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害怕得不到同伴的认可,害怕那种被同伴落下甚至被孤立的感觉。他(她)们也渴望找到一种内心的自我认同感。不是只有玩具零食被抢的时候,他(她)们才会说“我不跟你玩了”。当他(她)们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被冷落而又不知所措时,也可能脱口而出又略带无力的一句话:“我不跟你玩了!”
下午带弟弟妹妹去小区的公园玩,天蓝蓝的,阳光正好。
妹妹6岁,读小学一年级,在家里异常活泼的她在学校却十分乖巧。弟弟4岁,在幼儿园中班,聪明好动,永远停不下来。
“把外套放我这里,你们去玩滑滑梯吧,我困死了,我到长凳上坐着哈!”我话还没说完,他们已经跑到了滑梯上。突然,妹妹好像看见了以前幼儿园的同学,说着便有点羞涩地凑进了她同学的那个小团体。三个小女生,两个小男生,大声地讨论着。弟弟此刻正在专心地玩着滑梯,扶着梯子走上去,滑下来,右边脸上的小酒窝泛着微红的光。
“捉迷藏,我们来玩捉迷藏吧!”一个大概6岁的小男生说道。
其他人齐声叫好,妹妹的同学提议:“我们来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
“哈哈哈,你输了,你去数数,不准偷看!”
妹妹跑到了柱子的旁边,双手交叉靠在柱子上,嘴里大声地念着:“一、二、三、四······二十,二十一·····”弟弟见状,立刻飞奔到妹妹身边,悄悄地说:“他们都跑走啦,你有一个同学在那儿”。说着便偷偷用手指了一下一位老爷爷的后边,又偷偷地把手捂住嘴巴笑着,脖子都弯下去一点。妹妹轻轻地说:“哪里,在哪儿?”她转头看了看,嘴咧开笑了笑,便快步走上前去,对她同学说道:“我看见你啦!”
“xx,他们去哪儿啦,我没看见”。妹妹说。
“好像在那边,走吧!”躲在老爷爷背后的同学说。
她们的脚下像装了小车轮一般,飞快地了跑过去,黑黑的短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弟弟在我旁边的长凳上发现了一只蓝色的不倒翁企鹅,用手指轻轻地戳它的嘴巴,“你看,它会动诶!”说着,便用力一推,企鹅掉到了地上,又一骨碌立起来了。弟弟又开始蹲下来和企鹅玩。
“你不去跟姐姐一起玩捉迷藏吗?她已经跑走了,快去追上她吧!”我说道。
“我不跟她玩了,她老是不跟我玩。”弟弟说。
“你可以帮她找其他的小朋友啊,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的。”我尝试着说道。
“他们那么大,我这么小。”
“我不跟她玩了。”他一边戳着企鹅一边说。
“他们回来了,你去看看他们又要干嘛!”我说。他不理我,依旧玩着那只蓝色的企鹅,顺带亲了一口,笑了笑。
妹妹的小同学们在黄色的健身圆盘那里围着,一个接一个把手和脚同时吊在上面,或者用双手吊着,身体荡着秋千。当我抬起头,我发现弟弟跑过去了,他也学着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做着和他们同样的动作,没有说话。
妹妹对同学说“我们来玩过家家吧。”男生回答到:“过家家是你们女生玩的,我们不玩。”他们继续吊着,可是过了一会儿,小男生们妥协了。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谁当爸爸,谁当哥哥。忽然,我听到弟弟略微地说了一句:“我可以当弟弟。”同时,他的身体扭了一扭。不过好像妹妹的同学们没听见,没有理他。
妹妹扮演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小猫猫”的头,用嗲嗲的声音小声地说着话。顿时,弟弟走到妹妹旁边,义正言辞地说:“我不跟你玩了,你不跟我玩。”妹妹愣了一愣,其他的小朋友也依旧没有理他。
妹妹的同学跑到了她爷爷那里,轻松拿到了爷爷的手机,跟大家说:“我们来玩游戏吧”,于是,小伙伴们又都围在了妹妹同学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