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樊登,欢迎来到新父母大学。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逆商的问题。
我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会做很多的思考和归因。尤其是如果觉得自己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好的话,就会去反思,会这样想:小时候父母希望我好好上学,但我没好好上学,现在我要让我的孩子认真努力学习,因为我已经犯过这样的错,所以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错失机会。
这些想法,都叫作浅层次反思。你的浅层次反思,认为自己没有听父母的话,没有好好上学,你现在很后悔,所以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听你的话。
但是,你如果再深入一步去思考。应该想一想:你本来也是一个挺好的孩子,你为什么不爱学习、不听你父母的话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步想,你可能会意识到:也许是你父母有做得不对,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由于我们大部分家长的反思能力,一直停留在浅层次反思层面,所以对于教育,我们想到的方法,就是做自己的父母的“加强版”。我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严格、更加强硬,在教育上花更多的钱、更多的精力。
“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制造挫折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像我们凭直觉想到的那么简单,比如挫折这件事情,许多人认为: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是给孩子制造大量的挫折,让孩子体会挫折,甚至通过各种言行让孩子感觉“一切都好困难”。
其实这不叫“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挫折,而不是用挫折来教育孩子,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我看过一个著名相声演员说过这样一个段子,他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被打过,那他长大以后,走在大街上,迎面过来一个人打他一个嘴巴,这孩子也许就能自杀。但是如果他从小到大吃过特别多的苦,那么将来长大了,就没有他吃不了的苦。
很多人转发这条短视频,觉得很有道理,但这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这完全外行的话。我们去研究那些自杀的名人案例,比如玛丽莲·梦露这样的人,她的童年是非常凄惨的,由于童年遭受过特别大的挫折,所以她长大后再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想到去放弃生命,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推测。
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小时候给一个人足够多的挫折,打他、骂他,让他有压力,他长大了就会坚强,那就错了,结果是他长大后可能会更容易放弃。我们应该在这一讲中好好学一学,怎么样帮助孩子培养逆商,怎么样帮孩子培养耐挫能力,能够越挫越勇,遇到压力能够扛得住。
挫折与失败是必然经历的过程
这方面有一个很有效的工具,叫作ACT,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作《幸福的陷阱》,还有一本书叫作《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这两本书都是关于ACT的,就是“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therapy,简称ACT)。
书里有一个案例特别有意思:有一个人戒酒,但总是失败。有一次他就跑来找心理医生说:我太糟糕了,我又失败了,我这次戒酒又没成功,要不我放弃吧,看来我是戒不了酒的。心理医生没有评判他,也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你现在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承认戒酒失败;第二条路,是承认戒酒失败,然后再戒一次。你选哪个?这个人想了想说,我选第二条路:再戒一次,然而就是这次,成功了。
在这个例子中,心理医生没有评判他、指责他,没有去贬低他的人格,没有给他带来压力,只是简单地跟他描述了任何人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们小时候学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尝试、失败、再尝试,然后,再失败、再尝试,最后慢慢学会的。你想想看,一个人要喝一杯水,拿起来一喝,感觉好烫,就说“气死我了!再也不喝了!” 会有这样的人吗?不会。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逆境,知道逆境是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东西必然经历的过程,我们的逆商就会开始提高。
放弃者、扎营者与攀登者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效的类比。
