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字,不同的人对它所赋予的意义有所不同。
之所以说是文字,因为自己还谈不上文学,不过是有什么写什么,心之所向,开心就好。
谈起文字,从小学起自己的语文成绩还是拿的出台面的。上了中学后,因为青春叛逆开始走下坡路,什么逃学、上网竟然不可思议的出现在我的身上。
到了高中,仿佛如雨后春笋般,顷刻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拿起书本如饥似渴,再看看自己周围所在的环境,同学们已经起早贪黑、谈论自己理想学府。
光阴荏苒,等自己对学习对未来想负责,恍然大悟的时候。时光已经悄悄来到另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千钧一发的高三时刻。
那时候内心痛苦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我的心头爬来爬去,落下太多的功课,错过太多的光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就是我那时候的矛盾心理吧。
面对太多知识点的空缺,而自己一心想上一个好一点的本科。同学们埋头苦读,在这压力重重的高三环境下。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去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时候,看到书架上一本叫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就这样鬼使神差的买了下来。
深深的记得中午利用午休的时间,没有去睡觉。翻开印着一个盲人女孩的书皮,一页一页的读下去。直到同学陆陆续续的进入教室,又到物理老师让我们拿出上次做过的试卷,再到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
我都没有放下手中那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确确实实印证了高尔基说过的那句“我铺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铺在面包上。”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不带停歇的把它读完。那感觉就像如沐春风,沁人心脾。内心瞬间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从此对文字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谈起他与文字的缘分。他谈笑风生的对我们说:“90年代,中小学课外可供阅读学习的书籍还很有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手头资源非常很少,一些旧书报、旧杂志成为我们搜集的对象。
姐姐比我大六岁,她中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还会发一本厚厚的16开本的课外读本,那是我的最爱,也是尚在小学的我向往初中的原因所在。
课外读本厚厚的一本,每本书有几十篇文章,杂文、小说、诗歌都有。我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把姐姐中学6大本课后读本读完,看着那些文字,我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将笔端的文字转化为印刷的文章多好,我甚至用美术课的方块石膏板上给自己刻笔名、假名,模拟印章,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够写下厚厚的文章。”
我听后振奋不能自已。于是乎马上打开电脑,想分享一下我与文字的情缘。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对文字的精神如磐石般影响着我。
王安石写出“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想了一会,提笔把“到”圈去,改成“过”字。仍感觉不足又改为入、满等字。这样反反复复改了十几次,仍未找到自己满意的字。
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到船头。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青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于是乎便有了流传至今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千古名句。
希望以后对待文字能向王安石一样字字斟酌,能像朋友一样手不释卷。
我与文字的情缘,一旦开始便不曾结束了吧。相信热爱文字的你也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