧、氮为主要组成元素的有机物,以及一般含钙、钾、钠、硅、铝的玉、石、陶瓷器等。同时,在藏品的老化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材质的组成物质结构的变化。此时,对于材质结构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化学结构分析方法有:X射线衍射分析法、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穆斯堡尔谱法等。

1.X射线衍射分析法。在藏品保护研究中,X射线衍射分析主要用于无机物晶体的分析,如金属腐蚀产物的结构分析、绘画颜料的物相分析、石质藏品风化产物的分析等,也可用于诸如纸张等有机物的老化分析等。

2.红外与激光拉曼光谱法。在藏品保护研究中,可用于有机物老化机理研究、高分子修复材料研究、金属缓蚀剂的筛选等。而激光拉曼光谱则是单色光辐射到样品上时发生拉曼散射,通过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的信息,以研究样品的分子结构。

3.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是有机物分离分析的有效方法。在藏品研究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如绘画颜料胶结物的分析、纸张纺织品的成分分析、纺织品染料的分析等。

二、藏品的保护技术

藏品的保护技术在这里主要是指除了环境控制以外,针对藏品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保护修复处理。藏品的保护处理一般要首先对藏品的材质和保存状态进行科学的分析测试,然后根据藏品的材质特点和老化状况,结合以往对同类藏品的保护经验制订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经过科学论证后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使用符合藏品保护理念的方法与材料,根据修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做到安全、稳妥、有效;并且做好保护修复的档案记录,为以后的日常维护、保护修复提供便利。

(一)有机质藏品的保护

有机质藏品主要包括纸张、纺织品、竹木漆器、动植物标本等,有机质藏品一般质地比较脆弱,对于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采光等比较敏感,并且容易发生霉菌和虫害,保存处理难度较大,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中应加以重点关注。

1.纸质藏品

纸质藏品包括书画、书籍、碑帖、手稿、报纸、档案等,不仅是博物馆,也是图书馆、档案馆的主要藏品。纸质藏品的保护,除了对于油墨、颜料等写印色料的保护以外,对于纸张本体的保护是重点。其主要工作包括纸张的修补加固、脱酸处理、环境控制、有害生物防治等。根据藏品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对于纸张的上述处理,是在藏品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保存、展示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对于纸张的修补加固则要考虑修复的可逆性。纸质藏品的修补加固方法主要有托裱法、蚕丝网加固法、纸浆修补法、真空加膜法等。常用脱酸方法有: (1)液相脱酸:氢氧化钙-碳酸氢钙溶液脱酸。(2)无水溶液脱酸(3)气相脱酸

2.纺织品

古代纺织品的主要原料为棉、麻等植物纤维和丝、毛等动物纤维。作为有机物,和纸质藏品一样,对于环境因素,如温湿度、采光、霉菌虫害的影响较为敏感,而且,纺织品大多经过印染处理,有的植物染料容易褪变色,一些矿物颜料,如绿色的含铜颜料又容易加速纺织品老化,使纺织品的保护更为复杂。纺织品的清洗,要根据污渍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在材质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蒸馏水、去离子水等清洗上面附着的污泥和杂质。如果材质比较脆弱,则可以采用水蒸气清除表面污渍。在出土纺织品中,常有生物体腐败产生的尸体污斑、血斑等蛋百质污斑,可以使用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等来使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溶于水而清除。对于由于钙、镁、铜、铁等金属离子形成的污斑,可使用鳌合剂,如六偏磷酸钠等来加以清除。

对于纺织品的加固,可以参考纸质藏品的加固方法,如使用传统的托裱法、织补加衬等方法,而纺织品的残片,也可以夹衬于玻璃或有机玻璃薄板中保存、展示。

3.竹木漆器

竹木漆器的保护,主要是维持合适的温湿度以防变形开裂和虫害、微生物的侵蚀。除此以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土的器物,如果骤然脱水,可能造成严重的收缩变形,以致完全损毁。因此,未脱水的器物可浸于水中保存,在水中保护要注意防腐,经常换水,可在水中加少量甲醛作防腐剂。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保存方法,在水中长期浸泡,也会使纤维糟朽。彻底的办法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竹木漆器脱水定型,以便于收藏和展示。目前,常用的脱水方法有:自然干燥法、醇醚联浸或醇醚树脂联浸法、真空冷冻升华法、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渗透法、明矾法、糖醇法等,采用何种方法,主要视器物的材质、含水率、糟朽程度等实际情况而定。竹木器与漆器相比,由于少了一层漆膜,其中的水分更容易挥发,产生干缩现象。在脱水定型过程中,其中的水分与置换物质的交换也更为容易,在方法的选择上余地也更大。

