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如何听,如何说》,151页
R:阅读原文
举例时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一些。许多人感到对概括性的话很难理解,尤其是那种高度抽象的概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能够把抽象的叙述形象地描绘出来,使得它们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些什么,就应该而且有必要请对方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他们举不出令你满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怀疑,是不是他们也搞不清自己话中的意思呢?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想要听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或者想要让对方听懂自己的意思,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度概括抽象的话语,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举例子方式来进行,通过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描述出来,让对方更加容易理解。当听不明白别人意思时,也可以要求对方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帮助自己理解,提高两个人的沟通。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我自己做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会老是苦口婆心去说一些大道理,或者是概念的一些东西,去解释还是一些苍白的话语,其实用具体的例子,故事,听的人会更加感兴趣,更加容易理解。
A2(将来如何应用)
在接下来的培训工作中,去收集想关概念的例子,故事,如何具体详细讲解一个故事,并且把这个习惯养成,现在有时就会忘记用例子这个技巧,不仅工作中用到,生活中和别人沟通时,多让对方举例子,更能确定要沟通的信息,达到有效沟通。比如给朋友分析一个关于性格方面的习惯,可以举一个别人的故事例子,在举一个她在这个习惯上面的性格体现的例子。
片段2
选自《管理工具黑皮书》
R·阅读原文
头脑风暴法
何时使用:当一个问题需要快速采集“群体思维”
收获什么:短期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想法。基本观点“找到好的解决方案的最佳办法就是拥有众多想法”
所用时间:15分钟~1小时
参与人数:一般为3~20人
方法
1.清楚的阐述问题或者话题,确保所有人都理解。
2.让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按顺序每次一人发言,没有想法的可暂时跳过。
3.准确记录所有想法。会议结束之前不要提前下结论。
4.当所有想法罗列之后,有团队成员检查一下是否阐述清楚。
5.团队依次检查每个想法,拓宽思路,并对某些想法进行合并或删除。
6.将所有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拟出几个议题,有利于对关键想法的进一步探讨。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团队管理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同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问题管理者都会看的明白,能看到本质,能够找到很好的方法,当出现管理者解决或者存在疑问的时候,怎么办?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鼎过一个诸葛亮”我们可以发挥大家的力量,去找到解决办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短期内获得群体大量的想法,找到解决办法。头脑风暴具体方法,找到大概3到20人,在15分钟到1个小时以内,表达清楚目前问题所在,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对所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议题,便于下一步更具体的讨论。
A1 过去的相关经验
以前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的确没有经历过什么需要大多数人一起想办法来头脑风暴的,在我遇到培训问题时,也只是去通过自己去观察听众的反应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讲解内容。
A2 将来如何应用
培训内容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听众不同,而有所不同,与其说我自己一个人去观察做调整,不如说找来几个听众,3到5人学员,和他们具体聊他们想要听的内容,更想听的重点在哪里,然后根据他们所说去调整自己的内容方向,找出几个议题,大家共性提出的,可以培训一起讨论。
片段3
选自《第三选择》
R·阅读原文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我们周围都会有那么几个优秀的人,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他们的法宝便是及时获得教练,老师或者他人的及时反馈。他们不断去刻意练习,通过练习保持对错误的敏感度,通过练习获得及时反馈,一直到改正为止。获得反馈的最好境界便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定立具体的目标,根据目标,并且保持对错误的敏感度,并要求不断改进,达到目标。
A1 过去的相关经验
周围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别人对你的工作提出问题,生活中朋友指出你性格当中问题
我们会有发现问题不及时,即便是别人给自己提出了问题,对于问题不敏感,还在重复错误的练习,不能够及时收取反馈去执行。
A2 将来如何应用
最近在练习写作,会有学员来指出文章具体的一些问题,针对学员说到的某个具体问题,展开对于这个问题的刻意练习,每次在写文章遇到这部分的时候刻意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比如说,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让故事感情有层次,我的问题就是比较平白直述,增加戏剧性和感情性。
片段4
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R阅读原文
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两个新现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的收益大为增加。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等闲视之,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在你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本书能时时与你为伴。本书在编排方式上分成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便于读者随时参阅并付诸行动。即使你已对书中的原则观念得心应手,还是可以不时翻阅,或许会有更多的体会与收获。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
我相信心态不同,阅读的成效就会两样。我保证,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本书所讲述的原则。同时,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改变形象,赢得友谊,甚至为你带来一群实践七个习惯的同伴。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这里其实为我们提供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一个新的观念。整体浏览全书概括,对于整体结构内心有个宏观概念,随时挑选自己想要了解的章节去学习。阅读一本书除了读之外,需要吸收复述,与大家一起分享你读到的内容,你的所感所想。就和我们拆书帮的便签学习法类似。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以前的读书,会是从一章挨着从头看下去,也不会去看作者的序言,整体机构更不会去提前了解,真的是从头看到尾。更别说去分享,从来没有啊。
A2将来如何应用
以后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去读一下作者的序言,可以读到作者的目的,或者会有一些方法给到你,提前了解整体文章的架构,把读到书中的知识和周围小伙伴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给大家分享,先学会怎么读书。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第二节课作业点评:
便签1
A2 请添加一个案例或小故事,才是具体运用。
便签2
【I】部分对原文知识点欠缺时间、人数,请补充。
【A2】对应【I】内容补充完整你集思广益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便签3
A2 “一些问题”和“一些方式方法”不具体,请补充完整,自己能解决和做到的事情。
便签4
A2 你计划读哪本书分享给别人?这样做的好处有什么?
请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