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浔阳文史”系列发布老一辈九江文史专家们的文章,为的是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广泛传播。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添加分段和图片外,编者不对文章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的公众号“冯晓晖”转发。
本篇选自2021年出版的浔阳文史参考资料丛书《浔阳街巷》。
张廷(作者像)
督府巷南起大中路,北止柴桑支路;南北走向,全长 135 米,路宽 7 米,沥青路面,系居民区。有传言说: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大将军驻湓口,曾在此建都督府,衙门前官道以“督府”名之。但是,三国时,此处距湓口尚远,现市区也没有开发,传言证据不足。
历史上,督府巷旧称都府巷,曾经一度改称柴桑路、卫东路,谐音别称豆腐巷。
都府巷的位置与地名,自古就零星记载于地方志内。如《康熙九江府志》载:“都府巷,在丰储坊都察院前。”《同治九江府志》载:“濂溪书院坊,在都府巷口”。《同治德化县》载:“自(东)大街折而北……为都府巷,俱路通望京门(九华门)。”倘若我们将这些史料串联起来考证,那么你就知道,早在明代初期,从东大街(今大中路东段)转进都府巷,首先便见到丰储牌坊(今督府巷 22 号门前),穿坊而过就到都察院(今军分区大院)。
原文配图
都察院是明初设置的官府衙署,丰储坊也建于明朝初期。到嘉靖年间濂溪书院也移建在牌坊东侧,并改名丰储坊书院,而牌坊遗迹一直保存至 1955 年前后才被拆毁。至于督府巷的得名,并不能直接表明与所谓“周瑜都督府”有联系。如果是由明初“都察院”衙署前的巷道而得名都府巷,就十分符合地名称呼规律,而且顺理成章。
现存九江明、清地方志书中均无“督府巷”的记载,只有 1932 年出版的《九江指南》说:“市区街巷,或仍其旧,或已换名称,如督府巷。”就此推断,都府巷一度改称督府巷、柴桑路,又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改称卫东路。待到 1980 年恢复旧地名时,“督府巷”才正式作为门牌置于各家各户。
原文配图
为何得名“督府”,回答者均以为得名于“周瑜旧衙署”。其实这类子虚乌有的传说,始见于《道光庐山小志》中“乾隆间,王午亭集镇九江,戎政清肃,暇则拈笔论诗,尝有句云:身住周郎养病宫,舳无待借东风。又云。卫斋恰对庐山,日与匡君论性情。”由此而后,不乏好事者对这段诗话添枝加叶。于是东吴都督周瑜衙署,以及夫人小乔梳粧亭便在这条深巷中,成为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甚至将“衙置”前的一条小路也命名为“小乔巷”。久而
久之,这些地名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真正能解读“督府巷”名称的由来,恰与另一段历史事件相关。辛亥革命九江光复,李烈钧、罗惺子、林森、蒋群等立即组建九江军政分府,因最高长官为都督,故又称“都督府”,其临时驻地正是明代的都察院、清代的九江镇署故地,而门前街巷旧称“都府巷”。在“辛亥光复”破旧立新之际改名“督府巷”也在情理之中。
原文配图
其实,在九江方言俚语中,“都府”“督府”“豆腐”字音读来相同,而且颇为绕口。所以坊间习惯谐音转意,常将老“都府巷”与新“督府巷”读成“豆腐巷”,据此也新编创作了几则民间传说流传一时。
读后记:我记得在都督里,武宁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在众目睽睽之下,抽出佩刀,咔嚓下去砍了人头的。城中心的街巷,故事太多了。
浔阳叙话
记录赣鄱历史,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