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唐诗宋词,把诗人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代入到写作的背景当中,原本就很精彩的诗作,更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后人评价李商隐:"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西昆指的就是李商隐,“郑笺”,泛指对诗的解读与注释。可以说李商隐是现代朦胧诗的开山鼻祖,究竟是什么样的诗让人无法解读呢?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的这首嫦娥,我认为很好的概括了他生命的底色。李商隐在16岁时拜骈文大家、节度使令狐楚为师,得到了令狐楚的提携,并得中进士。后又到节度使王茂元处担任幕僚,深受王茂元的赏识,王茂元把女儿下嫁给他。看似李商隐既有恩师又有岳父两个贵人帮助,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晚唐朝廷中,牛李党争激烈。非常戏剧化的,他的恩师令狐冲是牛党的重要成员,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则与李德裕相交甚厚。从此,李商隐便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备受两方的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由此看来,李商隐才华横溢,可是,对于政治似乎不太敏感,把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透过云母屏风,烛影渐渐的暗淡,银河静静的消失,晨星淹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日思夜想,熬了一夜,诗人在想什么呢?月宫里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诗人是否对于他曾经的人生选择有过一丝后悔呢?
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发生一些让人后悔的事件,或者是求学,或者是择偶,或者是交友,或者是事业。当你在思考自己的对与错,得与失的时候,是不是也会生出一番感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年少的时候,人们千方百计追求荣华富贵,等到得到以后,往往会觉得高处不胜寒,突然发现你想要的,只不过是和家人平凡的过好一生。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被现代人引用感叹人到晚年,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在。不过李商隐写作此诗的时候才34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还没有到感叹晚年之际。诗人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赞美黄昏前后的原野风光,来惋惜美好的事物,总是非常的短暂。同时寓意着作者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表面繁荣,但是危机四伏。
不光是一个朝代,每一个人生都是这样。生命的底色就是,不管曾经有多么的辉煌,多么的美好,但是终究无法长久。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36岁。这时候,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李商隐非常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多少能感受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漩涡,在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李商隐才有了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干巢之感。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过去,夏季清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初夏多雨,岭南更是这样。久雨转晴,云开日霁,小草饱受一整天雨水的浸泡,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诗人自己有着和小草一样的命运,在仕途上遭受了挫折和不幸,现在能够到桂林休养生息,总算是有一些欣慰。这句诗现代往往被人理解成为上天对老年人的关爱。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因为诗人站的地方比较高,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斜照,透过窗棂。这一脉余晖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喜悦和安慰。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诗人当时在南方,越鸟就是南方的鸟,鸟巢被晒干后,飞回北方时,它们的体态更轻盈了。世人抱着美好的愿望,待牛李党争的风波平息之后,他就可以回到朝廷重受重用。
即使是到偏远的岭南,也能让李商隐感慨"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遇到挫折时,是否也能够因为一束阳光的照耀,为自己找一番这样的慰藉呢?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中国的文人感慨怀才不遇,有三个文化符号。一是屈原,二是贾谊,三是王昭君。屈原是遇到了不好的朝代、无道的昏君,而贾谊遇到了盛世明君,文景之治时代的汉文帝,却仍有如此的遭遇,更加令人感慨。
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既无奈,又不甘心的心境。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两句诗写的比较正面,让我们非常期待贾谊能够得到重用。在写作技巧上,诗人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给人希望。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谈到半夜,汉文帝把席子往前挪,却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诗人借汉文帝,来讽刺晚唐时期的帝王,看起来英明,实际却昏庸无度,无识人之明。
作为现代人,我们真的非常的幸运,遇到了好的时代,只要你有才华,有志向,有能力,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般认为这是诗人写给北方的妻子的信。当时诗人约40岁,正在巴蜀之地,任西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参军。君问归期未有期,妻子写信问诗人什么时候回家?诗人说还不知道何时能回。有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比知道一个很长的时间更难过。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通过环境渲染了诗人的这种苦闷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的思维非常的跳跃,在这么艰难困顿的雨夜,诗人想象到回到家里之后,和妻子共剪西窗烛,一起谈论着此时巴山夜雨的温馨场景。从巴山,跳到西窗,再转回巴山,称得上时空的穿越,也可以说是诗人对自己的鼓励。
