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的演化
1. 婴儿时间
对婴儿来说,时间意味着感受需求到满足需求的间隔,需求必须马上得到满足,“我饿了”可不管钟表是几点。成人同样可能以婴儿时间来反应恐惧和焦虑,比如受挫后去酒吧宿醉,你根本不会去想第二天的工作,就像半夜肚子饿的婴儿不能等到第二天吃早饭。
2. 幼儿时间
孩子稍长大些,父母会不断要求孩子配合,比如“放下手中的玩具”,“玩耍时间到了”。孩子们会逐渐适应父母的时间,同时他们很快就能意识到:拒绝配合,可以展示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在幼儿时代,父母的时间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即便长大后,我们与客观时间的矛盾可能也反映了内心对父母时间的抵制。
3. 儿童时间
大约7岁的时候,孩子们会面临外界更多规则的期待:上学不能迟到,作业要准时上交,父母也会希望孩子在假日腾出时间来学习。有多动症相关问题的孩子,不具备良好的时间感,当外界环境需要他们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进行切换时,会面临障碍。
4. 少年时间
青春期的孩子们拥有的是敏感的身体和热情的理想,未来是铺在前方的宽阔天地,生命充满无限可能。有些人会面临很多内心冲突,比如必须放弃兴趣专注学习,拖延是不想长大的表达方式。
5. 青年时间
进入青年,时间会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感,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拖延会影响你的工作、收入和伴侣,当你有了孩子,你将面临诸多时间分配的问题。
6. 中年时间
“三十而立”是一个分水岭,你不再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所有人都期待你能有所表现。再到40岁、50岁,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觉得无限可能的幻想破灭了,你可能再也没机会晋升到公司高层,创办一家价值过亿的公司或者成为社会尊敬的精英分子。你会回顾这些年你做了什么,剩下的时间还能做什么,看清生命的短暂和局限是很难的,难怪人们会有中年危机呢。
7. 老年时间
当我们越来越老,挚爱的人陆续离开人世,时间越来越少,主观时间比客观时间更为重要。
接受生命和时间的有限是很难的,也许你想读一个喜欢学科的研究生,却一直被现实的顾虑和担忧绊住,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情况不比当时好到哪去。当你不能在每一件事上都如愿以偿,接受有些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做的事,放弃一些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