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热播,因为戳中了无数中国父母的内心。然而,我却属于另一个“小别离”群体-陪读。
相比于可以自己出国留学的孩子,陪读群体的孩子年龄更小,需要父母照顾。我在今年年初,加入了这个群体。女儿七岁,目前就读奥克兰一所华德福小学。
从决定带女儿出国留学的那一刻起,大脑立刻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第一个跳出来的问题就是:我要做哪些准备?孩子要做哪些准备?
在上濒浸染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用知识武装头脑,恰好父母知道有一个主题是《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当然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本是因为孩子而上的一堂课,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堂课对我来说同样适用而且受益非浅。
上完课才知道,适应新环境,远不止适应新学校、适应新国家这么简单,上濒的父母课程,把“新环境”这个主题,科学、系统、专业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对我这需要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口渴的时候恰好喝到了山泉啊~
根据老师讲的内容,我梳理了自己和孩子需要做的准备,而我的做法是:从结果出发,分解我的行动。
物理环境-生活在那里,而不是经过那里
基于女儿上幼儿园的经历,我知道物理环境的适应是多么重要,记得女儿上幼儿园前的几周,我每天都会带她去幼儿园转一圈,让她知道未来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在哪里……这对于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帮助非常大。
而这次,对于要去国外生活的我们来说,说实话,我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我决定还是要继续这个做法,在去年先带女儿来奥克兰生活了一个月。
是的,生活,不是旅游。
以未来的学校为中心,对附近的房子、公园、图书馆、超市、购物中心、银行、餐厅、市集、交通等等进行了“深度游”。
对于一个未来要生活在这里的城市,这样的了解是必须的。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要去学校,在哪个教室上课,操场是什么样的,甚至卫生间在哪里,都和女儿一起了解清楚。
而这样的准备,使得我们搬来奥克兰以后,迅速进入了生活状态。
女儿对于新学校不陌生,我对这个国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的生活-吃穿住行都可以轻松的搞定,然后,这仅仅是基本的生活,更艰难的考验在后面。
人文环境-关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人文环境其实无法准备,只能是见招拆招。
我将人文环境总结为两种关系:一是与自己相处,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这个准备,其实更准确的说是审视自己、了解孩子。
你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安然相处的人吗?面对孤独、无助、崩溃的情绪时,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度过情绪的难关?在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里,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
然而,并不仅限于此。在新环境里,孩子能运用当地的语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吗?她能够主动的和他人建立友谊吗?有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寻找资源寻求帮助吗?能够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吗?
尽管我对友谊的需求并不高,并不是那种天天想要聚会或者希望拥有特别多朋友的人,但我也深知关系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你真正融入了一个新环境。
因此,这才是真正拼妈的时刻!我真是费尽了心思帮助女儿去建立“关系”。
首先,搞定主班老师,这可是要陪伴女儿度过N年成长的重要人物。女儿的主班老师是一个特别open的老师,在第一学期,由于女儿听不懂,我向老师请求提前把下周要讲的故事和要学的课程内容告诉我,我在家里用中英文给女儿先讲一遍。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提前一些到学校,跟老师沟通汇报一下女儿的思想状况,比如她的担心、顾虑、不自信等等……真诚的客观的告诉老师,让他更多的了解我的孩子,慢慢我发现,他会有针对性的对女儿实施一些教育措施,帮助她融入和建立自信。
包括:他让女儿坐在第二排,左右都安排了女儿进班以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后来座位调整了一次,前后左右都是她平时相处的不错的孩子;
课堂上,不遗余力的给女儿机会展示自己,在教数学的时候,甚至让我把汉字的一到十写给他,每次学数字的时候,他都让女儿到黑板上写中国的汉字;
女儿的第一次share news,他命令全班同学保持非常安静,让女儿顺利用英文讲完,从此突破语言大关。
(女儿的她的主班老师)
搞定了老师,当然还要帮助她和同学建立关系。
刚刚到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其实对友谊的渴望更加热切。在开学之前,她一直念叨,妈妈,我要是听不懂怎么办,没人和我玩怎么办?……然而,第一天放学,她特别兴奋的跟我说:妈妈,我好幸运啊!第一天就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她叫River!可见,她是有多渴望!
当然,当妈的也必须得默默的铺好女儿交友的路。
她的生日PARTY,我邀请了她当时认为的好朋友来家里,准备了各种好吃的和好玩的游戏,到现在,这几个女孩也依然是她的好朋友。
端午节,我跟主班老师申请到班上教孩子们做手工粽子,还包好了真的粽子分享。中秋节,又做了月饼带到班上分享,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班上的很多孩子都围着女儿,感谢她,说你真LUCKY,中国的食物真好吃……
加上主班老师的用心,女儿的这次新环境,融入的很快,适应的也很快,以她上幼儿园的经历,我其实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然而,我发现,当我准备的足够充分时,女儿的适应竟然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过来了。
心理环境-焦虑是新环境的必修课
心理建设其实是最重要的一关。在新环境下,每一件事情都是新的,人的各种心理应激机制都会被调动出来。
来之前对新环境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但来之后,面临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我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焦虑。
女儿也有焦虑,她的焦虑来自于听不懂英语以及怕交不到朋友,这两个问题在我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也算顺利的度过了。
因为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女儿身上,我的焦虑却与日俱增。这种焦虑在于需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做饭买菜,更不用提孩子生病、开家长会、自己组装家具……以前在国内,爸妈负责接送孩子做饭,我负责工作和陪孩子玩,到了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来做,工作赚钱、陪伴孩子、处理生活的大小事件。
在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下,我终于大病了一场。
向朋友哭诉这些不容易的时候,朋友问:这些困难难道你事先都没有想过吗?
不得不说,对于天生乐观冲动的白羊座来说,憧憬生活的美好很容易,想像困难却并不容易,真的要说:到国内生活,和去国外旅游,绝对是两回事!
因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包括好的和坏的准备,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你曾是叱诧风云的商场女强人,还是能搞定一切的女汉子,到一个新的国家生活,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归零!
是的,无论你有多强的能力,一切从头开始。
因此,相比于能力,准备更重要。这个准备,指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所做的各种准备,不仅限于能力。这样的准备是必要的,尤其在孩子或自己面临新环境时,无论是幼儿园、小学、留学、搬家等等。
经历这次学而致用的成功体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上濒对教育的态度: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仅凭经验。也许我们是因为孩子想学习更多,但最终,受益的却不止孩子,还有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