(二)无机质藏品的保护

无机质藏品主要有金属器、陶瓷器、石质藏品和古生物化石等。

1.金属藏品

金属材料一般都有腐蚀的趋势,因此防止腐蚀是金属藏品保护的主要工作。不同的金属,腐蚀机理、腐蚀现象和腐蚀速度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具体的保护方法也各不相同。金属藏品的保护,环境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湿度的控制。同时,如果能够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保存,也能够减缓腐蚀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环境的控制,对器物表面进行保护性处理也是有效的保护方法。与工业上的防锈处理有所不同,金属藏品的处理,要求尽量不改变外观,同时处理方法应具有可逆性,因此常常使用各类无色透明的缓蚀剂。缓蚀剂一般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以防止金属器的进一步腐蚀。

考虑到藏品的数量和金属的活泼性,铁器和铜器的保护是金属藏品保护的重点。由于铁比较活泼,无论是在埋藏环境还是在大气环境下,都容易发生腐蚀。特别是出土的铁器,一般保存状态都比较差,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腐蚀。对于这类铁器,一般先应进行腐蚀程度检测和腐蚀活泼性的检测,再决定后续的处理方法。

2.陶瓷器

陶瓷器,尤其是瓷器,由于质地坚实,表面有釉层覆盖,一般较为稳定,不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但有些特殊情况也要加以注意,如出土的陶器和从海底打捞出水的陶瓷器,除了要进行一般的清洗以外,还要测试其中的含盐量。对于含盐量较高的陶瓷器,需要进行脱盐处理,以防止在保存过程中由于湿度的变化,内部的盐类析出而破坏陶瓷器,特别是彩绘陶器表面产生酥碱和起甲病害。同时对于一些比较脆弱的釉彩,如珐华器和釉上五彩、粉彩器物,也要防止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引起釉彩的剥落。陶瓷器还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是容易碎裂,由于保存、运输不当会引起破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陶瓷器的保存运输必须非常小心,其收藏、展示设备最好具有一定的防震措施,在展示过程中,需要用鱼线等加以固定。由于陶瓷器的易碎性,对于破碎陶瓷器的修复是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陶瓷器的修复,包括检查、清洗、拼接、加固、配补、上色等一系列保护修复操作。根据修复处理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考古修复、陈列修复和美术修复。陈列修复一般对修复痕迹进行一定的修饰处理,以做到近看能分辨的效果,是博物馆陶瓷器修复较为常用的方式。

第六章 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1节 展览内容策划

一、展览内容策划理论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陈列艺术形象序列。

除了实物性、直观性等特点外,博物馆展览的核心特征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二)博物馆展览的类型

1.按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类

按照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博物馆有两类展览:一类是长期展出的体量较大的基本陈列,即常设展览,其展览主题、内容、展品和展示体系一般比较稳定。基本陈列往往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也是博物馆收藏和研究水平的体现。另一类是小型多样的、短期展出的、常换常新的临时展览,又称特展。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按展览的内容属性分类

从博物馆展览的性质看,常见的展览主要有:艺术类展览、历史类展览、人物类展览、科技类展览、自然历史类展览等。

3.按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分类

按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分类,博物馆展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品或自然造型物品展览,即审美型展览;另一类是有明确主题贯穿的、以思想观点和知识信息传播为诉求的叙事型展览。 

(三)博物馆展览的展示媒介

展示媒介主要有如下四大类:

1.实物展品

这是博物馆展览的主要展示媒介,是博物馆展览的主角,任何辅助展品都不能替代实物展品的地位。

2.图文版面

包括文字说明、照片、地图、图表、图解和图片等。图文版面是博物馆展览信息传达的主要展示媒介之一。

3.辅助艺术品

包括灯箱、模型、沙盘、场景、壁画、雕塑等。博物馆展示辅助艺术品与纯艺术创作不同,纯艺术创作更多是艺术家思想、精神和情感的抒发,而博物馆展示辅助艺术品更多的则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因此,它们的展示设计必须有扎实的学术支撑,是有依据的再现、还原和重构。

