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断舍离》,虽然目前书中所说的修行离我尚远,不过再次让我理解了生活中可以运用到的“断,舍,离”,也审视了从初读整理类书籍到目前为止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承认存在理解不深,行动不足的问题。所以,需要做的是深入理解和持续行动。
何为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
离即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机制
处理“自己、当下、物品”的关系(关系轴:自己和物品;时间轴:当下),
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 “需要、合适、舒服”。
行动上“断”,如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行动上“舍”,如缩小喜好范围,收拾没有的破烂;行动上“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通过收拾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自己更加深舒适,带来意识、环境、气场的变化(1.对物品的数量与质量没有自觉;2.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判断是否需要,直面对丢弃的迷惘;3可掌控:快速判断自己是否需要;4、自在空间:致力于精挑细选、物尽其用,享受清爽和满足感)。
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收拾?
1.“断”的闸门 :物质压力(不请自来的东西,觉得很便宜,没有就不安、、、)
“舍”的闸门:扔不掉(好可惜,不愿意分类,很贵、、、)
2.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执着过去型。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在三种类型当中,这一类的人最多。
解决之道
1.以自我为中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思考自己和物品的关系
抬头看着占据书架空间一年的书仍安静地立在那儿,不妨问问自己现在还会看那本书吗?如果真得需要那就看,如果不会,与其让它们占据空间不妨把它们捐出去或者变卖掉。其实无论是书架上许久未动过的书还是压在柜子里成年没动过的衣服亦或是角落里被冷落许久的物品都一样,与其在每每注意到它们是无奈地叹息,不妨果断地问问自己当下自己还需要吗?如果不需要是否给它们转换个更合适的空间?如此,根据当下的情况,处理自己和它们的关系,正如断舍离的机制所剖析的一样,断舍离其实就是去处理“自己、当下、物品”的关系。再想想,我们的心情,不好的情绪,其实不也是需要断舍离吗?就是把断舍离中的实际杂物装换成了我们内在的“杂物”。
2.行动时,集中一点,做完美提高动机。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比如某个周末心血来潮想要打扫房间又想要整理衣柜,恩,还有电脑桌面,不,还有手机上的软件,这种整理的状态其实就像有时你回家看到各处都杂乱无章一样,而且,往往这种心血来潮的整理也只是一次性的整理很快一切又归于现状。这时不妨集中一点,比如就今天就整理书架,首先要把不要的书清理(书VS当下VS我,需不需),其次把有用的书归既定的位置,给不用的书找到合适的归处(不要想着放在某个角落某天自己会看,其实根本不会看,只是给下次的整理多留了一个垃圾空间而已)如此,当集中做好某一处的断舍离后,会有种毫无负担的轻松感,而这不仅有源于环境上的舒适感更有行动后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