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窗外艳阳下比赛似的的蝉鸣,再读一首写蝉的诗,也算是应景吧。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和虞世南的《蝉》以及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合称为唐诗中的“咏蝉三绝”,三位大诗人在写法和抒情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叹服。正如清人施补华评论所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前面已经领略了“清华人语”和“患难人语”,今天,我们且看这“牢骚人语”是如何一步一步展开的。
先了解一下诗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楚南生,怀州河内(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李商隐早年多次科举考试失败,直到文宗开成二(837)年,才中了进士。后因牵扯进“牛李党争”被人排挤,终生抑郁不得志。
境遇潦倒的诗人却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著名的“无题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这首《蝉》虽然不太引人注意,但其在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的鲜明特色,却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诗中没有太难懂的词,只需注意一下“梗犹泛”的解释。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全诗大意如下:你栖居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只是白费功夫。到五更的时候,你疲惫的鸣声已经非常稀疏,而树木却依然碧绿,丝毫没有同情之心。我的职位卑微,犹如漂泊不定的树枝,故乡田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成一片。烦劳你的鸣声提醒我,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
全诗用蝉来抒发自己清高、清贫、不得志之情,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禅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二句起兴,由蝉鸣产生联想。“高”指蝉栖居在高树上,暗喻自己的清高。为什么“难饱”呢?原因就是你高居树枝饮露啊!你一个劲地鸣叫喊冤诉苦,又有谁会理会你呢?更别说给你提供有用的帮助了。蝉儿啊,你不免由哀怨而生恨!
在这里,蝉的“难饱”、“徒劳”困境与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暗合,表面写蝉,实际写诗人自己。李商隐为人清高,所以生活一直清贫困顿,虽然也向有能力者申诉陈情,希望获取帮助,但最终却是徒劳。
蝉本无“难饱”和“恨”之说,诗人借蝉抒情,故赋予它和自己一样的感受。这正如虞世南借蝉“居高声自远”来写自己本身品性高洁,不借助外力来使声名远播一样。两首诗虽然所抒之情不同,但同样都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让蝉与人浑然一体,情感的抒发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因为“恨费声”,所以“五更疏欲断”,进一步使蝉人格化。喊累了,说不动了,声音却欲断未绝,令人哀怜。诗人感应到了蝉的悲哀,一树的叶子却还是那样碧绿精神,一点不因蝉“声疏欲断”而哀伤憔悴,未免显得太无情了。
实际上,蝉的“疏欲断”与树的碧绿毫无关系,但“一切景语皆情”,“境由心造”,诗人自己心里悲苦,便将一切外物笼上一层情绪之雾。蝉竟会责怪树的无情?这种看似无理的表现,正是诗人寄托身世遭遇的借语。本来那些他陈情过的有能力者可以帮到自己,但他们却无情的不予理睬,真让人愤愤难平。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这两句转到诗人自身,李商隐在各地当幕僚,属于小官,故称“薄宦”。经常辗转无定,好像木偶在大水中到处漂流,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很容易就引发诗人思乡之情。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过这样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李商隐在此化用陶诗,表达了自己迫切的思乡之情。家园的荒草已经长成一片了,我却还在外流浪,什么时候能回去啊?
这两句用“薄宦”暗合一二句的“难饱”和“恨费声”,正是因为官小禄微,所以才满腹辛酸,处境堪怜。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两句,“君”和“我”相对,咏物抒情,紧密结合,而且首尾呼应,浑然圆合。蝉的鸣声,勾起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清醒认识,不免想起“故园芜已平”,赋归之心油然而生。
蝉是在提醒诗人吗?蝉本无意,诗人有情。皆因诗人境遇不堪,郁郁不得志,遂借蝉发挥倾吐罢了。
读完此诗,心中是惆怅的。为诗人?为禅?抑或为生活中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相似体验?说不清,道不明,只能长叹一声,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无戒训练营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