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在于处理事情的能力,更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
生活永远都是现场直播,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但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影响着生活的温度,也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遇大事要“静”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遇大事,一定于静观中思考,以静制动,先静而后谋,先谋而后动,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化险成功。
静,才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气,免被情绪影响和控制。
因为在情绪的蛊惑下,纵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被放大成可以撬动地球的大事。
静,才能拨开双眼的表象,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破局的关键。
沉静才能谋定,谋定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守静,就是一个人磨砺意志,修身养性的基础。
遇难事要“变”
常听到的两句话: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执着,让人佩服,但有时太过执着,不懂变通,也会害了自己。
如果进了“死胡同”,不妨观察一下旁边的出口,也看看左右的岔路,但凡不是“歧路”,也不是“末路”,那么就可以考虑踏上去,继续前行。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只要初心不变、矢志不移,那就多看结果,少拘泥于过程。
此路不通,就另寻他路;他路不通,就自创新路。
灵活机动的人,往往可以枯木发芽绝处逢生;而做事呆板木讷、不知变通的人,则常常浪费掉大好的机会。
学会变通,才能困顿少、生机多,走得通达。
遇烂事要“离”
《智囊》里有句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生活中的烂事破事,仿佛自带磁场,相互吸引。渐渐地,你会沦陷更多的精力,也难腾出空间去做正经事。
“破甑不顾”的故事和西方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恼人的烂事和无法挽回的破事而一再自寻烦恼,无异于一种自虐。
执着于残局,既无法让时光倒流,也无力改变现状。
与其任由自己深陷忧伤,不如昂首阔步走出困境。
你要相信,避免跌入深渊的最好办法,是远离深渊。
遇顺事要“敛”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格局大的人,越是得意时,越是内敛。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提拔,十年之间,连升十级。
在他升至三品大员以后,按照规定,要从蓝色轿子换成绿色,并且可以增加两名抬轿人员。
不久他又升为二品大员,按照清朝制度,可以乘坐八抬大轿了。
但是,曾国藩仍然一直乘坐之前的蓝色轿子,除了身边的护卫不得不增加两名之外,他的轿子前,既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子的人。
曾国藩谨记官场道理:不张扬,不炫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越是格局大的人,越懂得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以低求高,以谦自持,因为谦和有礼、虚心待人,所以赢得好口碑,得到支持,以此成就自己。
低调不张扬,才能踏踏实实走得远。
人这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
我们无法左右事情的发展,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遇到大事,应当以静制动,沉稳应对;
遇到难事,需要及时转弯,灵活变通;
遇到烂事,不妨挥挥衣袖,继续上路;
遇到顺事,也要内敛低调,谦和待人。
先改变自己看事情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包容性强
凡是与感情相关的人和事他全都不在意。只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事,面对诋毁他的烂人和鸡毛蒜皮的破事全都无所谓,转身远离。
不再天天到处诉苦,也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再对任何人抱有道德期待,只注重提升自己。
懂得换位思考
能理解每一个不理解他的人,不强迫任何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任何人理解自己的苦衷,同时也不喜欢与任何人去争论。
因为他清楚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狗喜欢吃屎,狼喜欢吃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狗去吃屎你去拦它,搞不好它还以为你要跟它抢,反而咬你两口,何必呢?
情绪越来越稳定
所谓成熟就是明明该哭该闹,但自己却不动声色的微笑。这并不是说让你压抑自己做个老好人,而是他明白越有情绪问题反而越严重。
小问题加大情绪就会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加小情绪就会变成小问题,乱发情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也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因为只有婴儿才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拉就拉,想尿就尿。
成熟就意味着该忍要忍,该狠要狠。
低调冷漠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对人就会越冷漠,并不是他高傲自大,而是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去讨好任何人了。
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但凡稍微一点让他累的关系,他都不想去维持,并不是他没有了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
一辈子很短,别为难自己也不要去讨好别人,活好自己最重要。
每一个沉默低调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因为他们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希望身边的亲人爱人能拉自己一把时,得到的却是他们的冷漠和转身离开,不曾有一个人帮助过他。
他全靠自己一个人爬了出来,这种人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不再抱有幻想,他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和拳头,他并不是变得沉默而是习惯了一切只用实力说话。
保持比生活高一点的心态,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更美的风景。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