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认识的人和事。
01.
我最开始对富二代的认知呢,有些偏激,总结下来是三方面:
首先,家里有钱;其次,不学无术;最后,骄横跋扈。
后来,认知有些改变,还是三方面:
首先,喜欢网红;其次,喜欢游戏;最后,众星捧月。
其实,很庆幸因为后来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改变了我错误的认知和狭隘的看法。
02.
小迈是我认识的同龄人中,家庭条件最好的。当然,这个往上比肯定有更好的,所以只是限定在我认识的人里。
好到什么程度呢?
小学我们捐款,一个班加起来捐了980,他自己捐了2000;
初中我们聚餐,不需要AA,他直接包桌请全班同学吃饭;
高中我们备考,他家里公司上市,直接跟着爸妈去香港敲钟了;
最后高考都没参加,直接出国了。
虽然是同学,但其实和他接触并不多,我是默默学习的小透明,他是时刻被光环笼罩的人,除此之外,只知道他家里条件很好。不过因为后来几次小范围的聚会和有关留学方面的交流,让我对他有了另外的了解。
03.
说实话,我原先以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出国读书,应该都有自己的圈子,吃吃逛逛,买买玩玩,再加上到处旅游,最后镀金完毕,回国。相对没钱人家的孩子出国读书,可能就是打工拿奖学金,以学习为主,没什么休闲娱乐活动,最后学有所成,回国。
最后,事实证明,我主观性太强导致看不清真实情况。
先说下他出国后的情况,刚出去英语不达标,先读语言学校,后来在社区大学学理工科,最后全A去了常春藤名校。出国读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在国内再有钱,在国外对于学习方面是没有用的。所以他的全A是自己真才实学考出来的。
他说,刚出国时候,他妈陪着他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给他买了自行车,采购了生活用品就回国了,后来就是在国外自己学习,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总之就是自己生活。
他说,因为有时差的原因,所以只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和家里联系,其他时候除了上课就是自己在家看书,国外跟国内不一样,每周都有作业,占期末成绩的20%,所以周末就是赶DDL,有一次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家人和学校,没跟任何人联系过。
他说,哪有想象中的那种恋爱,在国外这么久一直单身,不是说不想谈,实际上大家都很忙,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谈恋爱,关于网红,我也会脸盲啊,那么多看着一模一样的,并没有感觉这种大眼睛高鼻子小脸就是所谓的美,而且将来找女朋友,还是希望可以门当户对,省的因为三观不一有矛盾,也不想因为这让我爸妈不开心;
他说,我吃饭很简单啊,早上就牛奶冲麦片,中午晚上想吃了自己简单做牛排做意面很快就好了,或者出门吃顿午餐走得时候再多要一份打包,晚上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行,忙起来也会错过饭点,米其林什么的顶多爸妈朋友来了去吃一下,我还是更喜欢吃火锅;
他说,其实在国外学习也不算特别难,中国学生都那么聪明,我一个班上中等的过来都能考第一,你们肯定没问题,最开始跟不上我买的也有录音笔,后来习惯提前看看书,上课能听懂关键词就行,每个专业翻来覆去也就那些词汇,下点功夫,几个月就搞定了,不过就是每周每科都有作业,挺羡慕你们在国内读书只用准备期末考试就行;
他说,等回国以后,我想自己去上海或者北京投一投简历,等在社会上学到东西了再回去帮爸妈的忙,而且现在我准备再修一个商科的学位,理工科是我喜欢的,爸妈也一直尊重我学到现在,但我也得为以后做准备。
我们在大学放飞自我时,他独处着学习;我们在大学寂寞恋爱时,他规划着未来。
04.
说实话,即便是有限的几次交流,我也很佩服他,即便当时他成绩一般,但现在我感觉他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可能他是富二代里面的一股清流和一朵奇葩,可能是他父母一直教育的好,也可能是他自己自律性好自我要求高,没有堕落,但更可能的是我之前错误的认知。
看一个人真的不能只看他的过去。
小方父母离异,即便家里条件好,但他在外面跟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学都不上谈何成绩,后来上高中依旧如此,他爸直接给他送到部队,新兵两年,偏远地区当兵三年,现在以全连第一的荣誉调回北京担任连长。
小白因为爸妈一直宠着,反正家里条件好,学习不好也没关系,高考三本都够不上,就掏钱送到东南亚一所高端大学里读书。大学考试周的时候我熬夜,一刷朋友圈看到他也在熬夜,排队买限量版球鞋。一年的时间,花了三十多万,回来给家里说,受够了不想在这继续堕落下去了,三本也愿意去上。后来学了建筑类专业,现在大四天天在工地上实习,实际参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小白晒成了小黑。
小若是个女生,爱买包的女生,当时我还不知道国际大牌都是什么名字什么标志,但有知道的同学说她一个包3万,十几个限量版的换着背,可能还不止十几个,不仅爱买包,她还喜欢旅游,一星期定位能换三个国家,本以为就是她家里有钱支持自己的这种行为,后来知道,她旅游写游记摄影拍图片,从高中时候就开始拿稿费了,后来还出了一本书。
05.
确实,很多行为建立的基础就是因为有钱。
捐款捐的多因为有钱,甚至能说你咋不再多捐点,反正你有钱;
能出国成绩好也是因为有钱,不用打工,不用租房,成绩怎么能不好;
能在大四时候参与项目不还是因为有钱,不然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能写游记拿稿费出书说到底就是从小条件好,不然穷人家的孩子想写也写不出来。
很多人会这样想,因为看到的第一条件就是人家条件好,有钱才有后续这些种种,但:
捐款看心意,有钱还抠门的葛朗台多的是;
出国看个人,很多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卖房让孩子出国,借钱不让孩子打工,培养出来的反而是一昧问父母要钱,成绩上不去的人;
实习看机遇,他大四能去工地上参与项目,是因为他知道学校不好,从大二就开始实习,广投简历积累经验的回报;
游记更是看个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本书尚且如此,对于大自然的神奇更是如此,很多人看过风景回来就忘了,即便去两次三次,感觉也没什么不同,但一些人自己写攻略做预订,回来后写游记,真正的了解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至于出书,即便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拿张纸拿支笔,照样可以写。
很多时候,所谓的拼命比不过拼爹,所谓的社会阶层固化,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因为这样的借口可以不努力,因为这样的借口可以失败的理所应当,因为这样的借口可以啃老一辈子,但说到底,这就是借口。
物质条件好是可以带来好的平台,一部分人因为已有的平台不知进取,但一部分人因为已有的平台看到了更高的平台和更远更美的风景,因此而更加奋斗和努力。
记得之前看过的一句话是,贫穷带来的不止是物质上的落后,还有眼界和格局。这句话有它的道理,但也有时代背景,可能在几年前确实如此,可是现在呢,互联网如此发达,微信微博传播信息如此迅速,只要自己有心,在网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即便是没有亲自去旅游过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和文章来了解。
还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你坐在兰博基尼上慢速开着甚至停止不前,而我一直在跑步,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的。这句话很鼓舞人,但从事实出发,有人坐着不动,但更多的人是开着狂飙的,利用他们已有的平台而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这不是说我们努力没用,而是人家条件都这样好了还这样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拼不去学不去奋斗呢?
最后,回答一下,我题目说的问题,我们这样想,富二代会不会感觉很冤?
答案是不会,因为没空。
图片很美,来源于网络;
文章很俗,转载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