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孟子见梁惠王,也不过是希望梁惠王能接受自己的主张,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如何让君王认可自己的主张呢?两种方式:来软的和来硬的。
软的怎么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王啊,推行仁义吧。推行仁义对你有如此如此好处,一……二……三……四……如此如此这般。讲好处,就是讲利。一般人逻辑都是这样,梁惠王自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孟轲这个老头儿来一定是要跟我说他那套主张如何对我有利。那我洗耳恭听!: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如果按照普通人想的出牌,亚圣的美名不会流传千年;孟母三迁的佳话,也只会让人一笑而过。
“大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我这里只有仁义,但我没觉得这和对你有利关系更大。言外之意,我这里的仁义,不是来增加你的利益的。
不知道梁惠王听到“何必曰利”的时候,笑眯眯的眼睛是否突然瞪大。
——“那些追求利益的国家,君主、大夫终究被下面的人所杀。大王您想想近几十年发生的事情,是不是这个理?”
高高在上的国君,本打算小小羞辱这个腐臭的文人一下,不曾想却被威胁了。
梁惠王突然意识到:硬的,原来还可以这么着来。不用像后世荆轲一样把匕首藏在地图中,甚至不用像蔺相如、毛遂一样以命相抵。
位高权重者最怕什么?孟子的言辞一针见血。梁惠王的心估计已经跳到了嗓子眼。
我想梁惠王此刻已经一大半被说服了,虽然心里不舒服。
“然而讲仁义的人是不会怠慢大王的”,言外之意,实行仁义吧大王,那些可能对您造成危险的人将为您卖命。最终获益的还是大王您。
“何必曰利”,最后却仍然落在了“利”。但孟子偏偏没有讲利,他一直在讲仁义。直到最后,他仍在强调“何必曰利”。
本以为他会来软的,结果他来了硬的。说了半天硬的,最终却还是落在了软的。两千多年后,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孟子他老人家所绽放出的智慧之光。
智慧是靠灵性领悟的,很多技巧都是小聪明,积累再多也换不来智慧。
但我们仍能听出些许无奈和凄凉。乱世之中,仁爱的理想不能付诸实践,即使涉及国君的身家性命,也不会有人愿意真正推行这个主张。因为它见效太满,慢得像飘渺的理想。很多人都这么说,“这只是个理想”。
直到今天,也从没有哪一个朝代真正践行过这一主张。
一阵紧张过后的梁惠王冷静下来一定也这么思考过。结果如孟子所料。
那些最让人觉得惋惜的,是真正的英雄,即使使尽浑身武艺,也难以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