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专栏《超级个体》笔记与感想
你羡慕的自由职业的真相
-问题-
在2015年发布的”公众最具幸福感的职业“中,”自由职业者“超越了”政府官员“,登上榜首。
公众眼中的自由职业是”时间自由“,”地点自由“,"做人自由(不用被老板管)”,当然如果自己要做自由职业者,多数会放弃,继续天天打卡上下班,因为会担心收入不稳、社交圈狭窄和心理压力过大。
-观点-
那么如何才能做大家心理真正向往的自由职业者呢?需要理清自由职业的本质-自由职业态。
自由职业的本质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
人与职业的上那个阶段关系:
雇佣(不得不为你干)-自由交易(选择为你干)-共创(我们一起干)。
自由职业态就是达到了自由交易的状态。
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要满足“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三个部分:
产品能力-把你的能力封装成产品,比如手艺、口才这种。
营销能力-把能力销售出去的能力。有了产品之后,还要能找到客源,建立个人品牌,便于销售自己的能力。
运营能力-自我管理、持续学习的能力。像公司一样考虑运营的各个方面,财务、法务的知识、计划生产,维持状态的能力。
-策略-
如果你拥有这些能力,把自己做成一家公司,就拥有了自由交易的能力,这就是自由职业态。
自由职业态的自由,是指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能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的状态。
有了自由交易的能力后,是在组织里,还是在组织外,就是一个可以主动选择的问题了。
比投资更需要组合的,是组合式工作
-问题-
本期提到了自由职业者,那自由职业者有没有很好的工作模式呢?-有,他叫“组合式工作“。
-观点-
当获得了时间的支配权后,怎么分才能更有效就成了一个问题。
”组合式工作“将工作分为:有薪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4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时间是尽量连续的,比如1年中6个月用来做有薪工作,3个月学习工作,2个月家庭工作,1个月义务工作。连续大段的时间有助于在某一方面潜心钻研。
组合式工作的好处是避免了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几个问题-缺乏归宿感、与社会不接触、工作缺乏意义、以及无法持续学习。
-策略-
当然对于大部分上班打卡族来说,以1年为时间单位来分配是不现实的,但1周可以做到。
比如有一位老师,固定双休日在家带孩子,工作日的一半时间做事务性工作,一半时间学习,再从下班到晚九点半继续学习,这段时间就雇保姆带孩子。
你的职业,还有什么可能?
-问题-
除了自由业态、组合式工作两种常见的未来工作方式,还有其他新兴业态吗?
-观点-
有,比如这三种:
第一种:在地青年
第二种:新工匠
第三种:社会企业与公益
第一种:在地青年
Think globel, make local 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在所有人涌向大城市的同时,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乡或其他非热门地区,是否有机会来发展事业。
比如有机农场,洋家乐,农村淘宝等。
在地青年兴起的原因:
1. 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给了所有二三线城市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当地特色和互联网+的结合有更多可能性;
2.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开始追求有特色、更自然的消费产品,这种优质资源还比较稀缺;
3. 非热门地区的用人成本相对低,生活节奏适宜,更让人向往。
第二种:新工匠
还是随着消费升级,仅仅价廉的商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所以代表着高品质、定制化的工匠作品越发受到推崇。
找到一门你独特的手艺,成为一个手艺人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选择。
靠一门手艺就能养活一家人的时代很快就要回来了。
第三种:社会企业与公益
对年轻人来说,经济压力小,追求社会意义感,加入公益机构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传统的公益团体收入太低或管理不规范,社会企业或许是个好的选择。
社会企业(以商业的运营方式完成社会问题的组织)
想想身边有什么社会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通过企业运营的方法去解决他,同时也收获回报。
像李笑来老师说的,把注意力放在解决社会大众问题上,得到的回报会是最大的。想想马云吧。。。
*本文是学习笔记,力求精简,在记录原文重点时会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
若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
最近在“得到”APP上订阅了李笑来和古典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超级个体》,自己在学习之余也把笔记分享到简书上,和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两篇专栏都是一周更新一个主题,所以我也每周更新一次。
如果大家希望看到老师的原文,我会把每篇原文和精彩问答都分享给他。
由于分享名额只有5个,并且是希望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只需1元钱,我会把这个主题里的所有文章都分享出来(约5篇)。
想一起进步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和微博,微博上每天还会更新 财经专家吴晓波老师的收费节目《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重点笔记分享。
微信号shevo_176545235 微博:沙漠雨中曲
-古典专栏《超级个体》笔记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