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隐喻的世界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隐喻来比喻我们的人生,对于我们做出决策与反应的影响很大。比如,你把婚姻看作是一段旅程,你就会把你的伴侣视作是旅程中的伙伴。如果你把婚姻视作是一场战斗,你和伴侣就变成了相互进攻的敌我双方。创业也是一样,与同事合作也是一样。所以,隐喻是不言而喻的,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在一个关于爬山的人生的隐喻中人被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叫作“放弃者”,大家一起去爬山,这种人到了山下抬头一看,说:这么高?我不去!他直接就放弃了,这种人永远不会爬山,他就会呆在一个非常舒适的、没有什么挑战的地方过他的日子,这是放弃者。
第二种人叫作“扎营者”。这种人愿意爬山,他爬到半山腰,觉得不错,山腰的景色已经很好了,上边还有那么多的雪,还要走那么长的山路,算了,我不去了,然后就安营扎寨,呆在了半山腰上,这种人叫作扎营者。
第三种人叫作“攀登者”,他们到了扎营者的地方,觉得不错,挺好的,然后继续往上走,坚持要爬到更高的地方。
人们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基本上就可以分成这三类。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攀登者,做一个扎营者或者做一个放弃者。如果我们总是选择做放弃者的话,我们永远看不到高处的风景,只能在山脚下徘徊。
当然,这只是一个类比,你说:我不愿意上山,我就觉得待在山下挺好的,那么你愿不愿意做事业呢?愿不愿意发展自己的个性?愿不愿意学会一些有难度的技能?如果你只愿意呆在山脚下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很有可能什么都学不会。
另外,我们怎么认识自己?如果我们把人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树叶就代表着我们个人的表现,看起来枝繁叶茂。而树枝是我们的才能与渴望,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没有欲望,他是不可能长出那么多美好的树叶的。
树根是我们的品格和心理,如果我们内心足够强大,我们的心态很稳定,有爱的支撑,树根才会扎得足够深,才会长出强壮的树干和美丽的树冠。这就是我们根上,我们需要从心理的层面解决逆商的问题。
令人失去动力的“习得性无助”
我们都想做攀登者,但是在攀登的道路上,会有四条岔路,那是会影响我们判断的东西。
第一条岔路叫作“习得性无助”,这是我们在《幸福的方法》那本书里讲过的一个概念。有很多人认为:我做不到,我不行,那件事对我来说太难了。这种心理是怎么来的?是学习来的,从哪儿学来的?从生活的挫折和体验中学来的,这会让人变得很无助。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实验员把两只狗分别关在两个笼子里,然后给笼子通电,通了电后,狗受到了电击,很难受。其中一个笼子里没有开关,每次只要一通电,里面的狗就要被电很长时间,而另一只笼子里有一个开关,里面的狗只要一碰那个开关,电就断了。
在实验阶段,实验员每天都会电这两只狗,过一段时间,第二只狗就学会了只要一来电,它就去碰开关,然后就没事了,但另一只狗,只要一来电,它就蜷在一边挨电,因为它没办法。
过了一个月,两只狗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实验员把这两只狗放在一个电网上,然后再牵来一只新狗,把这只新狗跟那两只狗一起放在电网上,然后通电,新狗一被电,跳起来就跑了,剩下两只狗呢?
会按开关的那只狗,跟那只新狗一样,一被电就跑了,为什么?因为它知道这个电击是可以避免的,这不是生活中的必然,所以只要感到不舒服,就可以逃开。
第三只狗没有逃走,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被训练得认为电击没法躲避,这种状态就叫作习得性无助。
还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就是在一个鱼缸里,一边养着一只鲨鱼,另一边养着一些小鱼,鲨鱼肯定想要吃那些小鱼,但有人在鱼缸中间立了一个玻璃板,用这个玻璃板把鲨鱼和小鱼隔开,鲨鱼每次向小鱼冲过去,都会撞在玻璃板上,撞得头晕眼花,连着撞了几次之后,鲨鱼不往小鱼那边游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些人悄悄把玻璃板撤掉,但是鲨鱼仍然不会往小鱼这边游,因为它知道往这边游会撞头,所以就算那边没有玻璃板了,鲨鱼也不会再尝试了,这也是习得性无助。
在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
我们小时候,有的同学数学不好,就会说“我就没这个天分,我学不了”。后来我长大了才理解,一个小孩之所以数学不好,不会做题,其实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前边一定有哪个知识点没学会,但是知识点那么多,老师要照顾的学生那么多,一个老师不可能帮所有学生学会所有知识点,所以,一旦这个孩子在前边有某一个或者某两个知识点没学扎实,他可能后来一直学不好数学,因为这些知识点是相互有影响的。
因此,当他养成了一个习得性无助的习惯,觉得“我不行,我学不好数学”,他可能这辈子都没法再把数学学好了,这就是第一条岔路,叫习得性无助。
很多女孩子在一起聊天,聊到男孩子,可能会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我们见过很多不是好东西的男人,但是未必所有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习得性无助会让我们失去探索的动力,因为我们觉得做什么都“没用”,或者是“这个事我做不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再试一次,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方法,能够找出原因,把我们缺失的短板补上的话,就很有可能改变习得性无助的状况。
有个电影叫《101次求婚》,求了100次婚都不行,第101次搞不好能行呢?