人生当中难免遇到困难,这时候也可以期待一下未来更好的处境,也可以想象一下,当自己战胜困难之后的情形。就像现在的孩子,读书很苦,等到有一天,他坐在自己心仪的大学的教室里,回忆曾经为了上大学而付出的努力,会有全然不同的况味吧。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很难考证其写作的年代,写作的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说它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也可以说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悲叹。但是人生中不同境遇的人们,往往都能够从中找到共鸣,这首诗可以说是充分的体现了朦胧的特色。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普通的瑟一般都是二十五弦,这把装饰华美的瑟凭什么有五十弦?一弦一柱都是对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人生仿佛如梦,说不清楚是你在别人的梦里,还是别人出现在了你的梦里。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说的是蜀国的君主杜宇,禅让了王位,没想到国家灭亡,于是化身为子归鸟,日日啼血,一往情深,不死不休。清冷月光下的大海,鲛人的泪水凝结成珍珠,温暖阳光下的玉山氤氲中孕育着宝石。诗人一连引用了三个典故,渲染了人生如梦、世事沧桑的氛围,既有庄周梦蝶的亦真亦幻,也有杜鹃啼血的悲伤入骨。我们可以感受到隐约的淡淡的忧愁,但却不知道作者为何事而生感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坎坷,都会生发出这样一种淡淡的忧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值得以后作为难忘的回忆,只是等到回忆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只有空为感慨而已。现代人常常用来引用,描述一段刻骨的感情,我们会觉得令人难忘,以后一定重新回忆起此时此刻,但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毫无用处,只能惘然了。
李商隐的一生,似乎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愁苦和忧伤之中,锦瑟无疑就是他的这种愁苦的自然流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以看作是对爱情的追忆,也可以视为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惘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李商隐的诗的魅力。当我们的人生当中遭遇了挫折与磨难,当我们感受到人生如梦时,我们也许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李商隐的这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昨夜的星辰,昨夜的风,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聚会场景,引发无限回忆和美好的遐想。诗人独自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被他描述的风情所打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古时候的人认为犀牛角天赋秉异,表达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情感。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描绘了昨夜一起相聚时玩游戏的场景。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可惜的是,鼓声响起,我要上班去了,昨天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但是我却无法左右自己,我就象蓬草一样随风飘荡。
整首诗看似描述的是感情,哀婉凄凉的诗句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象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是哀叹君臣的遇合。诗歌很可能的着眼点,就在这最后两句。李商隐一直被到处贬官,感叹自己的遭遇就像蓬草一样身不由己、随风飘摇。这么真挚缠绵的诗句,这么似是非似的感情,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又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下,找到感情的共鸣,这就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妙处了。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整首词表达了思念恋人的悲伤愁苦,充满了缠绵悱恻的忧愁,和坚韧执着的精神。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前一句描写了恋人之间不能相见和离别的痛苦。东风无力百花残。描写了自然的环境,同时也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表现了对恋人的眷念之深,一直到死才能停止。这两个比喻现在常常形容一个人的付出是永无止境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表达了因为思念,所以晚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以至于早上起来时担心自己的鬓发变白。遥想恋人夜不成寐,也和自己一样吟诗遣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是仙人居住的仙山,这里寓意恋人居住的地方,青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带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探望她。这个寄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求而不得的痛苦和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作为一首感情诗,这首无题可以说是句句精彩,情感的表达富有层次感。看起来描述的环境,实际描述的是孤独。看起来描述的是孤独,实际描述的是想念。看起来描述的是想念,实际上描述的是无助。各种情感都有可能。
也有许多人认为这首诗不能仅从感情上去解读,很多时候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对爱情的追求是一致的。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中,通篇描述的是对洛神的追求,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实际上表达的是,曹植委婉的告诉自己的父亲曹操,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和被拒绝的痛苦。这也是李商隐的无题诗的魅力。
被刘李党争耽误的仕途,抑郁不得志的境遇,书写了李商隐生命的底色,但是也提供了抒发诗情的素材。也许有了当大官的李商隐,就没有了当诗人的李商隐,人生的得失就是这么玄妙。 少年时读李商隐。只觉得他词藻华丽、对仗华丽、才华横溢,中年时再读李商隐,佩服他潦倒时还能有如此大气的想象力、丰富的思维力,更能理解历尽世事之后的欲笑却颦的那份无奈与淡淡的忧伤, 毕竟,谁的人生能够事事如意呢?
后人评价李商隐:"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西昆指的就是李商隐,“郑笺”,指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泛指对诗的解读与注释。今人对李商隐的研究非常多,也是有非常多的解读,甚至给他安插了例如锦瑟、宋华阳这样的许多女朋友。因为李商隐的诗很多是不可解释、奥妙难以言传的,堪称中国朦胧诗的鼻祖。从《夜雨寄北》,到《锦瑟》,到《无题》,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后人称李商隐开辟了晚唐诗的新世界。日本师僧大沼枕山,曾经说过:"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而李商隐则让晚唐诗焕发出了动人的风采,在晚唐很多诗人还局限在贾岛创造的氛围当中,在研究:"你吃了吗?″和"你吃了么?″之间的区别,想象力被严重的限制。这时候李商隐横空出世,可以说,没有李商隐,就没有晚唐诗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