4.新媒体和科技装置

包括多媒体、幻影成像、影视、动画、声光电合成技术、仿真复原、观众参与装置等科技装置等。其演绎同样必须要有扎实的学术支撑,是有依据的再现、还原和重构。

(四)博物馆展示阐释的四种模式

博物馆展示阐释,就是展示策划人根据展览的传播目的,在对展品形象资料和学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旨在与观众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感觉的沟通,满足观众的欣赏和知识需求。这是一个将学术问题通俗化、理性问题感性化、知识问题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阐释过程。

根据观众的体验需求可以将阐释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种:审美型阐释。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艺术品展示,阐释方法遵从就简原则,即尽量减少其他辅助信息,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展品本身。

第二种:解析型阐释。通过一定的历史或自然环境的重构、说明、图示和展品标签等信息载体向观众解释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展品之间的关系。不仅让观众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或自然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在众多的展品之间找到其相关性。

第三种:探索型阐释。探索型阐释的最大特点是无序性与自由性,鼓励观众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探索型阐释能让参观者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向主动探索者,激发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体验探索的快乐。

第四种:交流型阐释。交流型阐释是最有效的博物馆展示阐释模式。通过广泛的人际交流,观众不仅能以一种更具亲和力的途径把握展览主题信息,还能在交流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实现知识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对展览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博物馆展览策划流程

(一)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的三个环节

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

展览学术资料的搜集和梳理→展览内容的策划设计→展览及其展品展项的形式设计。

1.展览学术资料的搜集和梳理

这一环节的内容包括从学术研究成果和展品形象资料收集整理到展览学术大纲的编写。

2.展览内容的策划设计

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是从展览学术大纲到展览内容文本设计。

3.展览及其展品展项的形式设计

这一环节实际上是从展览内容文本到形式创意构思和设计。

(二)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策划的重要性

博物馆是通过举办展览向观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只有不断推出既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展览,博物馆才能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正日渐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和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课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展览依然处于吸引不了观众的尴尬境地。造成我国博物馆展览总体水平不高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管理中普遍不重视展览内容文本的策划和撰写工作。

博物馆展览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展览内容文本水准的高低。只有首先具备一个好的展览内容文本,形式设计和制作师才能制作出一个优秀的博物馆展览来。 

(三)博物馆展览策划的依据

学术研究成果和展品形象资料是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着展览的质量和水准。

以历史文化类主题展览为例,博物馆展览策划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完整的学术研究资料,二是有关展览主题和内容的较完整的实物展品资料。 

(四)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的流程

首先由展览内容策划人编写展览内容文本,再由专业形式设计人员根据展览内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展览内容文本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前提和依据。

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策划有其内在的规律。以叙事类展览内容文本策划为例,一般来说,其基本流程宜为:展览选题研究→实物展品研究→含化学术资料→确立展览传播目的→提炼展览的总主题→确定展览的基本内容→规划展览的基本结构→安排展览的结构层次→凝练展览的分主题→研究展览每部分或单元内容的重点和亮点→选择和安排展览的素材→研究展品组合和组团→编写展览的文字大纲→提示展览的表述方式→与形式设计人员对话。

三、博物馆展览传播目的的设定

(一)传播目的设立的重要性

展览的“传播目的”,是指展览的宗旨,或展览教育、传播要达到的目的,它们或是教育的,或是政治的,或是宣传的等等。总之,任何展览都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传播目的,即展览想告诉观众什么?影响观众什么?

展览的传播目的是展览的灵魂,是贯穿展览建设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和表现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展览策划设计和表现的全过程。传播目的不仅是展览内容策划的指导原则,而且也是展览形式表现的指导原则。

展览的传播目的不仅是博物馆为展览设定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判断展览成效的依据。

传播目的不明确是直接影响我国博物馆展览传播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的关键因素。

(二)展览传播目的的设定

展览传播目的的定位会从根本上影响展览的传播方向和效益,因此,展览传播目的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

四、博物馆展览主题提炼及其结构演绎

(一)提炼展览的主题

主题是展览的核心,贯穿于展览的全过程。主题提炼的任务是在研究大量与选题有关的学术资料和藏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概念、从具体到一般的高度概括、抽象和升华,进而从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提炼出一个能统领整个展览的、个性鲜明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展览主题。主题立意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展览传播的思想水准。展览主题提炼愈充分,立意就愈高,展览的意义、思想性和教育性就愈强。展览切忌平铺直叙,就事论事。

