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金牛• 牛》这篇星座生肖小故事,“以牛喻人”,切入点选择得非常巧妙,整篇故事情节紧凑,发人深省。文章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会导致事物停滞不前,只有创新才是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故事中的老黄牛是守旧派的代表,它坚持着传统的观念,认为一头牛的本职就是要勤勤恳恳地埋头耕地。它看不惯新生事物,认为牛只要不耕地就是不务正业,就是歪门邪道。但他也不是彻底的顽固不化,当看到金牛带领大家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兴建了度假村,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乡村面貌,使贫穷落后的村庄变强变富之后,它也加入到创新的行列,在度假村里开启了花式耕地表演项目;故事里的金牛则是主动创新的代表,它活力四射,思想新、点子多,始终能跟得上形势,敢于挑战一切传统落后的观念,不认同牛只能在田里耕作的旧思想,并付诸了开拖拉机、兴建度假村等一系列行动,在牛村大展宏图之后,它最终回到了西方,在那里又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金牛和老黄牛的创新,才使得牛村得以改变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创新上,有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之分。主动创新者意志坚定,能一直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被动创新者一般思想不坚定,容易动摇。故事中的金牛具有主动的创新意识,它能够突破传统对牛的思维定式,敢于打破禁忌,不甘心一老本等的耕作,而是主动去学开拖拉机来提高工作效率,继而利用牛村的旅游资源来建度假村,推动牛村的经济发展,它就是一位“创新型牛才”;故事中的老黄牛则是被动创新者的代表,它一开始固执地坚守牛的传统活法,在村里的众牛都去度假村从事旅游业之后,它仍然独自在一小块田地里劳作,但它也不是冥顽不化,当参观了金牛创办的度假村之后,激起了它创新的欲望。于是,它在传统耕地基础上创造了花式耕地表演。但老黄牛在创新的征程上意志摇摆不定,处在顺境时,它就欢天喜地;一旦遭遇挫折,就怀疑发展旅游经济的决策是错误的,还是想回到传统道路上去。
故事中,金牛和老黄牛的创新行为不是全盘否定过去,它们没有完全抛弃牛的本分,而是找到了土地新的利用价值,提升了耕地的观赏性,赋予了土地和耕地新的附加值,从而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收益。这种行为在哲学上叫做“扬弃”,不是全面否定传统,而是“批判地吸收”,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改善改进,这是值得肯定的,这种行为是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神鞭》,说的是清末民初的天津城里,有个卖豆腐的傻二,头上的一根发辫又粗又长,这条辫子被他练成了一门绝艺,发辫就像一支神鞭,指哪打哪,辫子神功威力无比,许多武功高超之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影片最后,傻二剃掉了发辫,练成了双枪,百发百中。片尾他说了一句话:祖宗的东西再好,到了该割的时候也得割,辫子剪了,神留着,一变还是绝活。我觉得,片中的傻二一点儿都不傻,他不仅不是一个守旧之人,而且还具有主动创新意识,他明白武功再高也敌不过现代化的枪械。因此,他剃去了发辫,改学打枪。他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勇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东西——割掉发辫,但是要把“神留着”,傻二说的“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和思想的精髓,一定要留下来,然后再通过创新,形成新思维,并付诸新行动,最终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其实,不管是主动创新还是被动改变,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创新和改变,社会才能由低到高、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发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一般来说,那些思想先进,具有敏感知觉的知识分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审时度势,更具有主动创新的意识。比如清朝末年,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并提倡:用其新,去其陈,病乃不存。这些道理浅显易懂,充分说明了创新图存的重要性。虽然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但这次变法运动激发了人民爱国图强的民族意识。
正是有了无数先进的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才使国人不断觉醒。直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才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从此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每当社会重大变革之时,就会发生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总有一大帮思想守旧之人抱着传统思想不愿改变,声称“祖宗之法不可变”,顽固地坚持陈规陋习,阻挠社会发展。但面对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那些旧思想与旧法则的破灭是必然的,它们一定会被新思想、新法度所替代。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就要主动改变,顺应历史潮流,这样才是明智之举。面对困境,只有创新,只有改变,只有变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秋种遇到困难。面对凤阳县小岗村贫穷的严峻情况,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创造了著名的“小岗精神”,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村民通过自发创新,战胜了困难,发展了经济,使村里的面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多学习新知识,多了解新事物,多关注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使自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拥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推动我们的工作和事业不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