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购物行为,是否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此时你肯定想起了某猫的剁手节,仅仅一天就迅速地拉动了社会消费。你也许会说我只是买了我想要的东西,不算非理性消费吧。
再举个例子吧,如果某日你上了某东购物网站,买了70元的东西,需要加付5元的邮费。但是,如果凑单到79元,你就可以免邮费了。是不是很心动了!也许你会说不一定会这么做。不过我发现身边许多朋友,包括本人自己,往往选择了凑单。请注意这不是不理性,而是经过了大脑思考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决定。
为什么经过了思考还会做这样决定呢?不妨先想想为什么小米的定价那么低,苹果定价那么高,或许你对这个问题呲之以鼻。那么考虑下股市大盘下跌的时候,人们为何不舍得抛出去?为什么许多创业团队因为股权或资金问题而导致散伙?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学。
只要扯到钱、消费、价格,我们都能联想到经济学。先说说经济学的老祖宗亚当斯密吧,没听过他至少也听过《国富论》吧。他的经济学说建立在人都是理性的这一前提上。谁都知道人不可能是理性的,所以所谓理性的人是面对重大决策,重要事情的时候,可以对所有的选择进行精密计算,达到效益最大化。
因此,对于以上的问题,传统经济学认为正因为人们还是理性的,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时候经过了慎重思考,采取了不恰当的手段而导致的恶果。即使如此,个人做出的错误决策,但是整个社会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然而,人人都不理性,即使个人是理性的,也会造成社会整体的不理性。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新经济学家Don Ariely认为,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无关情绪、短视以及其他形式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并将此观点写入了一本书《怪诞行为学》。
传统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出发建立模型认为人应该怎么做,而新经济学从心理角度出发构造场景认为人实际会怎么做。一般说来心理学和经济学是两门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而新经济学将两门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行为心理学方法去研究人们在生活经济方面的行为。Don Ariely在书中并没有用晦涩的专业知识来说明行为经济学是怎么一回事,反而是幽默风雨的言语,佐以自己的原创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知识。
书中的道理都很简单,没有净值理论、汇率学说,只有生活中消费行为,这些道理其实我们都会懂的。比如说我们买贵的东西心理会有种优越感或者舒适感;我们总是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而非得到什么;我们喜欢广告宣传过的东西,是因为人类不喜欢多项选择。
总结一下书中以及新经济学的观点:人类的决策,不一直都是理性的,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除了计算之外,我们还有情绪、环境等非理性影响因素要考虑。
但是Don Ariely的行为经济学以及新经济的观点真的对吗?他们的观点真的适用所有地区、不同文化的人群吗?
我试着做了一个调查实验,在两个QQ群里抛出了一个问题:假设上某猫,你发现有一张直接免10元优惠券和一张直接免30元的优惠券(但你要花10元购买),但只能领取一张优惠券,你会选择哪一张。原本我以为大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没想到大家在群里讨论开了,说这种情况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买的东西刚需,就选择30元,否则就选10元。
为了避免大家经过思考后而回答的,我就亲自单独访问了十五个朋友,只有三个人的第一时间的回答是10元优惠券。而选择30元的朋友的理由大多是说要当时购买的情况而定,如果不急的话才选择10元。虽然这里可能还有免费的魅力(见书第三章)的考虑,但是在具体的消费环境下大家已经进入了思考模式,而不是非理性行为。问到具体原因的时候,朋友们的回答惊讶到了我:没钱,穷,考虑下有没有下顿饭吃。(被调查的人:基本都是学生或者毕业一年内)。
对此调查结果我很惊讶但不出意外。中国的广大人民身在水深火热中,一般会对消费持着理性的态度。但是你能说绝对么?
再回来看看某东凑单的例子,大家选择凑单会这样考虑:因为我买了A,需要邮费5元,如果下次买B,再加5元。倒不如买了A+B,免邮费,而且减少10元。这样一看,倒是挺划算。然而,再想想,你不是只想买A吗,怎么变成了A+B了?
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商家利用人们理性思考的意图。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双十一没法阻止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经过了大脑的思考,认为所做是合理的,买回来的东西是有用的。
实际上,不管我们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其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能够理解的。即使是非理性的行为,也不是随意的,毫无目的。然而,了解自己的行为背后动机更有助于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避免一犯再犯的错误。
附:《怪诞行为学》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