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到香港中银大厦,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贝聿铭,正是贝老亲自操刀主持设计了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的经典建筑。建筑的灵感源于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也寓意中国银行(香港)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而说到为何采用了竹子作为引爆创意的起源,坊间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传说在贝聿铭接手这个项目时,有一段时间,贝老经常到香港尖沙咀海边,找一间咖啡馆,坐下来一边品咖啡,一边观察对岸的那个著名的香港天际线,有一次他看到小朋友在旁边玩积木,他就拿起了几个树枝样子的棍子,在两手之间滑一下再滑一下,然后再把几个棍子交错,一个滑高一点,再低一点,另一个在错开一点,节节高升。
于是经典就这样诞生了。
2
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在他的建筑随笔集《造房子》里谈到他曾设计的一个案例——宁波滕头馆。在他接受宁波市政府的邀请并实地参观考察过滕头村之后,他提出了在一堆喧闹的建筑中,设计一座最平静的建筑的构想,他对这幢建筑的大体意向是形体方正、简单平静,震撼人心的东西将隐在建筑的内部。
但他并没有想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直到某天王澍偶然翻到了明代陈洪绶的《五泄山图》,他说:“翻到它是偶然的,但它就像我所期待的突然出现,具备了我所观想的全部语言要素。从这张图上,我直接看到了宁波滕头馆,或者说,我看到了这一地区乡村建筑新的可能性。”
3
同样获得过普利茨克奖的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是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他设计的“贝壳”方案从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名设计者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据说当年,新南威尔士州征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伍重不分昼夜地查资料设计,可是临近截稿日期他仍然毫无头绪。有一天,他一边思考方案,一边漫无目的地用小刀在橙子上划来划去,无意中切开了橙子。当他看到一瓣瓣被切开的橙子时突然来了灵感,“贝壳”创意就此诞生。
4
是什么让建筑师脑洞大开灵光乍现,是偶然还是必然?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灵感的来源时说:我是个现象学论者。我从对世界的体验人手。我现在活着。我听到外面的牛铃声,听到这屋里的回响,还听到暖气管中的水流声。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我经历过很多,看过很多,听过很多、也读过很多,所有这些都汇合成我的全部体验,也成为我创作的基础。
而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说的更为直接:观察,作为设计师,要善于观察,我不相信什么灵感,善于观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而这些发现往往可以用于创作。
可见,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来源于日常的潜心研究。灵感的产生是一种偶然,但也是设计师前期大量思考和工作的一种必然结果。
古人讲:观象制器。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只是源自他做的一个梦;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有时灵感的到来就是这么妙不可言,一幅画、一件艺术品、一段记忆、一部历史、一个苹果、一片树叶甚至只是一个梦境,都是引爆创意的开始。
灵感也许会在你预料不到的时候潜入你的意识,让你的设计思维瞬间迸发,但灵感却不会轻易到来,它只会在角落里悄悄地观望着徘徊着萌生着,等待着与你不期而遇。
熟悉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的人都知道,钧窑的釉色华丽夺目,独一无二的窑变效果如云蒸雾绕、山峦叠嶂,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对钧窑作品的最好诠释,但出窑时能够邂逅心仪的窑变器却是万分难得的,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的“相见恨晚”。
灵感有时也是这样,当你“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也许你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也许你已经长途跋涉历尽艰辛了许久,但在经历了炉火的淬炼后,也许等来的就是一幅羽化升仙的窑变图景。
设计如此,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