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六):罪在朕躬第一人。
袁世凯所处的时代,是“三千年所未有之变局”,而他所走上的毁灭之路,至今仍如幽灵般成为所有掌权者必须审视与警醒的梦魇。那场称帝闹剧,一个具有绝对实力与魄力的枭雄,在喧嚣的各式声音中逐渐迷失,以至于走上了历史的对立面。
然而,袁世凯逆行天道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晚清倾覆,北洋初生,而南北又争锋不断,社会普遍笼罩着迷惘情绪;二是在数年的发展后,北洋对地方的在税收等各方面的掌控增强,为称帝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三是以杨度为首的“筹安六君子”等鼓吹派,干扰了民众以及袁世凯的判断;然而最后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一个人的作用,那就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
作为袁世凯称帝后的最直接受益人,袁克定极力怂恿,而且不惜以袁家数代人不过60岁的宿命来恐吓袁世凯,试想历史上如秦皇汉武这般雄主,都不能克服对于死亡的惧怕,袁世凯自然也会步入后尘。但是作为长子的袁克定甚至伪造各式消息,欺骗袁世凯对于称帝危害的认识。当木已成舟时,袁世凯将袁克定狠打一顿,但为时已晚。所以说袁世凯被袁克定所误是有道理的,但试想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人不想为子孙谋福祉?这种观念,在自古以来的宦海贵胄中尤为强烈。
洪宪元年,雾中看花的袁世凯接受帝位,其后册封群臣,包括南北方128人在内被封爵,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废除帝制中陋习的的措施。但是曾经的心腹爱将段祺瑞,这位北洋实力派却没有册封。段祺瑞有“六不总理”的美誉,一生租房住,在洪宪闹剧后叹息:“吾虽受大总统十余年恩情,恕不能不直言反对。”然而被“黄袍加身”的袁世凯,已无退路。
不足百日的闹剧,南北方战火再起,而且北洋军中5省督军率先向袁发难,占据绝对优势的十余万北洋军在南方鏖战数月却渐落下风,袁世凯开始知道,自己的末路将近。这场相持不足百日的风波中,袁世凯抑郁而亡,这个百年之前最强势的枭雄深自悔恨,最后的呜咽却是:“被群小所误,读书时少,历事时多,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而本藏于金匮中的继承人,袁克定的名字也被抹掉,3位继承人分别是自己的老对头和老部下,徐世昌、段祺瑞以及黎元洪,三位都是那个时代可以数一数二的人杰。然而,最令叹惋的是袁世凯的遗书:“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前一句接下来会有章节展开,而后一句是这位北洋王朝最壮烈与悲剧的掌舵人“罪在朕躬第一人”的担当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