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职场问题、家庭问题、人生选择问题等。人们习惯了用一种非黑即白的固定眼光去评判世界、处理问题、解决纠纷。不可避免的是,这种世界二分法,总是将人们置于两难境地。在“冲突”面前,人们或“短兵相接”或逃避妥协,不管哪一种方法,结果最终以一方的“输”或者“双输”为结局。如何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二分法”,找到解决难题的第三条路?《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的作者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难题的新思路:第3选择。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难解、无解的问题变得有转机、有解。
本书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他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第3选择》是柯维生前撰写的最后一本书,他把之前的7个习惯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做出“第3选择”。
第3选择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下面我们就分3个部分来详细讲讲。
第一,什么是第3选择?
第二,第3选择是如何解决难题的?
第三,如何修炼第三选择思维?
好,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内容,第3选择是什么?
面对任何问题,大家惯用的两种选择思维就是按照“我”的方式或者“你”的方式来进行。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比较好。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作者指出,这时不妨考虑第3选择: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这这种选择称之为“第3选择”。
第3选择的关键思维模式是“协同”。那什么是“协同”呢?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协同的四种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之一:我看到自己,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创造力的自己。我不因为自己身上这套制服或者所属的群体而限制自己的思想。我永远拥有多种选择的权力,而不是被自己的既定身份或标签所绑架。这种第3选择永远由自身开始,由内而外,既自信又谦虚。
思维模式之二:我看到你,这意味着我真诚地尊重你,我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完整的你,你有着与生俱来的价值、天赋、激情和力量。你不是敌方,而是和我一样有着个性化想法的伙伴。我只有了解了你,协同才有可能在我们之间产生。
思维模式之三:我找到你。正因为你和我不同,所以我更要好好地倾听你,直到真正理解你。比如当对方情绪激烈的时候,你不是要跟他争对错,而是温和沟通,让他情绪缓和,回归正常。拆掉两人之间的心墙非常重要。而这需要我们真诚地邀请别人跟我们沟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同理心倾听。这样,坚冰便会融化。
思维模式之四:我和你协同。要达到协同合作,我们需要邀请对方共同参与,一块儿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大家的想法,不批评,不评论,不定性。相信大家的头脑风暴一定能孕育出更多的好点子。
比如,南非自由战士曼德拉在罗宾岛服刑初期,他跟青年狱警布兰德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隔离的。曼德拉也曾将白人视为仇敌,布兰德也曾把非洲黑人视为动物一样低级。但是当曼德拉有时候听到狱警在谈论彼此的亲戚、家庭的时候,他意识到,他们其实也是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曼德拉和布兰德的心开始靠近,他们开始共同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他们终于拆掉心墙,彼此看见,两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协同合作。
当我们有了以上所讲这种正确的第3选择思维模式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步骤有目的地去创造协同:
步骤一:以第3选择思维模式真诚询问对方:“你愿意和我一起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你知道,这样询问,其实是让双方卸下防御,敞开心扉的开始。但如果冲突方就是不信任,你又该如何呢?我们应该从尊重出发,自愿停止自己对问题先入为主的观念,带着诚意去充分了解冲突方的不同意见。你不是去“统一”别人的,你是去用彼此谅解来开始合作的。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步骤二:和冲突方一块儿界定成功的标准。比如说夫妻间为了收拾几个碗碟而争吵甚至升级到离婚这件事,它的根本触发点肯定不是收拾碗碟本身。吵架的原因肯定是背后的思维方式。夫妻之间怎样相处才能更加和谐?如果只从谁应该收拾碗碟这件事本身上是探讨不出方案的。心里不顺的话,收拾碗碟也好,拖个地也罢,都会引起吵架。所以,这里重要的是,用同理心来彼此倾听,了解各自的想法,然后一块儿界定开心生活的准则。界定这些准则的基础一定不是所谓的“正确”,所谓的“公平”,而是“最佳”与“合适”。如此,才能双赢。
步骤三:创造第3选择。在这个阶段,我们各方能否做到没有任何限制地、自由地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全新的选择,要求我们必须完全放下自己原有的立场,为建立第3选择腾出空间。协同法则认为,办法总会比困难多。两只手合作系鞋带当然要比一只手单独系鞋带要好。一个孩子独自摘不到树上的苹果,那另一个孩子站在他肩膀上是否就可以共同采摘他们的苹果了呢?在这里,如果只专注于“你”或者“我”如何采到苹果,问题就无解;只有“我们”合作,才有新办法。在协同思维中,永远会有更好的办法。
步骤四:达成协同。你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达成第3选择了呢?周围的活跃气氛让我们知道,一个个创造性的解决思路的出现让我们知道,由冲突到合作关系的转变让我们知道,由零和博弈到多赢局面的转变让我们知道,我们达成协同了。
好,这就是我们为你讲述的第一个内容:什么是第3选择思维模式以及协同的四种思维模式: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们协同。而在协同过程中,我们有四步操作法:进行第3选择询问,界定成功标准,创造第3选择,达成协同。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