主题提炼的结果往往反映在展览标题(名称)上,标题是展览主题的集中表现,被誉为展览的“眼睛”。展览标题不仅要做到高度概括和形象点题,更要给观众强烈的第一印象,一个展览能否吸引观众,标题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展览主题结构演绎

所谓展览内容主题结构,是指依据展览传播目的和展览主题对展览内容逻辑结构的合理安排,类似一本书的目录框架。展览主题结构的逻辑清晰度直接关系到观众对展览内容的认知与感受,关系到展览信息传播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展览主题基本结构,对有效传达展览的信息,对观众参观并接受知识和信息十分重要。

一般展览主题结构分为部分、单元、组和展品四个层次,结构层次要脉络清晰,各层次之间逻辑性和联贯性要强,下一级必须服从和服务上一级,紧扣上一级的主题,是对上一级的具体化。 

(三)展览重点和亮点的研究和规划

展示内容重点和亮点规划是对展览“主要信息点或传播点”的规划。在展览内容文本策划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并选准每部分或单元内容的重点、亮点,合理安排这些重点、亮点的布局。

五、博物馆展览展示素材选择及其组团

展览依赖展示素材表现和叙事,展示素材是博物馆展览特有的表达语言。欲使展览达到有效传播信息和内容的目的,必须选择好展览的素材,并对展示素材进行合理巧妙的组织和安排。

(一)选择好展示素材

展览内容的表现和信息的传达需要生动、形象的展示素材的支撑,展示素材不仅包括文物标本、图片声像资料,还包括用于创作辅助展品的故事情节资料。好的展示素材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展览的内容,揭示展览的主题。因此,要认真研究和选择展示素材。一般来说,那些“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素材,那些具有代表性、通俗性、故事性和情节性的素材,往往最能表现展览的内容,最能打动观众。

(二)研究展示素材的组团

要有效地传播展览的内容,除了要选择好的展示素材外,还要巧妙地对这些素材进行组织。展览要清楚地传播信息,关键要在展示素材的信息组团上下功夫。展示素材的信息组团越科学、巧妙,就越能有效传播展览的信息;反之,将影响展览信息的传播,甚至出现错误的信息传播。

六、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的编,写及其格式

(一)展览内容文本的基本要求

第一,展览内容文本要明确展览的传播目的。

第二,展览内容文本结构要逻辑清晰。

第三,展览内容文本要对传达的信息做出清晰的层次划分。

第四,展览内容文本要提示展览各部分或单元的重点和亮点。

第五,展览内容文本要对展示素材进行巧妙的组团。

第六,展览内容文本必须清楚说明辅助展品的传播目的并提供创作背景和学术支撑。

第七,展览内容文本应该撰写重点展项的分镜头剧本。

第八,展览内容文本必须撰写所有看板而文字说明。

第九,展览内容文本学术观点必须正确,依据材料要真实可信。 

(二)展览内容文本的格式

展览内容文本格式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展览总的传播目的和主题结构

第二层次:部分或单元传播目的和主题结构

第三层次:组的传播目的和内容组合

(三)展览内容文本文字的编写

文字编写是展览内容文本策划的重要内容。展览内容文本文字至少应该包含三类文字:各级看板说明文字、辅助展品创作描述和依据文字、数字媒体隐性信息文字。

第2节 展览形式设计

一、形式设计的空间与造型理论

(一)空间的概念

空间可分为无限空间和有限空间,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中所指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可度量的长、宽、高限定的有限空间,即展览所赖以呈现的博览性建筑空间。展览空间又可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二)空间感

空间感是指人对空间的认识与感受,不同的人对一定的空间感受有差异,我们将这种个体对空间的感受效果叫做心理空间,除了对空间的三维,长宽高和大小的感知外,人可以对一定的有限空间产生诸如安全/危险、舒适/不适、平静/紧张、愉快/痛苦等感受。 

(三)博物馆建筑空间与空间设计原则

1.功能需求原则;

2.尺度适宜原则;

3.组合布局均衡原则;

4.风格契合原则。

(四)空间限定形式与空间组合

展览空间的再创造是通过展具、设备、隔断等对既有建筑空间的二次界定,来创造出诸如闭合、开敞、静止、流动、高大、低矮等不同体验效果的空间,可采取的空间限定形式有:

