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的生命教育课很快结束了,课程感受和收获如果不记录,就很快会流失,趁着记忆还新鲜,抓住周末的尾巴赶紧记个流水账:
一、以终为始,向死而生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1天,你想怎么过?你希望你的葬礼以何种方式进行?
第一次参加谈论生死的课堂,导师教我们判断自己对死亡的接纳程度,我测算出来的结果是自己对于死亡的接纳程度是高的,但老师一句“你有没有想过爱你的人对你的死亡是否接纳?”是我没有想过的。
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立遗嘱这个事情,在课堂分享中,我站在台上对同学们说,理性脑的我第一反应是回去我要认真盘点我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我能留多少钱给我爱的家人们。同学中情感丰富的红色性格居多,听到我认真地讲资产负债表和现金,大家哈哈大笑。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这个道理在18岁之时就已经明白,但知行合一知易行难。近一年因为不断地在做自我探索,渐渐找到了正确的爱自己的方式,这一次上课更是明白把今天当作最后一天不失为爱自己的好方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面对生死更重要的是活得精彩。抱着每天都是自己余生的第一天,也可能是最后一天的想法,选择变得更加容易,因为我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选择生命的深度和宽度。健康活好每一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坚持运动,以及真诚地对待进入我生命的每一个人,因为当下这一刻就是一期一会。
课上也第一次听到深圳2022年第一次将预嘱合法化,深圳成了全国第一个可以自主选择以何种方式度过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城市。
我想起两年前在我爷爷弥留之际,家族中对于他的临终选择也产生了争执,当时的我也是觉得作为后辈应当尽力抢救到最后一刻,但父亲一辈选择了从医院接他回老家,让他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度过最后的几天,村里的亲友们一一来见他告别。课上听到一个医生说,在病人的最后时刻,在将时间浪费在插管抢救让他更痛苦地多活一段时间之外,还有一种选择是把时间留给家人与病人作最后的告别。我忽然恍然大悟,比起没有乐趣和尊严地活,或许让他在家人的陪伴中安静地离开才是善终。年轻时去过抗美援朝、参加过解放海南的爷爷,在85岁时得了老年痴呆,最后几年不认得亲人、常常走丢,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他想如何选择我无从得知,但我知道我可以在我神志清醒的时候立下预嘱,自主选择以何种方式离开。
当我看到一位大体老师留下的“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划错几十刀,但我希望你们别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除了遗嘱和预嘱,我也开始认真思考遗体捐赠这件事了。以前只想过,待我死后,骨灰分成两份,一份洒在我出生成长的永新县城的母亲河里,一份当作花肥洒在乡下爷爷家老宅的大院子里,种上柚子树和葡萄树,替我守着已无人居住的空荡老宅。现在发现,在我烧成灰之前,将自身的死亡这件事情的效用最大化,为医学作出点贡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善终
第一天讲自己的生死,第二天讲如何面对至爱之人的生死。
当离死亡很近的时候,人们常常容易混淆关注死亡和关心生命。家人常常因为恐惧死亡想留住所爱之人而忽略了病人的想法,理解病人想要快乐,提高TA的生命体验,有时候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是我这两天最大的收获之一。
想起老爹抗癌路上我们常责怪他管不住嘴贪吃不健康食物时,他对妈妈说过一句“如果活着啥都不让吃,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借着父亲节的由头,睡前给他打了个电话聊了一小时,当我说:“我们不该那样严厉的要求你,有的时候你要是实在想吃那些好吃的,你的开心更重要,适度地吃一点更开心的话那就吃吧。”他说:“我也需要你们的监督去改掉一些坏习惯。我知道我和你妈健康才是给你们最大的帮助。”恢复健康的他找到了新的饮食习惯,生病教会他健康的重要性远比我上一次课来得深刻。
话题突然一转,他说到:“我和你妈过世以后,还有弟弟和你一起,不至于你一个人形单影只。”我从未和他谈论过死亡这个话题,却突然发现他已经比我以为地更早深刻思考过这个话题了。 我还没想好要如何面对至亲离开,这一瞬间突然意识到或许爸爸早就准备好了要认真地和我谈论这个话题了。还没准备好的我生出了明年带父母进入这个课堂的念头,等我们一家人一起上完这个课,我想我就真的可以一家四口坐在一起认真聊一聊他们的善别路和身后事了吧。
早作准备,或许有憾,但至少无悔。当我们把死、人生的最后一站都安排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有什么理由不让当下活得更精彩和绽放呢?
