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当第一只蝉从远处的树林中,发出一声悠长的叫声,人们心里便会了然,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终要来了。
时值三伏天,是老天对家乡父老的考验,热浪滚滚,让人无处遁形,但这也是人们在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因为麦子可以收割了。
这是我关于蝉最直观的联想。
长辈们劳作了一天,中午在家中小憩,而我们这些小孩儿却被那满山的蝉鸣,勾得坐立不安。这种吸引力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来得直接、来得猛烈。
蝉往往跻身于茂密的树林中,而且是靠近树冠的顶部,非常难以捕获。起初我们只能望蝉兴叹,止步于树下,眼巴巴地注视着,可望而不可得。
每当这个时候,他们似乎叫得更欢了,仿佛在嘲笑我们的无能,这种感觉让人抓耳捞腮。
可是总是有些头脑灵光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圈子”中便流行起一种捕蝉工具。那是一种简易的工具,只用一根长杆,在顶部用铁丝曲成一个圆圈,再在圈上蒙上一个塑料袋,这样工具也就成型了。
像极了捞鱼的网。
这样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捕蝉的技术显著提高了,每天都会捕获许多的蝉。将它们装到塑料袋中拿回家,想要近距离欣赏它圆润高亢的鸣叫声。
可是,自从带回家来,它们便再也没有叫过,时日不多便会死去。或许它们就像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古人对于蝉的描写是不吝笔墨的,如李商隐的诗写道:“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就如高洁的君子,栖身高处,虽“难饱”却也不愿屈就乞食。
再如虞世南所赞:“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也是对蝉居高饮露,高洁傲岸的赞美,也算咏物明志吧。
李世民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从他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诩,也可从中看到他的老成谨慎,也有自知之明。
关于蝉的另一个联想,便是麦蝉(shan)了,此麦蝉非彼蝉,是一种食品,但也与蝉有着莫大的关联。(其实,据说早在古代,商人便有食蝉的风尚,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都纷纷食起蝉来)
这麦蝉,需用刚刚收获的小麦作为原料,其做法与其他饼的烙法一致,不过是不需要酵母发酵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面”饼。或许是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持新鲜小麦的麦香吧。
通过慢火烙成饼,形状也需做成蝉的形状。麦香浓郁,吃起来有一丝甜甜的味道,边缘的部分非常有嚼劲。小孩牙口好,正适合吃这种饼了。
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麦子丰收,西瓜成熟,麦香果香四溢。这一天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计,吃水果、食麦蝉、祭河神。
从这天开始,老家也将真正进入汛期。渭水涛涛,温柔了一个春天,从此也将变得狂躁起来。
如今的河小的可怜,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但从前的河,狂暴起来往往带来灾难。家乡一直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西北方的那座山便叫导流山,相传是大禹治水所留。
家乡的渭河原叫“禹河”,便是这个缘故。至今,多数老人还是称渭河为禹河。
为了祈求平安度汛,先辈代代相传祭河仪式。将西瓜切成莲花型,各种水果,还用这麦蝉作为祭品。
起初,我是不明白为何这天需要吃麦蝉的,是否如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一样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追着母亲问了起来。
原来,小孩子都非常喜欢蝉鸣的声音,每当蝉始鸣的时候,经常凝目注视,脚步都迈不动。便嚷着大人去捕捉。而蝉却是趴在高不可攀的地方。
自然大人是捉不到的,为了安慰孩子,做些蝉状的面饼。而且告诉孩子:“这比那树上的蝉不知好上多少倍呢,又好吃又好看。”
孩子也便不再吵闹了,吃着和普通面饼一样的麦蝉,拿上几块,趁着热,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也让它们可以吃着美味的饼,听着蝉鸣,以解思蝉之苦。
对于这个解释,也曾心存疑惑,现在想来,或许是乡民们收获了新的小麦,心情愉悦,也是耐不住小孩们一年的“期盼”,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用新麦烙成饼,让小孩尝鲜,礼敬神明,也让自己好借此机会休息一日、享受一番。
而记忆中,我对麦蝉也是十分期待的,每当母亲做好麦蝉,便拿上几个到外面玩一会,时间不长,还要返回家中,去看一看那些麦蝉,是不是趁着人不在的时候,便悄悄地飞走了?只要看到它们依然安静地躺在那里,便也安心地继续玩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特殊的食物也便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仿佛也就做过几次,往后也便少做了。
或许是如今的人们不种小麦,或是如今的小孩们已经不再迷恋这些蝉了,对于蝉的好奇与挚爱也逐代减弱了。而此刻,我眼中的蝉,不只是关系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它高雅动人,令人浮想联翩。
每年,只当蝉鸣响起,我便想起那个童年,想起六月六祭河神,想起母亲烙的麦蝉饼……那种滋味甜蜜而又幸福。
你听,蝉鸣起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终要来了。
作者简介:李伯淳,甘肃天水人,日常与文字为伍,期待通过读书、写文了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