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炼,瞥然醒悟,则无所不通......初学琴时,以为自己懂了这句话。
1.
起初,每周盼着上课的那天,热情而兴奋的劲头未曾消失过,就像这个雨天,塞着耳机,听着喜欢的琴曲,悠哉游哉的行走在马路上,躲闪在人群中,眼神迷离,表情悠远,思绪不知飘向何方。
在去往琴馆或是会所的路上,总是有一种身心轻安的奇妙感觉,深知自己很享受听琴,学琴的过程,想必无人可以抗拒美好而优雅的东西吧,这个世界,谁不是往前走,向前看呢?
曾经的社会现象,大家都学钢琴,家长们比的是谁家的孩子考了几级,请了个什么样的老师,中考或是高考会加多少分,钢琴热一直持续未断。近些年来又兴起了古琴,学琴的人越来越多。
一次古琴音乐会上,后台咨询老先生,为什么现在学古琴的人多了,是不是很多附庸风雅呢?老先生回答:这不是很好嘛,古琴的好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是好事,至于附庸风雅那就附庸风雅好了,赶场子的风雅之后,说不定就真的学起来,雅起来了呢。
也是,曾经很不喜欢附庸风雅这个词儿,分别心也重,如果遇见附庸风雅的人或事,曾甚是鄙夷的。
2.
昨儿个茶友发来个有趣的事情:一次茶会,读诗环节。一位衣衫光洁的先生把王维的《山居秋暝》通篇读错。因为是竖着打印的,他庄重地先读上面一排,再读下面一排,就变成了:“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竹喧归浣女,随意春芳歇。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王孙自可留。”读后众人热情鼓掌。
这首著名的诗原作应该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很有名,稍微熟悉点唐诗的都知道,至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郎朗上口的。在那样一个布置着琴,茶,书,花的雅致环境里,把诗读成这样,也真是匪夷所思。
至少拿到诗之后,如果真不知道如何读,也要咨询周围的人,怎样的顺序去读,知道自己不知道,以免贻笑大方。不问,怕出丑,结果是失了更大的面子。
又或者,是根本不知自己读错了,细思量,不过是世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缘故吧。知道自己不知道,才可以上好人生的补习课。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没有谁可以救得了。
听完这个故事,开始觉得好笑,继而也有一丝无奈,世相万千缤纷,千万记得警醒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
听着这个插曲,想起那位琴人老先生,云淡风轻的说着:附庸风雅也好的嘛,至少有机会见识什么是古琴。再想那位读错诗的先生,至少读了一首唐诗,说不定回去就有好心人提醒他,这首诗的正确顺序。说不定他自己就偷偷地去补王维的课了,这样也好。世间万事不是失去,就是得到。失去了面子,学习了一首好诗,代价不高。
3.
所以慢慢的,对那么多人要学琴的现象也理解和习惯了,虽然能够走到最后的还是极少数,学琴教琴的路上,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缤纷着,凌乱着,世态百相,皆是如此。
你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在意的,你珍惜的未必是别人看重的,时刻警醒自己切莫将自己的喜欢强加于人,而对于别人的琐碎与叨扰,随顺接纳,仅此而已,谁都不知道谁和谁能走多远,珍惜每一刻就好。莫辜负了曾在一起走过的缘。
说话给懂得的人听,给那些有感情的器物听,说给你每日拨动的琴弦,端着的茶杯,那一本书听。还有雨后窗外的雨滴,那片散去的乌云,和阳台上那株小小的植物,它们不是独立的存在,你的望见,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而我日日弹的这张琴,安静的卧在那里,不张不扬,不急不躁的,抚慰着某个时刻焦灼而孤独的灵魂。
她说,只是希望琴可以让我安静下来。我说只要你坦然接纳从学习指法时手指的僵硬,到小曲,到大曲无数次的练习,不急不求的享受学习的这个过程,如此就好。通过弹琴你想得到什么,你自然会得到。每个人什么样,坐在琴的面前,大抵是无法隐藏的。谦卑与高傲,执著与随意,温柔与刻薄,懈怠与精进。无论怎样的,都坦然面对,才是诚于心。不诚无物。
如此,弹的是琴 ,做的是人,呈现的是曾经的过往如何修的这颗心,琴可以不弹,可没有谁说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