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员。主要讲产品/项目管理、招聘和人员管理,以及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简单了解。
第二部分,流程。主要讲产品开发的流程,以及内部人员之间的配合。重点学习。
第三部分,产品。主要讲产品应该具有鲜明的特征。重点学习。
从这本书中,提取出七个对我有启发、有帮助的知识点:
1,好产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价值、可用性、可行性,三者缺一不可。
这是这本书反复提到的观点,也是贯穿产品整个流程的判断标准。
价值:用户对产品的渴求程度;可用性:用户明白如何使用产品;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可行的方案。
在评估产品机会、设计产品功能、产品测试和验收的过程中都应该用这三个条件来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2,结交一位财务部门的朋友,知道钱花在哪儿
这是作者在讲“评估产品机会”的部分中提到的方法。向财务部门了解产品的盈利模式,产品的成本以及产品带来的收益,并请其帮助评估新产品的盈利模式。
这个观点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产品的最终目地还是要盈利的,了解公司现有产品的盈利模式以及用户数据信息,能为新产品提供思路和借鉴。
接下来花时间了解一下公司其他产品的收费标准和收益情况。
3,产品原则,指导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
产品原则决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哪些是根本的,战略性的,哪些是临时的、战术性的。
刚开始我理解的产品原则,也就是产品的定位。后来发现这是两个概念。
产品定位:产品是为哪一部分人群在什么场景下解决的什么样的需求。超出目标用户范围的人群,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意见就有可能对产品产生误导。场景没抓准,可能需求就没那么强烈。需求没探索到本质,就不能解决用户真正的问题。
产品原则:在解决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们更看重什么?是产品的易用性、高效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真实性等等。
4,避免更新产品导致用户反感
不是所有用户都喜欢新版本的功能。新旧版本是否不兼容,以及新版本是否改变了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和适应新的使用方式。
文中提到的平滑部署,发布两个并行的版本,邀请部分用户测试新产品,得到验证后,再将新版本设为默认版本。个人感觉这种方式更适合C端产品,因为C端用户更喜欢尝鲜,更喜欢试验,甚至被选为测试用户后还有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B端产品的功能是整个的业务流程,并行两个版本可能会造成业务协同上的问题,且让用户觉得产品不够严谨。
5,新瓶装老酒
成功的产品往往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新瓶装老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个“新瓶”做的更好、更方便、更便宜,改变了消费者对“老酒”的印象。
就像共享单车之于自行车,更方便:随地可见,还能预约;更便宜:免押金、抢红包、1元1小时。
就像娱乐类直播之于街头卖艺,更方便:没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还不用担心城管;更广泛:网络上流量远远大于街头巷尾;更好玩:多样性。
了解目标市场,了解现有产品的缺陷,跟踪最新的技术趋势,观察用户生活方式的转变。
6,产品中情感的作用
B端用户出于恐惧和贪婪购买产品;C端用户出于孤独、爱和自豪感购买产品。
其实这说的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体系,生理(饥,渴,性),安全(人身,健康),社会(归属,友情),尊重(自尊,承认,地位),自我实现。
可以从视觉设计、产品功能来抓住和满足这些情感需求。不同类型的用户有不同层次的情感需求。明白用户的情感需求后,再看有哪些产品同样能满足这种情感需求,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就好像三大运营商竞争了好久,结果都败给了微信。
正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方便面有品牌,而挂面没有?”——方便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不同的口味,工艺,包装等),需要用户做选择,所以需要品牌,而挂面几乎都差不多,即使有个大品牌,也很难看出它有什么不同,所以消费者不需要品牌。“那为什么水有品牌?”前面说到的品牌是产品本身的有形价值,水的品牌是无形价值,显示身份、审美和价值观。
7,消费者的情感特征
根据消费者的情感特征,把他们分为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和观望者。
非理性消费者最值得产品经理注意。非理性消费者(尝鲜者)的情感需求与大众的相同,但是更强烈、愤怒、恐惧、孤独这类消极情绪被放大后,会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愤怒的用户决定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观点,一开始我认为可能C端产品比较受用,B端产品因为规模、业务和人员等问题,非理性的情况比较少,应该不太受用。
但是结合之前的调研案例,比如xxx,当他丢手机丢的多了,恐惧感放大,他就急需一款软件管理自己的货。再比如,xxx,当他货越来越多客户越来越多,由于不知道准确库存而失去一个客户的恐惧感放大,他就急需一款软件管理自己的货。再比如,跟风使用xxx软件的店铺,当周围人都在用,害怕自己out同时害怕同行因此超越自己的恐惧感放大,他就急需xxx软件来得到心理上的认同。
如此看来,B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