围合、设立、覆盖、凸起、凹入、互嵌;主要组织形式有并列、序列、主从等。

(五)造型的概念

以一定的艺术手段,在三维空间或二维平面创造具有一定表达意义的构型,即为造型,造型是一切美术创作包括展览形式设计的核心。

(六)造型的要素

造型活动通过对材料、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的综合运用,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形态、表达一定情感、引起一定反响、传达一定情绪的物化形态。一般来说,造型过程包括了以下要素:功能要素、形式审美要素。 

(七)造型设计原则

第一,形式服从功能

第二,经济效能如何

第三,合理性原则

第四,稳定性原则

第五,信息准确原则

二、形式设计的色彩理论

(一)色彩学基本原理

三原色:随着色彩学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只要橙、绿、紫三种色光,即可还原成白色光,这三种颜色被称为色光三原色。

色彩三属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某种物体形容为某个颜色,但在不同的光环境下,物体的固有色彩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浓淡、深浅、明暗等各种变化。

色调:不同的色彩之间的组合构成了色调,它往往被用来表示一幅画、一个设计的总的色彩倾向,色调有冷、暖、明、暗、清、浊、活泼、沉稳等风格感受。

标色法:将色彩三属性的不同程度加以数据化,用数值的高低标示其属性的变化,则我们可以用三个数据来标示某种颜色,这就构成了标色法,也就是色彩的表示方法。

(二)色彩与观众心理

人们对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有的是色彩本身在色相、光度、纯度上的变化带来的,有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某些喜爱、憎恶等情感造成的,与大自然中各种物体、季节色调相似的色彩,也可以带来相似的心理感受。

(三)色彩与视觉疲劳

在设计中,选择不同的色彩体系,不仅是表达主题和风格的需要,也是观众参观的功能需要,观众长时间在展厅中进行连续不断的观赏活动,对视觉色彩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其中,充分考虑观众视觉疲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色彩与展览主题

色彩本身的象征意义、社会意义,使得不同的色调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就如同不同的音乐节奏,会对听者产生不同的情绪感染一样,展览的色彩设计也会对观赏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色彩与展览艺术风格

风格可以由形式构成、材质表达、色彩选择、工艺水平等各种要素综合体现,就色彩而言,由于色彩本身的象征意义,可以为一个展览,或展览的局部带来诸如宁静、庄重、快乐、悲伤、活泼、理性等的情绪感知,从而影响观众的审美取向;不同主题的展览在风格选择上也有不同的倾向,选择适当的风格进行表达。

(六)色彩与展览空间

色彩与空间密切相关,如色彩本身具有扩张、收缩、前进、后退等心理感受特征,会对空间的大小、方向、膨胀、退缩有所影响。陈列展览以形式构成和色调表达的手段在空间中完成,因此,色彩设计是展览这一空间视觉作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七)色彩与材料质感

一个展览设计最终由各种材料及其技术工艺来完成,因此色彩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展览中的材料。

(八)色彩与采光照明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会采取适当的采光方式。不同的光源照射会给色彩带来相应的影响,我们把物体及周围环境受到光源影响而呈现色彩,称为环境色。色相在变化的光环境中,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色彩设计中必须考虑采光照明的因素。

三、形式设计的主体内容

(一)展览设计的基本条件

展览设计的基本条件包含以下几项:陈列大纲、展品、场地空间、设备材料与工艺。此外,如科技与数字展示手段、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员经费情况、设计制作周期等,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

(二)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陈列大纲要求,针对展品展示需求,在既有的场地空间基础上,完成对陈列的平面布局、立面和空间构成形式的设计。它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平面布局设计、立面设计、空间设计、色彩设计。

(三)单元和分组设计

在总体设计方案基础上,要完成单元和分组的设计。这部分设计的要求与总体设计是一致的,是总体设计的细化,要绘制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透视效果图或轴测图。

(四)专项设计

为了形成完整的展示序列,除陈列的总体、局部设计外,根据需要,还可在展览中增加一些专项设计,如景观、蜡像、全景画、半景画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专项设计要与整个展览的风格相协调,不可对主题展品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五)辅助展品设计

