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作水平不高,写不出类似读后感的长篇内容,也不喜欢表达(别人)成功经验和鸡汤,只简单随笔读到的每句话,曾经或者现在的内心状态,对否,不是很关心。现在回看去年写的朋友圈:“咦,你咋都那样想唉,那样想好low啊”。哈哈,没办法,当时的世界就是那样大。
……
这本书没完整的读完,最后两章的内容只是简单的看了部分。还是挺有收获,笑来老师洞察人的心理,把握人性弱点挺准的,刚开始还真有读《拖延心理学》的感觉,好书:五星好评。
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
笔记:把过程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god。曾经我可不会这样说,我会说:努力,我要做的更优秀,现在想想什么鬼,(优秀)无穷无尽,还有卓越呢~
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一问:怎么开启自己的心智?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运用良好的心智才能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笔记:前提是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上,要保持专注的心。
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五到十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停歇地努力上十年二十年。
新东方从过去走到现在,一直是顺其自然发展而已,我从来没有设计过她的未来,更加没有“五年计划”之类的东西。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我觉得制定了计划也不一定管用。
动机是一回事,预期是一回事,而结果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作者的观点: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很少在课堂上讲语法、词汇、修辞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自学或者很容易自学。我更喜欢讲思维方法,我认为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写清楚。想不清楚,甚至连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
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能力”。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不要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当然也会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只有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字速度,才能体会打字速度快的好处。
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做到无须亲自经历,仅凭思考就得到深刻的体会。
不管在哪个领域,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长辈们的建议总是“戒骄戒躁”。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学习也一样啊)
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天长日久,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中将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此时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
每个人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也许你并没有“项目经理”之类的头衔,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有必要为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
因为读过李敖的一本书,觉得他那种写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天的“事件日志”(Event 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可她默默陪了我许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作时间预算。
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
笔记:我承认好多书连过一遍都没有,以后不。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比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可是很多人犯这类错误,往往是无心的,只不过因为他们的概念太乱、太含混,才会把迥然相异的东西当作差不多的东西,甚至干脆当作同一个东西。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有时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楚,当然谈不上“穿过表象看到实质”了。
笔记:我,或者说学习差的人都是脑子混乱,我现在其实还有个观点,高考就是把人的一种能力分个三六九等。
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异类》的作者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在其成名作《引爆点中提到了一个现象:禁烟运动往往带来反效果,越禁越吸引未成年人,因为突破禁忌总会带来一些微妙的快感。
笔记:这个应该分情况,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禁烟运动不会带来反效果。在当今中国,在权利下禁止做的事你不能做。如:十五我们这禁止放烟花,他们在节前宣传的很好,在节日当天监督也很好,反正那天我是没听到爆竹声。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无论是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还是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笔记:认同,不过我还认为任何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
大多数人喜欢听成功者讲述他们的艰苦经历——越艰苦越好,越“苦大仇深”越喜闻乐见。
笔记:其实我原来就有这个思想,曾问某一牛人说:“你怎么学习的?你多努力,你几点睡几点起…”。好久时,当时总感觉他/她们不说实话,现在想想他/她其实就那样的做……
曾经我还有这样一个心理,别人不说实话,她/他们那么说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标准不同, 他们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还认为不多呢,自己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就认为不得了啦…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领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