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毛泽东44岁。
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为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被日军袭击事,致电八路军各级负责人:
小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771团七亘村受袭击,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你们宜发通令于全军,一直传达到连队战士,说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战的长过程。凡那种自称天下第一、骄气洋溢、目无余子的干部,须以深切的话告诉他们,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与机械主义。
被点名批评的771团,什么来历?
先看一下771团在八路军战斗序列的位置。
1937年,八路军共有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129师是由原红4方面军部队改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129师下辖385旅和386旅。386旅的旅长是陈赓。
386旅下辖771和772两个团。771团的历史沿革如下:
六安、霍山起义组成红11军第33师—红1军第3师—第3师第7团—红4军独立团—中央教导2师—红4军12师—红25军73师—红4方面军第31军(下辖91、92、93师)—红31军91师—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129师新编第4旅771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新编第4旅771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6军17师49团。
1937年9月中旬,八路军整编完成后,115师、120师率先出动,进至晋北地区抗日,很快取得平型关、雁门关战斗的胜利。
129师出动稍晚一些。9月底,刘伯承、张浩、徐向前率129师奔赴山西战场正太路南侧地区。129师先头部队769团于10月19日夜袭阳明堡飞机场。
初战七亘村失利,受到毛泽东通报批评
陈赓于10月18日率386旅开到平定县东南,次日刘伯承赶来汇合。
八路军侦察得知,日军精锐20师团一部有取道平定县石门关、七亘村向西进犯的动向,刘伯承命385旅771团立即前往桃家龄和七亘村以东的石门关构筑阵地,迟滞日军西进;旅长陈赓指挥772团从马山出发,在正太路侧面袭扰日军。
此时771团的准备不够充分,有些轻敌,主要是依托阎锡山当年留下来的旧工事备战。10月24日晚,受到日军的袭击。因火力相差悬殊被迫撤退,伤亡30余人,还一度与师部失去了联络。
好处在于,771团退而不乱。散着跑回去的各个连队,都相继归还了建制,没有伤亡几个人。
当时有位在场目击这一情况的记者发出感叹:“你们打的胜仗倒并不叫我怎么惊奇,你们打的败仗才真叫人佩服。”
但终归是打了败仗,771团受到毛泽东的通报批评。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还幸灾乐祸,专门打电报给刘伯承,说八路军游击战不行。
二战七亘村,刘伯承反败为胜
其实刘伯承早就知道旧工事不可靠,没来得及纠正就打起来了。
初战失利后,刘伯承亲自带着几名干部和警卫员,急忙去七亘村以南三郎庙附近寻找散落的771团士兵,顺便观察地形。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发现,七亘村位于晋冀交界处太行山的深山沟壑中,一条三四米宽的公路顺着河沟蜿蜒20里,连接石门关和七亘村。七亘村一带的地形,非常适合打伏击战。从军事上看,七亘村也是一处险关要隘,扼守着娘子关以南通往平定、太原的唯一通道。
刘伯承主持收容771团失联人员,让陈赓带着772团迂回敌人后侧作战。
陈赓本想绕到别的地方去阻击日军,结果发现日军又在七亘村附近的测鱼镇宿营。陈赓判断,日军必定以为击溃我军,七亘村不会再有埋伏,肯定还要从这里经过。
于是,陈赓再度在七亘村设伏。此战换上了772团第三营,伏击点也有所变换。
陈赓大将:
7月26日拂晓,日军果然出动。先头部队在7点左右进入伏击圈。上午9点多,我军战士发起冲锋,除少数敌人逃回测鱼镇,三百多人被打死,缴获一大批物资装备。
兵不厌诈,三战七亘村
战斗结束第二天,陈赓组织部队进行总结。他正在讲话,接到师长刘伯承的信。陈赓立即停止总结,命令部队赶紧去七亘村,准备再打一场。
原来,七亘村是日军向前方部队供应物资的必经之路。刘伯承判断日军肯定会再从这里经过,于是命令陈赓再在此伏击日军一次。
果然,在28日凌晨,日军再次经过七亘村,被772团第三营伏击。此次伏击。击毙敌人100多,物资甚多。
这两次成功设伏的直接指挥,就是大名鼎鼎的772团副团长,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
王近山中将: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据说原型就是王近山。
七亘村连环伏击战写入我军战史
严格来说,七亘村战斗的规模不大,但八路军连战连胜,迟滞了鬼子进犯太原的行动,也给娘子关东南旧关附近的国军解了围,第3军军长曾万钟部1000余人获救。
曾万钟得知七亘村战斗的经过,有点不敢相信,对八路军又感激又钦佩,自此成了八路军的“粉丝”。
三战七亘村,是八路军战斗力较低的时期,与巅峰时期的日军进行的一场战术交锋。
古代兵家有“用兵不复”的原则,在相同的地点、短时间内用同样的战术对敌是不可取的。但刘伯承料敌在先,并不拘泥于兵法理论,这就有了七亘村连环伏击战,被我军战史命名为“重叠设伏”。
七亘村战斗中一些鬼子兵的尸体被就地掩埋,据386旅的老八路回忆,1938年春天,他们路过七亘村时,之前的战场一带还弥漫着浓烈的尸臭味,冲鼻欲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