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去欧洲旅行,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漂亮的建筑。虽然能去旅行的机会不多,但在百里洋场的上海还是经常有机会看到欧式建筑。前阵子去听了一次关于欧洲建筑的讲座。回来买了这本《图解欧洲建筑艺术风格》,想再深入了解一下,以后再去旅行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些宏伟的建筑。
书中罗列了四种艺术风格,分别从基本概况,建筑特征,建筑里面的雕塑,经典的绘画加以阐述。顺着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从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作者详细介绍,娓娓道来。在用文字解读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图片,局部构造图,以及每一种建筑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如果对建筑感兴趣的人,可以把它当作一本旅行功课指南,从中能够学到很多关于艺术的知识。
“罗马式风格”是欧洲建筑最早的流派,在欧洲到处可见。我们见到最多的是教堂,有拱顶,用石头曲线结构来覆盖的空间。通常建筑很大,在空间安排中追求完美和谐。在装饰方面比较简陋,会有绘画,雕塑和镶嵌艺术,但这些艺术形式本身只是从属地位。石头的轮廓,光线的明暗对比才是“罗马式风格”的重头戏。虽然也会有雕塑和绘画,但就建筑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里面的这些装饰。虽然到鼎盛时期后,马赛克镶嵌画技术越来越精湛,图案越来越优美。但是建筑主体依然是最美的部分。
“哥特式风格” 则是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用具有活力的表达,来诉说人对上帝的信仰,对天国的渴望。它极力往高处发展,并用其精美复杂,结构严谨,让人们身处其中,充满幻想,又保持谦卑。因为各种飞扶拱的连接,墙面原先的砖石结构变成了巨大的花窗。想象阳光透过花窗,身处其中,仿佛沐浴着神的恩典,由此处进入天堂。哥特式建筑中的艺术品已经非常精美。并且有很多雕塑风格被运用到日常的装饰品和服装中,但绘画在这一时期却并不是很多。另外还有玻璃,饰品,插画,编织等工艺手法倒有了一些发展和进步。
“文艺复兴风格”是艺术风潮中内容最复杂多变的一个时期。透视法的应用,让艺术得以用科学的精准来呈现。无论是建筑,雕塑和绘画都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精准,贴近自然。人们开始追求近似,相似和神似。此时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对新事物的探索尝试,让这一时期成为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那些伟大的作品,至今仍是我们膜拜和学习的对象。
“巴洛克艺术”则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它的多元性受地域政治,宗教文化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各异。虽然相对古典的和谐完美,它们有些不规则,甚至是畸形和怪异的,但依然无法掩饰它们“珍珠般的光泽”。除了在建筑上的丰富多样性,雕塑和绘画也采用许多当时的流行元素。这一时期对光线的深入研究更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立体感和生动性,创作题材也有了很大的拓展。
读完这本书,对欧洲建筑艺术风格有了直观,系统的了解。对这些古老的艺术充满敬意。虽说是一本艺术入门书,但内容丰富多彩,文字通俗易懂,配上精美的图片,有很好的阅读体验。没有办法去到远方的时候,可以在书中找到精彩。“书中自有黄金屋”,穿越时空,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