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已有表面朱漆的木胎漆碗。这些漆器中,有些被保存在陕西的各个博物馆中,其中有3文物极具代表性,如秦东陵内发现记录有孟尝君任秦国相邦的漆豆,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双鹿纹漆盒展现了唐代平脱工艺,以及集合螺钿工艺和百宝镶嵌工艺的清代百宝嵌八仙方漆盒,这3件漆器堪称珍品。
记录孟尝君任秦相的漆豆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乡的秦东陵内有4座陵园,其中在一号陵园的2号墓内,出土两件漆器,分别是高柄漆豆、龙凤纹漆木简等。特别是在高柄漆豆上,考古人员发现了3行15字细浅的铭文。
豆作为古代盛放粮食和调味品的器皿,此豆因涂有漆,故名“漆豆”。这件器物作为漆器可能本身较朴实无华,但该漆豆上的铭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铭文为“八年相邦薛君造,雍工币效,工大人申”“八年丞相殳造,雍工师效,工大人申”,足底烙印“大官”二字,又倒刻一“冋”字。
研究发现,这件漆豆提到了一个历史名人,他便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儿子田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作为中国最早的驳论文被选入语文教材。田文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孟尝君”,在其《孟尝君列传》篇中载“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这件漆豆中提到的“薛君”即孟尝君,田文因继承田婴在薛地的封君,所以称“薛君”。
秦东陵出土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
图片摘自:《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
王辉、尹夏清、王宏《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考》
此外,这件漆豆铭文中同时出现了“相邦”和“丞相”,这到底是两个职位,还是一个职位?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中讨论“相邦佐王治国,丞相则辅佐相邦,如果相邦去职,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丞相可代行相邦的职责”王辉认为“此豆是秦昭襄王八年(前298年)由孟尝君和殳(即金投的“投”)共同督造。”这件漆豆铭文提供了唯一一条相邦、丞相同时在位的例子。
漆豆中提到的这个“殳”也不简单,他是赵武灵王安排在秦国的重臣,意在巩固秦、赵的关系。据王辉考证,“殳、投,通用”。漆豆铭文中的“殳”便是文献中提到的“金投”。
金投说孟尝君“齐族,相秦必先齐而后秦”,还危言耸听说“秦其危矣”。于是昭襄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以至于孟尝君情急之下,用宾客中能为“狗盗”者,为“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在逃出函谷关时,孟尝君又用宾客中“又能为鸡鸣者”,引鸡尽鸣,使得出关,脱离危险境地。可见该漆豆铭文中的这位“殳”在当时秦国政坛影响之巨大。
王辉考证,铭文中的“大官”为宫廷食官,分析此漆豆为宫廷食器,器主可能为王而非太后、后、太子等。因太后器多由詹事制作,如17年天后漆盒,29年太后漆奁主造者都为“太后詹事丞”。且太后、后食官称“私官”。漆豆既作于昭襄王八年,器主自是昭襄王。
由于该漆豆出自秦东陵1号墓,陵园内相近有2号墓。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附《秦纪》载,昭襄王“葬芷阳”,则一号陵园1号墓极可能是昭襄王陵墓,2号墓为昭襄王媵妾唐八子,亦即孝文王母唐太后墓,漆豆为昭襄王生前自用器。
展现唐代平脱工艺的漆盒
我国古代漆器中,有个特殊的工艺,叫“金银平脱”,尤其在唐代非常盛行。金银平脱技术是将金、银薄片镂切成各种图案粘贴于胎体表面,再反复上漆打磨,使金银图案显示于漆地之上。
在西安市曲江池遗址出土的奔鹿纹漆盒将髹漆技术与金银平脱技术相结合成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它现在被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这件漆器表面呈现出华丽的金属光泽,双鹿纹的装饰主题更是增添了漆器的生动和灵性。
银平脱双鹿纹漆盒为楠木胎,大致呈长方形,上两角为圆弧,高2厘米,长10.5厘米,宽6.2厘米。盖与底微鼓,盖面饰银平脱雌雄奔鹿。盒四周为疏朗的银平脱花叶,子母口,内外均髹黑漆,内置一小木勺。
在漆器上加饰金银平脱是把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工艺。其工艺流上涂漆,再以箔金、银片剪出纹饰图案,
粘贴于器表,然后在上面加涂与底色相同的黑漆,直至漆与金、银片平齐,干燥后磨去压在金、银片上的漆层,最终显露出纹饰。这种工艺,使纹饰与黑漆地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器物更显富丽雅致。
这种金银平脱的技术,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最盛,肃宗、代宗时因其繁复的工艺和奢华的用料一度遭禁,但其制作并未因此终止,晚唐还有风行之势。在陕西保存的具有金银品脱技术的唐代珍品,多数存在于金属质地和陶瓷质地的文物上,如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唐金银平脱四鸾衔绶纹镜”和“唐金银平脱天马鸾凤纹镜”,陕西考古博物馆保存的“唐李倕冠饰”、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髹漆平脱秘色瓷器”。由于漆器易腐难存,故金银平脱漆器更为罕见。
富集螺钿百宝工艺的漆盒
在保留至今的中国古代漆器珍品中,除了以上提到的带有文字的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秦代漆器、具有金银平脱技术的罕见唐代漆器,还有一种工艺在我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就是在“螺钿工艺”上发展起来的“百宝嵌工艺”。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对2件形制纹饰相同的清代“百宝嵌八仙方漆盒”,该珍品展现“螺钿工艺”和“百宝嵌工艺”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体现中国古代漆器的高超技艺。
清百宝嵌八仙方漆盒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该珍品为长方形,长15.5 厘米,宽10.7厘米。木胎,子母扣,黑漆底。盒盖上以百宝嵌的工艺镶嵌灵芝、山石、树木及八仙人物,所用材料有兽骨、螺钿、青玉、玛瑙、珊瑚、黄杨木等,色彩绚丽,立体感强。
螺钿镶嵌工艺是一种将贝壳磨成薄片,再镶嵌到器物上的工艺,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光泽度高、质地坚硬。工匠在具体选择时,会视不同贝壳的色泽,按需裁切成不同的形状,镶嵌在漆器上,使它起到近似设色的效果。在这对“八仙方漆盒”上,螺钿被广泛应用于人物的服饰、法器等细节之处,使得整个漆盒更加华丽多彩。
“百宝嵌工艺”又称“百宝嵌漆器”,是在同一件器物上,采用不同的材料,分不同的层次,以“镶嵌”的方式,集多种工艺于一体的装饰手法。该工艺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百宝嵌的材料主要包括象牙、玛瑙、琥珀、珍珠、珊瑚、玉石等,这些材料在色彩、质地、光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
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存的这对“百宝嵌八仙方漆盒”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杰作,漆盒巧妙地运用了象牙、玉石、珊瑚等珍贵材料,通过精细的镶嵌工艺,将八仙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漆盒上,每一位仙人的形象都细致入微,神态各异,仿佛要从漆盒上走出来一般。
这对漆盒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技艺和创造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窗口。让人们对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