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衿
这是一部讲诉中年危机的电影。题材不错,内容有点枯燥,配乐还可以。
1,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年过50的乐评人乔,大半辈子都花在工作上,突然有一天,他被辞退了。
作为老员工,签的老合同,比别人多赚50%,做的事情可被年轻人取代,所得工资够支付3个年轻人工资。为了节省成本,他被公司辞退。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一辈人才辈出,年老一辈,不能创造更多价值,就轻而易举的被取代了。
乔把这一切怪罪到他的上司身上,他开始一系列的报复行为。
从刚开始的车上刮痕,到在车上划一道大口子,在房上喷涂鸦,甚至向上司的游泳池里投放恐怖的深海鱼类……
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他被辞退的现实。
反而处处对妻子的隐瞒引起了妻子的不满,而从职业危机过度到家庭危机。
2,每个制造伤害者,是否都有一个悲伤的过往。
乔对他上司实施的一系列报复,是因为他被辞退了。原来安稳的生活被打破了,他其实还是想过原来的生活,但长年的生活的习惯让他一时很难走出被辞退的生活。
回到家中,面对一心求子的妻子无法说出自己的困境,内心的压抑就化为了一系列报复。
另一方面,长久的习惯,让他与人群隔绝,他像一座孤岛,孤独寂寞,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
与他相类似的一个人是饭店里的日本厨师。一个音乐家,开过音乐会,后来就沉浸了。
厨师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里,是在砸乔的车。根据推断,他就像是被乔写死的音乐家,最后对乔实施的报复就是砸了他的车。就如同乔对待他上司一样。
每个制造伤害者,总有一段悲伤的过往,如果生活,社会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心,是否就能减少很多悲剧?
3,中年危机,不仅是现实的残酷,还是自身的不作为。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个社会。
乔其实不止这一种选择,写了这么久的乐评,完全可以写一本书,或者重新找一份工作。有一技之长,到哪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可是放不下过去,撇不开面子。
找到了一个洞,就像"狂鼠"一样,到处乱窜。最终走向了自己的灭亡。这一切都好像必然。
4,只需移开一点点,危机就化解了。
最后一幕,乔在下大雨的车里,与妻子的矛盾终于爆发。大雨瓢泼,路被堵住了。后面的人上来跟他说,让他把车移开一些,这样路就通了,车就不堵了。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只需移动一点点。
中年危机也是这样,思路只需转变一点点,危机就化解了。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要相信,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把不把握的住全看你的心态和能力了。
整个故事讲到最后,总觉得到处都充满了悲伤,没有一点正能量,只剩一个中年危机的主题支撑着我看下去。
在现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每当裁员,总是想到是否有一天,这样的命运会落到自己头上?
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这么看重得失,多学一项技能。也许我就可以不用担心中年危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