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论语.公治长第五》,里面的一个论点吸引到我,文中所述一人季文子,鲁国在任大夫33年里因凡事谨慎小心,做事三思而后行,深得大家敬佩,先后辅佐三代君主为鲁国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被众人所以为因季文子而让孔子提倡了三思而后行的想法,其实则不然,当时孔子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听闻说:“再,斯可矣。”什么意呢,意指凡事思考两遍即可,多思则多私。
而事实确实如此吗?三思而后行究竟对而不对呢?
这得要从季文子这人说起,此人极事故,精于算计,而算来算去也总是在为自己打算。所以才使得他做任何事情都谨慎小心,有时也思虑过多难免优柔寡断。这些行为皆因他这人的本性如此而导致。而福祸利害计较的太深,便不能遵循初心。而往往人的第一念想和初心是最有价值的判断,是对任何事物任何善恶美丑等观念的最直接正确的判断。
这些年的热点话题,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句从来没疑问的话,竟然成了一个严肃的命题。
试问,当一名老人在公路中间摔倒,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老人摔倒了,我要赶紧帮他。
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很可能是:我帮了他,他会不会是碰瓷,我会不会有麻烦,要么我还是不管了吧!
这是否就是三思而后行以后的现实反映呢?在监控录像中显示,在老人倒下的8分钟时间里,有4辆车和23个行人经过。这种冷漠的原因根本在于因为自己的热心而付出不菲的金钱代价而导致宁愿看不动手的现象,但何尝又不是三思以后为私心所考虑的结果呢?
孔子为何反对三思而后行,只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简而言之,我们是根据利害而行动,还是根据是非而行动呢?作为我个人,我同意孔子他老人家的观念,同一件事,告诉君子有义,他会去做;告诉小人有利在,他也会去做。而我,更愿意继续做那个保持住最初念之心的人,为义而为,不以利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