为完善展品展出逻辑环节,扩展其文化艺术科学内涵,须进行图表、地图、沙盘、模型、复制品、景观等的设计,它的设计要求是紧紧围绕展品,以求风格格调统一。

(六)设计与展品的安全保护

一是预防性保护微环境的创造,展示厅室是博物馆藏品的“第二库房”,因此其保护环境的创造特别重要。

二是满足防火、防盗、防震、防灾的要求,使用不可燃、阻燃材料,装置相关报警器、监视器、应急阻断门,在展柜内加装防震设施,弱电设计符合相关要求等。 

(七)设计与材料

材料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材料性能满足展览需要。包括展示对材料的承载力要求、环保要求、安防要求、耐固性要求等。

二是材质肌理等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展示厅室装饰要求,展具表面肌理色彩要求等。

三是材料材质规格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包括切割、表面涂饰、连接、弯曲、造型、钻孔、黏结等。

(八)设计与工艺

加工制作工艺决定了展览的最后呈现效果,一个有珍贵展品展出的展览,若其制作工艺粗糙,会直接影响到观赏效果。

(九)展览设计中的科技手段运用

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的声光电技术、多媒体技术、成像技术、影像互动技术等开始在博物馆展览中普遍应用。这些技术的出现,为丰富博物馆展示手段、拓展展品信息传达渠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展览设备设计

展览设备是展览设计中的大宗,它是构成展览空间表情的重要元素,也是展览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一)展览设备的作用

展览设备在一个展览中主要起到如下作用:

1、围护作用

2、展示作用

3、组织空间的作用

(二)常用展览设备设计

五、采光照明设计

(一)博物馆建筑的采光方式与照明设计

博物馆建筑的采光,可分为三种:一是自然光采光,这是最早,也是最廉价的采光方式,但有着明显的不足。二是人工照明,这是目前大部分博物馆普遍采用的方式,缺点是耗能大。三是自然光采光与人工照明结合,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一般在博物馆的非展示区域采取局部的自然光采光,在展示区域采取人工照明。

(二)文物及其照度要求

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国际博物馆协会等组织提出了对照度的要求。照度即光照强度,它的单位是勒克斯(Lux),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一般按照材质,将文物分为金属、石材、玻璃、陶瓷等对光不敏感的文物,骨、角、竹木、牙、漆器等对光比较敏感的文物,纺织品、纸张、书画、植物标本等对光特别敏感的文物,分别按照高、中、低值设计其照度。 

(三)照明的需求设计原则

展览照明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需求原则,即首先满足参观欣赏的基本需要。其次,要考虑文物本身的保护需要。最后,就是创造和谐而有韵律的、照度差异不过大的光环境,避免观众视觉疲劳。

(四)照明的艺术设计原则

展览的照明分为环境照明和对物照明,前者主要是参观环境的光提供,后者主要是完成对具体展品的照明和氛围烘托。投光方式决定了照明的主要特点,在人工照明条件下,投光方式主要有:顶光、顶侧光、侧光、背光(逆光)、底光、底侧光。 

六、展览形式设计的操作步骤

第一,在深度了解陈列大纲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展品情况。

第二,在充分了解展览主题和展品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化设计,提炼视觉元素,凝练核心意象,建构大体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布局和各个展示空间氛围塑造的构想。

第三,将初步形成的概念化设计与策展人员、研究人员和施工人员、后期教育推广人员反复沟通。

第四,在概念化设计得到全面共识后,进行总体设计,形成总体设计方案。

第五,总体设计方案经论证讨论目:进入单元和专项设计阶段。

第3节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

一、博物馆展览工程及其管理流程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工程

博物馆展览工程,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和学术研究为基础,陈列设备技术为平台,艺术的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基于知识传播和公共教育的目的,面向大众的知识与信息、文化与艺术、价值与情感的传播工程。

博物馆展览工程的任务主要包括展厅基础装饰工程、展示形式设计、展品展项制作、现场布展安装工程等几个方面。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管理流程

根据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内在客观规律,一个完整的博物馆展览工程的科学程序宜为:工程立项→编制工程招标文件→形式概念设计与招标→形式深化设计与施工设计→展品展项制作与布展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决算→审计→评估。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招标与委托

一般来说,博物馆提供给竞标单位的招标文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招标文件本身(包括技术标文件和商务标文件);二是规范合格的展览内容文本和展品形象资料汇编;三是展览布展空间的建筑图纸(包括电器分布图)。

