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思考:
为什么教师阅读没有实效,以至于多方倡导却仍旧积极性不高呢?
最近读到台湾出版人郝明义所著的《越读者》一书,书中把书籍与食物进行类比的思路,似乎对解决教师读书的问题很有启发。
作者郝明义先生把阅读定义为给头脑的饮食,
他把阅读与身体的饮食做了一个类比,分成了:
主食——解决生存需求的阅读,
美食——思想需求的阅读,
蔬果——工具需求的阅读,
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
这四类方式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占有不同的比例。
主食的阅读,指为了寻求职业、生活、生理、心理上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的阅读。
而美食阅读的特质,指虽然不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寻找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会从一个间接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个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举出杜威的《民主与教育》一书,来思考一个民主社会里的教育体制,从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接受教育,走上社会后可以如何运用我们的所学。读这本看来是教育类的书籍,却可以启发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上班族,为自己熟悉而单调的工作感到苦闷,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却又想有所精进的人。
用书中的观点来反思“为什么教师阅读没有实效”这一问题,我的理解是:
一提到阅读,很多人想到的是读小说、杂志之类的休闲读物,这只是停留在甜食阅读的层次,更多的是为了修养身心,猎奇故事,虽然也可能浸润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作为一个要在工作中有所提升,专业中有所发展,职业上有所精进的人,还是应该在回到“主食阅读”上。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的“主食阅读”是不同的,青少年时期主要指教科书,毕竟还有升学的压力、有未来的前途,而工作之后,“主食阅读”就是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书籍。
教师工作后的“主食阅读”不再是教科书之类,而是为了解决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的阅读。作为教师,应该多读教育教学、心理学等专业类的图书。这些书籍被人称为教师的“根本书籍”,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叶圣陶、陶行知等人的书籍,虽然这类图书有些读来很艰难,需要“啃读”,便正是因为“啃”,才能给头脑补给,使思想升华。
如果教师还把休闲类的小说当作“主食阅读”,读一些与自己的生活不能够发生影响,不能指导和提升自己对于职业的理解,不能对教学工作技艺提升的书籍,那么,自己的收获当然不多了。
加上很多教师阅读时,还停留在阅读本身,并没有做系统的、主题式的规划和建构,没有用阅读的感悟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阅读效果自然马上烟消云散了。
至于“美食阅读”,则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不只是工作之后。但是不能太多,也要像“主食阅读”一样,不能只是读读而已,而不注重去提升职业认同或思想解放。凡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都会没有多大的“效果”。
能够搞懂四类饮食式的书籍,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许,你才算找到职业阅读、专业精进的价值。
如果我们能像对待不同食品一样读不同的书,那么,读书就会成为我们职业生命的天然必需。
到那时候,也许书中的愿景就不再是愿景了——
“除了爱情,
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
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
也可以如此美好……”
康庄大道路漫漫 ——文章健身房——神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