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夏阳光灿烂的一天,放学了,8岁的小蕊抓起书包和外套就往家里奔。
回到家,她满头大汗,顾不上放下书包,兴高采烈地对正在厨房做饭的爸爸说:
“爸爸,我们今天举行拔河比赛了,我们班得了第一名,耶!”
说着,她把书包和外套往地上一扔,举起双臂做出个大大的“V”。
爸爸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也挺高兴地说:
“拔河比赛很好啊!锻炼身体,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希望你们学校今后多搞这些活动!”
听了这话,小蕊的笑脸瞬间凝固了,眼里也没了光彩,她说不上哪里不对劲,但心中却有股无名怒火无从发泄。
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可她却很生气……
2
小李今年30出头,在一大城市大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事业还算顺利。
去年已经成家,刚喜得贵子,父母也从老家过来帮他带小孩,一家人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过得其乐融融。
最近因为工作上一些事情闹心,小李睡眠不好,这天夜深了他还是睡不着,干脆起来到烟台上抽烟。
他母亲听到动静起来看看,走到阳台边劝到:
“看你最近抽烟有点多,抽烟不好,少抽点,还有晚睡也不好,快去睡吧!”
小李有点不耐烦:
“行了,我自己的事情,知道了。”
说完继续抽。
母亲见他这样不懂事,忍不住没好气地说了几句,小李也不示弱地还嘴,这样两人话赶话的居然吵了一架……
3
类似这样的小事情在我们生活中一定不少见,甚至常见到我们都无法察觉哪里不对劲。
小蕊的气愤来自哪里呢?
她把自己的骄傲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收不到她的能量,而是用道理评价她所做的事。
爸爸看不到她本身,看到的是拔河比赛带来的功能价值。
和小蕊一样,我们都是听这些道理长大的。
从小就被教育,你要学习好,成绩好,上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找好的对象,过好的生活……
很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们做得好,父母用道理肯定我们,做得不好,用道理纠正我们。
父母看到的从来不是我们本身的存在,而是用外在价值定义的物质性的“它”。
父母与我们的关系不是“我与你”的关系,而是“我与它”的关系----一个有功能价值的“它”。
这不是要指责父母功利心,也许他们并没有要求我们功成名就,还为我们倾注了一切,
我们的头脑得承认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很爱我们,可我们的心里却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孤独。
因为我们的感受、情绪总不在一个频道,无法产生共振,我们根本不存在于同一个空间。
4
小李的愤怒来自哪里呢?
他已经是30多岁的成年人,可他母亲仍把他当小孩一样来照顾。
怕他冻着,怕他身体不好,好像他还智力不健全,生活不能自理,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孩。
另外,他睡不着是因为心里有心事,抽根烟,享受下片刻的放松和平静,可母亲看不到他的感受,她看到的是她头脑里的“正确”。
什么“正确”?
就如“抽烟,晚睡对身体不好”之类的道理。
是到哪里都能说得通的道理,到大街上随便找个陌生人也会说“是”的道理。
小李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吗?他需要母亲来提醒他吗?
母亲跟他讲这个道理,是大街上的陌生人也会说的话,这是在表明母亲和他之间的一个陌生人的关系,他能不沮丧生气吗?
亲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亲人看见我抽烟,看见我晚睡,他并不是看见这些行为本身,而是能够看见我的烦恼,他明白我为什么烦恼。
陌生人才不知道我为什么烦恼,只知道晚睡是不对的、抽烟是要得肺癌的这种抽象化、模式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
我们真正需要的爱是,对我的快乐和悲伤感同身受,而不是一个陌生人都能说出的那些“正确”的结论。
5
我们都曾是小蕊,什么话都对父母说,慢慢的我们都成了小李,有什么只是悄悄找个角落默默抽根烟。
我们从小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按照道理生活,去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人,活在外在价值体系里,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我们从未被看见,也变得看不见自己,像上一代一样,永远都在隐藏自己的感受,活得寂寞。
当我们成了父母呢? 是不是又在复制另一个自己?
带上眼睛和心灵,去“看见”我们的孩子吧。
去注视,去关注,去理解,去接纳,去认同,去支持,去协助。
看见就是联结,看见就是滋养。
看见,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