令人透支的“打鸡血”
第二条岔路,就是“打鸡血”。
我们见过一些训练营,整天让孩子们一起喊口号、大喊大叫,然后干很重的活,这种“打鸡血”的方法是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误导。
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孩子认为: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我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但我依然得不到任何回报,接下来他可能弹向另外一方。
所以,“打鸡血”是一种严重的透支,甚至我们在公司里边都不倡导员工出去喊口号。为什么?因为不正常的方式是不能够持续的,没有人能够用打鸡血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工作状态。
喊完口号,你也许一个星期感觉很带劲,能够超过两个星期的都是凤毛麟角,最多超不过一个月。那种劲过去之后,人可能会有种被骗的感觉,他觉得真实的世界好像不是那个样子,他需要的是内心的能量,需要的是树根,而不是直接给它插上树叶,再把树叶染绿,拿油漆一画——那都是骗人的。
打鸡血就好像在树上插了很多假枝叶一样,是没有用的。所以,不要靠打鸡血的方式来克服逆境。
放弃努力的“技术等待”
第三条岔路,叫作技术等待。
比如,一个小孩学骑自行车,家长让他学,他学不会,就可能会说:没关系,我不学骑自行车,我将来直接开汽车!
好了,开汽车学起来也挺难的,我不学开汽车,我等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我等着自动驾驶出现。这听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想法推到极致的话,会发现其实什么都不用学,因为我们反正要死,那学这一切有什么用呢?
所以,如果你把它用归谬法归到极致的话,就会发现技术等待是很荒谬的。
再比如,说我们在健身房里练杠铃,你想想看,有什么机会能让你在生活当中举杠铃?它既不能当武器,又不能拿来赚钱,你每天练它有什么用呢?实际上,杠铃片锻炼的是你的肌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你的肌肉将来会用在别的地方,所以,你学骑自行车,未来未必是你需要骑自行车出行,但这是你的一个技能,你有必要通过学这个东西来练习你的技能,它让你体验到学会东西的那种感觉。
再举个例子,我见过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游泳,说是担心孩子将来被洪水淹到,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这一辈子都未必会遭遇洪水,可是你依然可以学会游泳,这能使你感受到学东西的过程,那种不放弃的态度。
所以,我们不能用技术等待来给自己找借口,不能总想着“这个事其实不用学,慢慢就过去就好了。”
我见过有的很有钱的家庭,家长就会说:孩子学习怎样无所谓,学得好不好不要紧,将来反正要回来接班的,在学校混一混、打一个转出来就行了。
我觉得很可惜,他的孩子将来可能真的不愁吃穿,可以回来接班,但问题是,他错过了很多人生美好的体验,错过了许多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
也许在他们的父母看来,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不就是财富吗?不就是赚钱吗?不就是有一家大公司吗?但实际上,这个世界还有哲学,还有天文学,还有物理学,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这种技术等待的想法还会把人引向第四条岔路,叫作“攀登者变扎营者”。你本来想做个攀登者,结果走到一半,看到这地方不错,算了,我不走了,就扎营了。
我讲到这儿的时候,经常会想起我父亲,他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数学教授,我爸有一天跟我聊天,他就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过早地评上了教授。
他大概40岁就评上教授了,从那以后他就不再怎么做研究了。因为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个教授,结果没想到这个理想这么快就实现了,理想实现以后他有点手足无措,后来每天就是上课带一下研究生,没有以前那么勤奋了。
在评上教授以前,他为了出文章,为了文章能刊登在一类的期刊上,他每天做研究,产出很高。结果评上教授以后,我爸认为,这辈子圆满了。
这就是典型的攀登者变成了扎营者,很可惜,其实想想看,从40岁到80岁、90岁,人生还有一大半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以提问启发孩子的思考
了解了逆商上面这几条岔路,我们自己首先要引以为戒,不要一不小心走到岔路上去,然后,要帮孩子培养足够高的逆商,让他能够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应对挫折,这不但是对事业、对人生发展有帮助,对他的身体健康也有帮助。
在《逆商》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提到,逆商高的人身体会更健康,因为他乐观,他压力很大的时候照样能够睡得着觉,他体内的激素分泌一直是稳定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么能够帮孩子培养逆商。
