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构场景化学习之二
早上听“成甲说书”,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还有人用制定三年、五年培训规划来指导自己的工作,难以置信”。这句话映射给人的启示是:人总善于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而很少考虑承载这件事运行的环境和载体是否合适。以下图为例:如果回到清朝,你一定会发现还有很多年轻人辛苦练习射箭,他们认为这样的技能可以帮他们在未来博取功名。但可能没有想到,周遭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仅仅几十年后,弓箭已就完全退出了军事的历史舞台。
同样!培训也一样,为了改善培训效果,我们不断选择最新的培训技术,但是总会缺乏考虑员工本身对新技术的承载能力。就像《麦肯锡方法论》中讲到的那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客观事实做朋友,好像永远是一件难事。而当下,场景化学习正面临这样的挑战。从个体角度讲,场景化学习设计有三个假设:1.人的初始学习情景是科学的;2.人能完全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人对所学之事能充分理解和概括。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假设往往会有些出入。这也是目前很多培训班难以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原因。
一、人的初始学习情景面临的挑战
初始学习的情景会影响到知识的迁移。《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提到,人们有可能在一中环境中学习,但却不能迁移到其他场景。例如,来自橙县的一组家庭主妇,尽管在学校中用纸笔来计算问题表现的非常糟糕,但在超市里计算买最合算的货物时却显得得心应手。同样,一些巴西街头儿童在兜售货物时可以进行数学计算,但却不能回答学校情景中提出的类似的问题。
这段话的意思演绎一下,举个例子就是来自基层的班组长,很有可能在班组培训时表现的很糟糕,但是在解决班组问题时表现的很高效。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班组长很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上出现困难。以上现象原因有二,第一是人更喜欢学习更加具体的东西,而不愿意在一般知识上花费心思;第二是,学习与场景如何密切相连取决于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即讲师的授课技法。
二、人认知事物能力面临的挑战
牛人桑代克抛出过这样的观点:知识迁移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场景之间存在相似元素。但是没多久就被认知理论推翻了,这个理论认为,知识能否迁移关键不在于场景之间是否存在相似元素,而在于人能否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联系,这对人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认知能力越高,知识在场景之间的迁移就越好。在此我们把认知分为认知意识和认知能力进行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关于认知的意识问题。
我们做一组测试,第一步请按序说出下列四个字的颜色:
第二步:请按序说出下列四个字的颜色。
你说出了几个呢?这个实验说明,在常规状态下受大脑惰性驱使,人是不可能随时保持状态去刻意观察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同时受人的大脑的简单联想功能,你看到手机,可能会联想到小牧、乔布斯、微信,但是就是不会首先联想到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区别;你看到大象可能会联想到庞大、缓慢、曼谷等,但就是不会首先联想到非洲大象和美洲大象之间谁更重。所以,为了知识迁移,刻意让人保持识别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和差异性的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其次,是认知能力问题
与道的无边无际、全智全真相比,人类的认识能力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如关于宇宙的地球中心论到太阳中心论,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椭圆的都说明人的认知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场景化学习效果,与个体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如果你能很容易的发现不同场景之间的关联,就可以促进知识转移,获得实用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不能。或者说,如果你能更早的认识到不同场景之间的关联,就可以更早的实现知识转移,更早的获得实用的学习效果。
三、人的理解能力和悟性面临的挑战
知识只有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场景之间更顺畅的迁移。1908年底,学习科学大师贾德提出了解释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他认为呀,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通过概括化产生的迁移强调学会原理和原则,并不重视两种场景之间是否具备完全相同的因素,这与人的学习能力、悟性紧密相关。
这一理论与上篇文章提到的“水下击靶”试验结论相似,都强调对所学知识的总结、理解和顿悟。论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这个意思。(ps:孔子竟然是场景化学习的高手)
(作者:大龙哥,微信:xiaopipi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