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一个学习伙伴找来,说她的一个朋友孩子休学一年多了,家人已经想尽办法,也送孩子去过专门收这类学生的学校。
孩子接回来后,这学期去学校还是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甚至体温都升高,上不了学,接回家体温就降到正常了。
在《解放日报》里看了20个青少年抑郁休学的故事。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大多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原本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可有一天,孩子们突然变得焦躁、厌学、悲观、绝望、厌世……
比如,有的孩子原本开朗健谈,可有一天,他不仅情绪变得容易激动,身体也开始莫名疼痛和其他不适;当母亲多唠叨几句,他对母亲大声喊出:“我要杀了你!”
有的孩子原本朝气蓬勃,却因为害怕考不上好大学,变得情绪不稳定,易躁易怒,莫名地大哭大笑,时而躁狂、时而抑郁,至今休学3年,还曾吞服安眠药自杀。
有一位花一样的少女,在感到难受时,会不受控制地在自己手腕划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中科院的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这意味着,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这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很多父母也困惑:
为什么自己付出一切,试了很多方法,孩子就是不领情,也不开窍?
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写着:
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需要觉醒的,也不是孩子,而是成人。
“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
学会三次放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01
放弃控制,孩子并非父母的附属品
总想着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是生命的延续,对他有绝对的控制权。
不管他多少岁,在你的眼里都是不懂事的小孩。
当他开始和你对着干了,说明他到了“心理断乳期”。
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父母高高在上的控制,也不是父母喋喋不休的提醒。
他渴望自由、尊重,希望有自己独立选择的权利,才会不遗余力尝试着摆脱父母的管束。
教育学中的“尊重法则”强调:
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不要随意规划孩子的人生。
放下对孩子的控制,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当孩子“有路可走”时,他才有精力、心思做对的事情。
02
适当跟孩子“示弱”,丢掉父母的权威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上讲过:
“12岁之后,父母的沟通方式一定要改变。
最关键的,父母要学会示弱。”
适当跟孩子“示弱”、“认怂”,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智慧养育。
父母的强势、权威,会在无形之中打压孩子的主动性和安全感。
当父母不再高高在上,孩子才能站起来和父母对视,遇到困难懂得寻求父母的帮助,真实勇敢地反映自己内在的声音。
丢掉父母的权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
当你放下身段提升自己,孩子自然会模仿,亲子关系也会和谐。
03
少说话,多做饭
有多少父母还记得,孩子尚未出生,我们的愿望无比纯粹,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初心”变了:
一旦孩子出现退步现象,父母就会沮丧失望,非打即骂。
殊不知,当父母眼里只有目标,看不到真实的孩子,就很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幻想之中,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阴霾。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要学会闭上嘴巴,默默给孩子做爱吃的东西,不再过分提及他的学习。
改变了孩子对你的“刻板印象”,理解父母其实是关心他的身体和心情,而不是只在乎他的学习。
不要总在孩子面前唠叨,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告诉孩子“妈妈这是为你好”~~
孩子听久了耐心没了,感受不到父母切实的爱。
比起父母的言语,青春期的孩子更看重行为和态度。
他像拿着一个放大镜,敏锐地觉察分析着父母的一举一动,试图验证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否如所说一致。
只有用实际行动让孩子看到:无论你怎样,我们都爱你,关心你,陪伴你。
孩子才能信任地交付自己内心的脆弱,敞开心扉欢迎父母的到来。
说到底,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也是家长的心理问题。
最负责的爱,是改变孩子之前,父母先改变自己,育儿先育己。
和谐稳定的家庭,不仅是每个人栖息的港湾,更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