第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沟通。在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学会提问而非说教。
你去观察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父母,他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状态,总是一副“我永远是对的”的状态,我来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当我们总是用这种说教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就很难建立,孩子的内心会萎缩,他会往后退,他会觉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是我爸爸更厉害,我妈妈更厉害,我不行。当他觉得他做什么事都不行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就一定会后撤。
但是,如果你能够更多地通过提问与他沟通,多问问他: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做?你有什么想法?这件事情咱们来想办法一起解决,我想听听你的说法。当你用大量这种开放式提问去沟通的时候,你就能够引导孩子的思考,并且带着他跟你一起思考、一起动手解决问题。
无论问题解决得好还是不好,你都要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反馈,要让他知道今天的努力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何况还很有可能真的解决了一些问题,一定要让孩子找到那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所以,家长要转变我们的沟通模式,不能整天告诉孩子该怎么办,因为在他长大以后离开了家,身边不可能有一个像你一样整天跟在后边告诉他该怎么办的人,我们应该做启发孩子思考的人,我们需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思考的习惯,让他知道遇到了问题,努力去想“我该怎么办?”
LEAD:倾听-探究-分析-行动
第二个方法叫作“LEAD”四步法,这是一个工具,由四步组成:
第一步叫作倾听(Listen),我们需要倾听逆商的反应,这一点很重要。
我在我们公司里就经常会用这一招,很多人被逆境所裹挟,当逆境来临的时候,整个人像被海浪带走了一样,你不知道自己身处逆境,只是觉得心烦、无助、害怕。
这个时候,你需要有一个声音能够提醒你。我们常用的声音是“叮咚”,当你的脑海当中有一声“叮咚”,你就要告诉自己:逆境来了。
记不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一休每次一遇到情况,都会说“等一等”,然后就开始转脑袋,他转脑袋的动作,就是一种刻意的提醒。当他刻意的提醒自己:“等一等,我要想一想”的时候,他就进入到了解决问题的状态当中。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当中遇到了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不要着急去跟别人争吵,不要着急推卸责任,甚至不用着急去立刻想解决办法,而是应该先停下来,让脑海里响一声“叮咚”,告诉自己“逆境来了”。
当你能够提醒自己现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前面讲的这些东西就会发挥作用了。这时你就会想到:在逆境之下,正是我成为攀登者的好机会,这正是我锻炼自己的好时机,我训练了那么久的逆商,不就是要在逆境的情况下使用吗?
第二步叫作探究(Exploration),探究你自己对结果的担当程度。想想你是不是在为某个结果负责?还是你想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推卸给社会,推卸给环境?我能够担当的是什么?
这个地方要特别强调一点,不要自责,“探究”不是要你告诉自己“我又搞坏了,我怎么这么糟糕?为什么总是我?”,你不要着急自责,因为没有人责备你,你是安全的,别人责备你对你没用,要知道:你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责备而变得更低。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是一个小孩子,他可能会经常被人责备。孩子身后总是会有人不断地唠叨他。这种时候,孩子也应该能够告诉自己:这件事现在出了问题,那么,我应该怎么办?他要相信,他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责备而变得更低,然后,他要重拾掌控感。怎么才能重拾掌控感呢?我能做的是什么?有哪些事是我可以去操作的,这就叫掌控感。
有一部电影对这种状态描述得非常准确,那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想象一下,你被扔在了大海上,船上还有一个老虎,你该怎么办?你可能完全没有掌控感,因为你觉得是老虎在掌控一切。那么,电影里的主人公派怎么办?派先是跳到海里去躲老虎,之后他扎了个小筏子漂在海面上。
过了一阵他就开始想:我得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任由老虎来掌控这一切,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得掌控这一切,得想办法重拾掌控感,想想有哪些事我可以做?
