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并不快乐。
上班的时候,总想着快点下班,周一到周三的时候,总盼望着周五的到来。以前上班的时候只登录工作QQ,现在也登录了私人QQ,虽然不聊天,但总会不觉意地浏览一下已拦截提醒的群消息。为什么会开始有这种情绪?应该是来源于一次一次的受挫。看来我的抗压能力也太弱了。每天上班最揪心的是看到Z和J,特别害怕做不好J安排的工作,但貌似每次的成效也不佳。J的手下除了我,还有S。S比我早来两个月,比我早毕业一年。他的工作能力,Z和J都很欣赏,也得到总监W的关注。于是,我更有压力,当有的会议,J会叫上S时;工作周报,Z会让S也直接给她提交一份;当每次产品迭代上线,S主线跟着研发和测试,并在那张申请表上签名时。
为什么我会选择产品专员这份工作?
去年9月份前,我真的对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毫无概念,毫无想法。本科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是编程不会,每次大作业,都不知道是怎么蒙混过关的,每次考试的最后一道分值为15的大题,我都会选择放弃,或者写上一个通用的函数声明;对于数学,我也是60分万岁。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很享受跟队友们一起探讨研究,一起头脑风暴的过程,对于获奖与不获奖,也感觉不到自己贡献了几分价值。
去年8月份,凭借一个未曾见面的远方表哥的关系,去了一家在筹备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打杂。呆坐了半个月后,偶然的一个机会,去了ZW面试,苦等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去了高大上的珠江新城富力中心上班,岗位是数据分析。进了互联网公司,才发现我不用担心学了四年的东西,只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开发or测试,坚持会心虚,不坚持则显得4年的时光已荒废。面对互联网,对于我这种啥也不会的,门槛算低的,还有运营一岗。
结束了在ZW的实习后,开始找工作。一开始找的还是数据分析,但对于菜鸟而言,所谓数据分析,还是业务型的,那就是数据处理了。但凡需要代码、SQL、建模的,我很向往,但是没人要我。终于有一次在百库面试的时候,跟HR总监在阳台上聊的时候,他在说服我往商务方向走(其实只是他的一说辞),他说数据分析是一个很具前瞻性的工作,数据分析的岗位是要留给能引导公司前进方向的人才的,虽然这个说法与找我来面试数据分析岗的工作有矛盾。但我也突然意识到,业务型的数据分析更应该成为我未来工作的其中一个能力,而不是作为一个岗位。于是,我开始寻找产品运营的工作,但相对于运营,我更加向往产品策划方向,从在实习的时候开始向往,觉得产品经理是一个什么都懂的神奇存在。但我也知道,所有的一切,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愿意从运营做起,尽管我非常不喜欢文案,但是文案又是一个无论什么岗位都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
真正带我走上产品专员这条道路的是,5月16日下午接到的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19日的面试顺利通过,6月3日开始上班。不可否认,深圳是一座有梦想的城市,但对我来说,广州更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除了这个弱弱的理由,还有我不喜欢这个家庭小作坊式的略狭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工作不满三个月,便选择离职。之后的所有求职岗位都是:产品专员。
可是,我对我现在的状态很不满意,总带着心理压力,是不被重视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工作压力。一开始,我很喜欢笑。可是,现在也很少笑了,因为带着压力。走向产品经理的道路上,我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要怎么做?而这一份工作,这个岗位,是不是我真的喜欢的,是不是我真的愿意做的,是不是我可以努力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