(一)展览设计和制作企业资格要求

博物馆展览工程必须交给那些具有博物馆展览设计、制作和实施能力,并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度的机构来实施。为此,必须首先明确博物馆展览工程投标机构资质的要求,包括机构的资质和业绩;设计师和项目经理的资质和业绩。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委托方式

目前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委托有三种方式:公开招标、邀标议标和直接委托。

(三)展览设计与制作宜一体化

第一,博物馆展览工程是一项面向大众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工程,一项兼具学术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

第二,博物馆展览工程设计具有二度设计创作的需求。

第三,博物馆展览工程设计和制作,从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设计到展品展项设计、制作和现场布展安装是一个边琢磨、边修改、边调整、边完善的过程。

第四,目前我国博物馆展览设计收费相对较低,如果展览形式设计和布展施工分别招标并规定设计中标单位不能参与施工竞标的话,有能力和经验的专业布展公司将很有可能放弃参与展览的形式设计竞标。

第五,展览形式设计与制作布展工程不同单位实施,不利于工程质量问题责任界定,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最终影响展览工程的质量和展览的艺术水准。 

(四)博物馆展览工程的质量要求

1.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览布局的合理性原则

展览形式与内容统一原则

展览信息传达有效性原则

展览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原则

展览的艺术性原则

展览的人性化原则

展览的安全性原则

2.对展览工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三、博物馆展览工程对形式设计的要求

展览形式设计是指为某博物馆展览而进行的,将展览内容文本、展陈空间结构、展品形象资料进行分析后所形成的展陈施工工程设计与辅助展品设计。形式设计是对内容准确、完整和生动的表达,因此必须在熟悉展示内容、形象资料和展示空间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一般来说,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包括两个部分:概念设计、深化设计(含施工设计)。

四、博物馆展览工程的组织管理

博物馆展览设计、展品和布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形式设计、展品展项制作、现场安装布展,到展品展项艺术效果和工艺质量以及展览工程进度、预算和造价合理性的控制,都有赖于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有赖于展览工程建设方、设计制作方和工程监理方的密切配合。

五、展览工程的取费、决算和审计的标准和依据

(一)博物馆展览工程造价的构成

博物馆展览工程主要包括展厅基础装饰工程和展陈工程两个部分。其中,展厅基础装饰工程包括展览空间的吊顶工程、地面工程、墙体基础装饰装潢施工工程和电器工程,这部分一般占博物馆展览工程造价的30%左右。展陈工程是博物馆展览工程的主体,一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以上。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决算和审计

根据多年来博物馆展览工程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博物馆展览工程制作和施工取费的决算和审计参考标准宜为:

第一,展览空间的吊顶工程、地面工程、墙体基础装饰装潢施工工程和电器工程,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装饰装潢定额计算。 

第二,展览中的展陈材料和设备之类,如布绒、铝材、钢材、板材等,可参照建设工程的定额价、信息价。考虑到博物馆展览工程的特殊性,可以进行适当的系数调控补偿。

第三,展览辅助展品中的普通工艺、美术效果的制品,包括雕塑、绘画、场景、沙盘、模型、视频、多媒体等,应按市场相似货品的可比价进行定价,并据博物馆展陈工作的特殊性,协商一个正负调节范围。

第四,特殊艺术要求的无可比价的艺术作品,如场景、模型、动画和多媒体等,一般采用协商艺术效果后的报价确认,并约定不再审计组价。

第五,社会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的辅助展品类艺术作品——绘画、雕塑、蜡像等,其计费按照协商价确认,不再审计组价。

另外,根据多年来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形式设计取费的市场行情,一般博物馆展览的形式设计取费基本根据展览工程的总造价按比例确定,一般为总造价的5%-15%。展览形式设计取费和审计参考标准宜为:

总造价在人民币50万至100万元的展览项目,收12%-15%的设计费;总造价在人民币100万至300万元的展览项目,收9%—12%的设计费;总造价在人民币300万至500万元的展览项目,收6%—9%的设计费;总造价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的展览项目,收5%—6%的设计费。

由于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的策划与撰写的重要性、所包含的知识含量、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逊于展览的形式设计,因此,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的策划设计费可参考形式设计取费标准执行。

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决算和审计人员宜由两方面专家组成:建筑装饰造价方面的专家主要负责基础装饰工程和实物工程量装饰部分的决算审计;文博专家主要负责展陈工程部分的决算审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