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结束了,这个周你有什么收获和成长呢?跟你分享分享我的收获吧!
这个周,我看的一本书是《被讨厌的勇气》,也是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进去看看都写了啥,没想到竟然看进去了,有些时候书名和内容跟你的想象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这本书就远超我的预期了。
近两年多,我看得最多领域的书是身心灵成长类的,自己在灵性层面的成长也是突飞猛进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德勒的心理学,之前我对心理学领域是没有框架思考的,很感谢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框架。
回归到自身,发现自己的成长是符合阿德勒的理论的,也是因为此,所以看此书,多次表示深深共鸣和赞同。
今天选取一个主题,来跟你分享:课题分离。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各自的人生课题。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
01
爱的课题
我们以养育孩子的角度来看:
假设孩子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学习,报辅导班,请家教,监督作业等等。
或许孩子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考上了好的大学,但是进了大学之后,脱离父母视线,开始打游戏,逃课,勉强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出了校门,再也不会翻开书本。
很遗憾,被强制性手段强迫学习,最终很多人没有爱上学习。
其实孩子爱不爱学习,这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出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因为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其实,辨别这是谁的课题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最终是由他自己来承担的,或许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匹配不到更好的婚姻和社会阶层等等。所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我从小的学习和选择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并没有让父母介入,所有的选择是自己选的,比如文理分科,比如放弃研究生,放弃第一份工作,选择自己的结婚伴侣等等,所有的课题都是自己做的。
其实,我的父母也不是没有介入,而是我有自己的主见,完全照着自己的想法行事。
比如我妈希望我考个教师或者事业编或者公务员,从大学毕业说到35岁了,喋喋不休说了十几年,过了35岁年龄限制,再说无益,终于放弃了。(此处,应替我妈苦笑一下)
我有自己的清醒的认知,清楚自己的方向,完全可以应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并且承担一切选择的结果,完全对自己负责。
当我再去养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并不是事无巨细的检查孩子功课,从自己的成长路径来看,让孩子有自驱力去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能做的只有做好榜样,坚持学习成长,去影响孩子们,我相信结果不会太差。当然,万一结果差了,我也有给她们托底的能力。
父母的人生上限就是孩子的人生底限。所以我日拱一卒,保持成长,尽自己的努力攀登到更高的高度,以后孩子就从这个高度向上攀登。
02
人际关系的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不幸之源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请你记住这一点。
比如我怎么对待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怎么对待我,那是你的课题。
所以我并不在意你怎么对待我,我只做好自己的课题就好了,至于你的课题与我无关。
很多人过得不幸福,就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了,你不会做课题分离,自然会徒生很多烦恼。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要去跟1000个人去解释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没必要。
我以前就是希望“被所有人喜欢”,结果把自己搞的很累,最后我想开了,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幸福的勇气”。
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整个人也就更能放得开,展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课题分离是一个很大的人生命题,并不是我这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可以承载得了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给你一个最初的认知和窗口,你如果感兴趣的话,相信你会走出自己的探寻之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阿德勒心理学,建议你去看《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
最后愿你能做好自己的课题,放下别人的课题,让烦恼飞走。
祝你幸福!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