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母爱父爱是天性,不爱是反人性的,当然,对超反出人类者,我们也无话可说,另当别论了。你真的觉得所有父母的爱,都有价值吗?什么样的爱是甘露?什么样的爱是有毒?今天来说说我个人的见解。
1.溺爱:无原则,无底线的爱。这种爱,适合在1-3周岁以内,满足孩子们安全感的需要,超过这个年龄,风险很大,年龄越大风险越大。为什么?人是社会动物,要在社会生存,社会是有无数规则条款,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律体系体。在3岁以后,你不给他在家庭立下规范,他的世界就没有规范,他开始于家,以后,也就是重复在家的行为模式,你说社会会有耐心给他温柔的示范吗?社会会狠狠给他补上一课,狠到招架不住也未可知。
2.有件的爱:你听话,我爱你;不听话,取消关注,取消爱。这种爱,任何年龄阶段都有毒,为什么?
1-3岁,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他只能解读为自己不好,所以,父母生气,不喜欢自己。这样家庭氛围长出来的孩子胆怯,不敢表达自己,就是我们认为的孩子懂事,还沾沾自喜呢!
3-6岁,孩子开始观察的萌芽,开始反抗,表现得难管教;另外一种情况,孩子安分守纪,活力冻结,失去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童真,变成父母的乖宝宝,可是,你的乖宝宝是他牺牲自己孩子天性为你赢得的,你还觉得有个乖孩子是那么幸运的事吗?
7-12岁,孩子容易出现人际行为问题,不太合群,要么攻击性强,要么一个人躲在角落。为什么?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给自己评价,他们的评价都是来自父母的镜像反馈。父母有条件的爱,让他们情绪起落,不稳定感强。他们理性分析能力还不健全,他们会归因到自己,对自己也很失望,认为自己不值得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自我评价低。父母是孩子人际尺度,父母的不确定感,让他无所适从,对他人也容易产生不信任,不愿意与人交往和合作,产生一系列行为、心理问题。
12岁以上青春期孩子,开始审视父母,评价父母,他一旦意识到所有痛苦都与父母有相关性,对父母表现不信任、愤怒、敌对,关上心门。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采取过激行为,发生很大的冲突,亲子之间隔阂越来越深,生出深深的代沟。
3.无条件,有规则的爱:爱不是奖惩的管制手段,爱是情感链接,规则是所有人都认同、践行的行为准则,不是只针对某个人而设。一旦孩子知道规则是为所有人定制,他就不会太抵触,因为,规则也是对所有人的另一种保护措施。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被无条件爱的时候,心是安定的。即使,他有瑕疵,有缺点,也不被抛弃,他的心稳稳的,可以放手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不需要消耗很大的心力,考虑父母会怎么想,如何去应对父母的奖惩,这样没有多少价值的空耗。他会发展出稳定的专注力,寻找真实的自己,因为他知道,父母接纳他的真实性。
被父母无条件的爱着,在规则里行事,是一个孩子的幸运。爱是动力,规则是轨道,孩子是一辆安全行驶的小火车,驶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