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老人看孩子这个事儿,我有了新看法。
我是故事分割线…………
三姐家俩娃,4岁姐姐3岁弟弟。姐姐1岁弟弟出生,姐姐开始和爷爷奶奶生活,弟弟一岁的时候三姐要上班,因种种原因双方老人不能过去看娃,于是三姐一家四口分在三处,俩娃成了留守儿童。
其实并不是不想带在身边。两个孩子都是意外收获,姐姐24岁姐姐出生,25岁弟弟出生,身份180°大转弯也给年轻的夫妻带来了强烈不适感。从毕业生情侣到两个孩子的爸妈,只有3年时间,生活、精神压力巨大,毕竟还没打算结婚,就直接进入了爸妈角色。
那时他们工作刚刚有点眉目,还没稳定,没有买房,但租的两室也够老人过来住用的。
爷爷奶奶有一摊生意要照看不能放下,生姐姐之后不就姥爷得了心梗第二年做了手术,从此休息不再做生意。姥爷是十分恋家的人,自己有一栋窗明几净的新房,有院子还小竹林,所以对城市没有院子都是高楼的单元房爱不起来,所以一直不肯来城里带孩子,一直想把小外孙养在老家。
以前我们都觉得姥爷太自我,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孩子,有点怨他,可他对孩子的疼爱是真的。
年前听得到开始思考一个观点: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体利益,是否可以?
这让我从新思考爸爸进城的事儿:
进城对孩子肯定是好的,可以在爸妈身边,上更好的幼儿园;
对三姐夫妇来说是好的,可以陪孩子长大,上班看娃两不误;
对姥姥来说是好的,城里的水电系统发达,做家务看孩子都比老家省心省力;
姥爷呢?他不能再开电动车去他熟悉的田地,鸟市,跟有同样爱好的同乡交流经验,本来就没什么朋友的他更没人说话了,想打个一毛钱一次的牌都没有牌友。
当然好的方面就是生活条件更好,但这个仿佛不是他很看中的点。
姥爷在家也不爱串门,喜欢自己在家鼓捣东西,研究点啥,不抽烟喝酒赌博,没什么特别交心的朋友,去亲戚家几乎不住,饭也很少吃,只有在自己家他才觉得自在。
一想到要长久离开家,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我能感觉到他深深的不情愿。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主要是孩子)而牺牲姥爷的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
但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过年我再一次想法设法算说他,给他梳理利弊关系,最终他决定试一试。
这个劝说过程长发一年之久,三姐家买了房子就一直在沟通,我们姐妹四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有了这个试一试,但归根结底,还是姥爷对孩子的爱战胜了离家的恐惧。
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选择,只不过是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的区别。
三姐选择把孩子放在老家不是她狠心,是没得选,他们两人都要赚钱养家。如果老人可以过来这也都不是问题,如果经济状况良好,她也可以选择全职妈妈,就不会在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恋家之间产生冲突,但是她只能选择跟孩子分离。
如果给她一个孩子推迟5年出生的机会,她一定会同意的。
然而成长不可逆,生活没有如果。
我和男票都在北京工作,不可能回老家,经常被问到结婚的事情,以前的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其实细想,就是钱的问题。
现在在北京买一个50平的房子首付也要100+W地段还不是很好。北京的支出高,但也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为自己和家人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以前被灌输的思想是要结婚生子,爸妈就省心了;年纪大了生孩子很困难;生完放在老家带,该上班上班,怎么着都能拉扯大。
但现实是与父母分离产生的创伤将伴随一生,主持人董卿7岁前在外婆家生活,被接回父母身边后严厉的家教和断层的情感让她的童年并不幸福。
以前的我不太理解35、6岁生娃的人,现在我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些学历会更懂得如何做好父母这个角色。在年轻浮躁的日子里就去拼去闯去丰富自己,加厚资本的地基,给自己和家人对抗生活不确定的底气。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政治书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人问李孝利为什么现在那么幸福,她说:可能是钱够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