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优势成长》这本书,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目标太大,而行动太小。当然也有可能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有差,以至于觉得成功永远遥遥无期。
回想起我人生出的第一本书,在大学毕业后不久,被出版社主编邀请,才有幸有机会让自己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也因为写作这件事,让我知道努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对方式。
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当时我是如何利用下班后的2小时,完成了16万字的书稿,三个月不间断写作,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设定小目标
斯蒂芬·盖斯说,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大幅缩减的版本。
比如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目标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的目标缩成每天写50字,这就是“微习惯”。
作者斯蒂芬·盖斯,就是从每天最少一个俯卧撑开始,最终练就了好身材。他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如果你想拥有马甲线,那意志力就是每天至少做1次平板支撑,如果你要写出一本书想成为作家,那每天至少要练笔50个字。
再如每天看一页书,做一个俯卧撑,写一张感恩卡,似乎简单到你不屑这么去做。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结果绝对让你惊喜。
在设定目标前,我问自己我能否坚持写作,每天2小时,如果可以就去做吧!不问结果,勇往直前。
那两个月,我改掉了熬夜的习惯,从10点写作到12点,然后关电脑休息。
持续3个月,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业余时间做自己兴趣内的事情,这种体验真的是快乐与兴奋伴随,喜欢的事情自然会滋养我们内心的喜乐。
目标不要太大,行动起来就不觉得困难。如果我要求日更文章5小时,那估计吃饭睡觉时间都要搭进去,自然做不到享受这件事本身。
设置奖励机制
完成一个既定目标就给自己奖励,无论是一餐火锅,一个包,一只口红,一双鞋,只要是你期待的,都可以作为对自己的奖赏。
比如连续一周写作不中断,奖励自己去看一场新上映电影,连续一个月不中断,奖励自己一套喜欢的衣服,诸如此类,有激励才会有动力,行动自然变得乐趣满满。
奖励机制会让人的内心有一个期待,也会对目标更上心,执行过程更容易让自己的脚步变得轻快,因为够到之后,你就会期待下一个更高的挑战,如此反复,便不再畏惧行动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难。
相反有了奖励机制,更像是打游戏通关,永远有下一个未知在等你解锁,再好的装备都不如你娴熟的技能,所以去做吧,不要让想法停留在大脑,行动落地才能梦想开花。
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
这个世界流行一句话“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我不否认有结果的人走过的路,踩过的坑已经摸索出一套方法论,因此结果看起来才如此诱人。
但如果你只是结果导向的话,若未达到目标,那路上的所有付出岂不是换来的都是失望和丧气呢?
要知道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特别的,你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你自己。你有你的节奏,你也有你的时区。
不必过分追求别人的结果或是复制别人的路径,我们需要做的是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且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享受过程同样重要,因为其间的所有感受都是你当下最真实的内在流露。
不管是担心,害怕,恐惧,焦虑还是喜乐,平安和激动,这都是真真实实的你,经历是为了让我们成长。
我是小颖Esther,愿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成长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