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22)
问:唯物思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答:这是它的高效率和高适用性所致。人的本能意识默认为唯物思维,所以人很难突破这种思维逻辑,并且,由于长期的习惯性认识,人们不自觉地就成为了唯物主义者。更由于唯物是人长期以来把握事物的方式与方法,习惯和有效如两把枷锁,将人锁定于唯物思维的桎梏中,人们的意识始终无法挣脱。
问:唯心主义不是人的一次反叛吗?
答:对,唯心主义是一次革命性的反叛,它将人的生命意识独立出来,成为另一个存在立场,这跟物质独立存在同一个性质。这是对存在三位一体运动的再次分离,从此心物对峙,初级的唯物方式被打破,人们从此在自己的身上实现了意识与物质的对立,造成了人类精神意识的复杂矛盾。
问: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犯下的又一次错误吗?
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人类的片面认识和初级认识,对建立人类的意识形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应该说,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有力工具,而唯心主义则使人认识到自我及精神世界,起到了对唯物主义的补充作用。两个主义共同塑造了人类今天的现实。
问:你的意思它们倒是珠联璧合?
答:不对,它们是各执一端,将人从中撕裂,它们的互补具有存在意义,不具有认识意义,也就是说,它们无意识地建立了两个空间,却有意识地给人们造成困境。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不能使人认识存在的真相,无论是唯物或唯心,都不能使人找到存在的目的与归依,因为它们仅仅是存在被分割开以后残缺部分的标本,它们无法体现整体感知运动的全过程,它们均无力反映存在的真相。
问:人们会放弃这两个主义的思想认识吗?
答:放弃它们是人类的大幸,但需要有放弃它们的理由,当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与残缺性的时候,人类世界观的转变和自身人性的解放就充满了希望。当这两种观念已经显得过时的时候,在它们之上的,反映整体存在运动的理论及认识就已经出世了。
问:这不就是感知论吗?它看起来已经呼之欲出。
答:非常正确,感知主义理论的出现宣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论的崩溃与瓦解,人们沿着感知理论第一次回到整体存在本身。
问:你反复强调整体存在,有什么意义?
答:这是人们认识结构的空前大变化,人们从感知论开始抛弃了二元论,开启从存在的本来、整体、综合看问题的新思维。这种思维逻辑的特点就是它的整体性,人绝不会再把事物割裂开来看问题。
问:这是人类认识方法的重大升级吗?
答:正是。人们开始用感知思维看世界,才发现这世界原来是感知的天下,不但存在的呈现方式是感知的,所有事物的关系是感知的,人也是感知的主体,一直都在无意识地执行着感知运动的任务,实现着感知运动的目的。
问:原来如此?人们一直都在无意识地执行着感知主体的使命?
答:感知是存在的本质,也是存在的目的,除了为感知而存在,这世界没有别的目的。
问:这是最难让人理解的,感知本是一个运动过程,是一种行为,怎么成为了目的?
答:这集中到了人类未解的焦点问题上,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的目的?这仿佛是两口巨大的陷阱,整个人类,无一例外,全都掉在了陷阱里。如果简要回答:存在就是我们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存在。这两句话,人们就是把世界翻了个个,也理解不了。
问:为什么理解不了?
答:是因为人们理解得太多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谓是重重叠叠,足以遮挡住整个世界。人们在自以为是的答案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才有数千年人类文明盲目的磋砣。
问:所有的答案都错了吗?
答:不仅仅是错了,是这些答案制造了所有的问题。
问:哦,问题本身不是陷阱,是人们的答案才是深掘的陷阱,对吗?
答:正是正是。存在本身一言不发,是人们云里雾里的各种判断、各种猜测以及各种认识误导了自己,将自己置于尴尬万分的境地。所以,当人们要重返存在的真相,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问:人类遭遇的灾难几乎全是因为人误解世界造成的?
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才是灾祸的源头。人误解了存在,其作用等于毁灭了真相。地狱是谁建造的?就是人的认识。人们以为认识不过是正确与错误之分,殊不知认识创造事实,认识创造世界。糊涂的认识使人生活在糊涂的世界上,错误的认识使人生活在错误的世界上。人们小看了自己的认识,人们低估了自己认识作用,人们被自已的认识戕害了数千年而不觉。
问:人们认为客观是不为人的认识所转移的,认识轻如鸿毛?
答:人啊,大错啊,认识可以改变事实,认识可以覆盖真相,唯物认识和唯心认识都将存在的本质拒之一旁,让人类集体在错误的道路和错误的方向狂奔不息,这还不算,让人糊涂得连认识也认识不到,这才是可怕的悲剧。
问:人从来是看重客观而小看自己的,人认为自己在客观世界面前微不足道。
答:殊不知那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就是人认识的作品。人认为能够反复证明,就是客观的,其实反复证明只证明其存在性,存在的前提和目的被忽略了。事物为什么得以存在?这才是关键。(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