于是,他回到船上,开始训练老虎。他从小筏子上跳回到船上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拾掌控感的过程。
我们在人生中经常会想跳到小筏子上去,想远离生活中的“老虎”,我们不想处理那些烦心事,不想面对这些困难,但是——对不起,事情就是发生了,糟糕的事就在你的家里,就在你的公司里,在你的身上发生了,这时候你跳到哪儿去都没用,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探究一下自己的内心:我害怕什么?我为什么害怕老虎?想想看我怎么驯服老虎?我怎么能回到那艘船上去?
所以,李安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隐喻。
第三个方法分析(Analyze),分析证据,分析我们所看到的各种证据,然后尽量客观地看待问题。
人在遇到挫折和逆境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一种状况,就叫作“灾难化”,就是会觉得“完了!糟糕了!这事没法办了!”在遇到“灾难化”的想象中,大部分的人就会选择放弃,或者责怪别人,各种抱怨。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分析,想一想情况到底有多糟?糟到什么程度?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不那么糟?有没有可能这件事对我们还有帮助?
比如,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是灾难化的感觉,心想“完了!经济怎么办?中小企业怎么办?员工怎么发工资?”等等。
但经过了这么几个月后,我们跟着党和政府,跟着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我们找到了希望,现在甚至有很多公司开始找到了新的出路,我们开始习惯了远程办公,习惯了戴着口罩跟别人社交,我们养成了更好的卫生习惯,一个社会的进步永远都不是缓慢爬升的。
假如没有这样的疫情,我们的卫生水平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突跳。现在,我们家都开始实行分餐制了,我们一起吃了几十年的饭,都没有过分餐制,我们都是各自拿着筷子吃饭。这次疫情后,我们开始分餐,每个盘子、每个碗旁边都放着公筷,大家养成了习惯,学会这件事。
这就是我们从逆境中发掘的机会,我们要去仔细分析,看看在我们的能力范围里,还有一些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回报。因为历史就是被“黑天鹅”事件不断推动的。
最后,第四个方法行动(do),就是去做一些事,开始我们的行动。
所以,从一开始“倾听”,然后到“探究”,再到“分析”,最后到“行动”,你的力量会变得越来越强,因为你时刻关注的都是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这来自于你在童年时期所受到的逆商教育。
现在,你是一个家长,你需要把它传递给你的孩子,你需要让你的孩子知道: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在脑海中“叮咚”地响一声,然后就进入这套流程,让我们分析、观察、思考,然后做出具体的行动。
本节内容回顾
在这一讲的最后,我要特别强调:培养逆商最重要的方法,绝对不是给他制造人为的逆境与挫折,爱和沟通才是帮助一个人克服逆境的最有效的方法。
你去研究牛顿的童年、爱因斯坦的童年、达芬奇的童年,会发现这些人都面临过那么多的挫折和逆境,而他们的童年都是有人爱的,都是过得相当不错的。他们都曾经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爱的环境当中。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备受欺凌,尤其是心理层面受到过虐待,那么他可能长大以后表现得很刚强,但刚强和耐挫性强是两回事。我们见过那些一直看起来很刚强的企业家,一破产就突然跳楼自杀的新闻,由此可见,外在的刚强和内在的柔韧性,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而我们内在的那种柔韧性,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韧不拔地挺下去,就是因为内心有爱,有心理支柱。而一个人的心理支柱,大部分就是来自自己的父母。当然,父母、朋友、爱人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一定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
通过这节课,希望大家能够学到如何帮助孩子培养逆商,面对逆境,做一个成功的新父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