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而《道德经》体现的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恒道”。
之所以不将其断句,是因为它有多种解读方式,容小谈就再啰嗦几句。
第一种解读,断句为“道可道,非恒道”,意思也容易被普遍认可,大致的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恒常之道”。
第二种解读,断句依然为“道可道,非恒道”,意识是“道如果有运行法则去遵循,那就不是永恒的道”。持这种解释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处的年代,“道”并没有“说”的意思,那时的“说”,是用“曰”来表示的。所以,这种解读方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种解读,断句为“道可,道非,恒道”。如此断句的是山西国学大师董子竹教授。董教授认为,这句话应解释应为“道可以认识,道也不能认识,这才是常道”。
第四种解读,断句为 “道,可;道,非;常道”。和第三种解读相同但稍有差别,意思是“道可以探索,但探索出来的道不一定对,需要否定,这是永恒的道”。这种解读方式是运用了“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持这种解读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黎鸣先生。
这几种解读方式,都各有道理。
但小谈还是比较接受第二种观点,即“如果道有运行法则去遵循,那就不是永恒的道”。
之所以接受这种观点,主要是依据庄子的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中,除了老子,就是庄子。我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
庄子的著作中,如果有类似道的阐述,那么,它一定程度上会更接近老子的本意。庄子有没有类似的阐述呢?当然有。
《庄子·天道》中说:“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大致意思是说,“道,从广义上讲它没有穷尽,从狭义上讲它没有遗缺,所以说它具备于万物之中。道没有什么不包容,不可探测的”。
这一思想完全和“道可,道非,恒道”,以及“道,可;道,非;恒道”的断句与解读不一样了。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庄子还在《天道》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说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名“扁”的工匠在堂下做工。
扁见桓公读得很认真,就上前说:国君您读的什么书啊?
桓公说,是“圣人之言”。
扁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了。
扁便说,那您读的是古人糟粕。
桓公不悦,寡人读书,你岂能说三道四?
扁就说,比如小人做车轮,太松了不牢固,太紧了不灵活。怎样恰到好处呢?小人手上知道,心里明白,但做轮子的方法,却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如此,圣人真正的感悟,是无法总结出来,供后人领悟的。您说,您读的书不是糟粕吗?
这是庄子关于“道”的最直观的认识,同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这个例子还说明不了问题,那哪还有一个让我们去感悟圣人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呢?
莫小谈知道,这里有很多热爱国学的老师、兄长,你们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