三、直面死亡,反思生命
课上听到了死亡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个层次是我活着但没有人看见,第三个层次是我被遗忘。
课上听到同学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我不害怕死亡,但我也会回避死亡。
而回避的背后是害怕,害怕的背后是痛苦。那如何直面死亡?
老师课上教的至亲之人离世后走出来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答案:穿越痛苦的方式是直面痛苦。
直面痛苦,直面害怕,直面死亡。
以终为始,向死而生,找到生命的意义。然后重新看待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关系,放下执念,把握当下,及时表达爱意。
“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我已原谅你”。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选择。”
当选择面对之后,我们每天都可以选择幸福地去生活。
三、同行的力量
我所在的小组有一位义工组长和5位组员,三男三女。除了课堂体验,我的组员给到我的启发是最深的。
张婧姐让我看到了不卷自己也不卷孩子的父母长啥样,让我想明白,除了父母一辈展现给我们的那种模式的父母,我们也有能力选择成为任何其他自己想成为的父母的样子。
Mavis从深圳程序媛,换城市换赛道来到香港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从因为家人想要帮她节约机票钱让她错过见父亲最后一面,到计划带着母亲孩子移民到养老体系更为完善的香港甚至海外;从结婚几十年到主动选择结束婚姻开启新的人生;我羡慕她人生的厚度和输出她自己生命故事的流畅度,却也突然明白没有经历如此之多的人生未曾不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在猜测组长李书哲和另一位男同学邱联辉的生命线中的大转折大上升都是来自事业时,他们揭晓的却又惊奇一致的是他们的老婆,让我对男人感性的一面又有了新的理解。
另一位组员姚老师是带我进入这个课堂的淑媛姐的教练课老师,他在听完我的故事以后,说我的洞见之路走了70%。去年我在性格色彩六字真言演讲课当着上百个同学做完一次走心的演讲以后,浩然老师说我的洞见完成了50%。而从没上过性格色彩课的姚老师对我说出了70%这个数字,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居然说出了这个数字,喜的是我这一年在认知自我这件事上又有进步。
义工团团长带着他18岁的儿子来参加这次课程,说出了“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他们自己能活成什么样子”这样有大智慧的话,让人醍醐灌顶。
我在这个课堂上与我同行的同学、义工助教身上,受到了许多启发,也很感恩他们和我看清了前路,让我能更从容地、有准备地面对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风雨。
五、感受力弱也是一种感受
在死亡体验这一part我直接睡过去了,第一天晚课过后淑媛姐问我有什么感受,我一时说不上来。
作为注册会计师而活的这些年,条理、逻辑、勾稽关系、合理性、准确性这些理性的特质已经融入我的血液,职业将我训练成为关注事和解决问题的高手。不断强化的理性脑,反应速度永远快过感性脑,坏处是在关注人这件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感受力弱、甚至有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屏蔽感受、抑制情绪带来的是共情力弱,难以走进他人内心。
几年前我曾和朋友说过我是领导手里的一把好刀,然后我读到了伦语里的“君子不器”,突然反应过来我好像活成了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可怕的是有时候还把这种状态带到了生活当中而不自知。
然后我开始寻找感受和情绪之旅,视没有感受和情绪是如洪水猛兽。当我第二天在课上分享第一天感受时,我突然悟到,我似乎从一种执念掉入了另一种执念,没有感受又如何?感受力弱也是一种感受啊。接纳自己感受力弱,和这样的感受待在一起,也很好啊。
六、可以慢,但不要停
导师张博在课程的最后说的一句话,和上个月上海六字真言课上乐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不谋而和。
“可以慢,但不要停。”
感悟收获有多有少,重要的是感悟了之后的行动改变。
改变亦不必贪多,知行合一地去做一些小改变即可。
我给三个月之后的自己写了封信,信里定下了三个月内要做的三件事:立遗嘱、做三年规划和写家书。
熬夜复盘写了三四个小时的我,现在还是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做完这些小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