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无疑是一场最激动人心的比赛。每一个看直播的观众都在与女排的姑娘们一起在比赛——紧张、激烈、焦灼、棋逢对手.......几乎用尽所有的词语也无妨形容当时的心情。是啊,因为背后毕竟有12年的期待,当人拥有希望和期待时,那种力量几乎是无法匹敌的洪荒之力。最终的一块金牌,是中国在里约奥运赛场上的压轴,同时多年的远景也让这块金牌成为中国体育史的又一个纪念与所有人共同的记忆。
就如同1984年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一样,那一次比赛让人们记住了中国女排里有一个叫"郎平"的姑娘;12年后,这场比赛,让人们记住了另外一名字:朱婷。是的,作为主动手,朱婷的每一次绝杀扣球都几乎是把球扣在所有人的心里,就像烟花,瞬间绽放。然后人们等待下一个绽放。
当再一次看比赛的回放时,朱婷的快与"狠"让我按下暂停键,陷入一段思考。在激烈、焦灼的赛场上,不是每一次的快攻都能克敌制胜,失败与胜利平分秋色。这让我想起我们这个"快时代"——成功要快,做事要快,你跑在时间的前面,你就能抢占先机,成为赢家。诚然,每一个人也都是在每一天的时光里行色匆匆,似乎在奔赴一场战斗,把生活场演变成一个赛场。可"快"真的能让每一个人得偿所愿吗?如果是真的,我想这个世界就不是昼夜24小时,而就像"小王子"居住的星球,转眼回眸间,就是一昼夜。
这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却是一个二元共存的时空。在这个法则的背后,才形成了和谐与安乐。前俩个天看到一篇帖子,内容里说现在已经不流行"一万小时定律",甚至在商界,已经有了"2000小时定律"。我无心否定这一个说法,就如同在比赛中的朱婷一样,每一个快攻下去,结果都是未知。那有何以能用一个社会孤证来推翻一个普适性定律呢!
无论是"慢"还是"快"的定律或建议,均不是"一刀切"的法则。也就是说,要快就所有的事情都快如闪电;要慢就所有的事情都进行慢动作。毕竟猎豹的存在从来不影响蜗牛登上金字塔,考拉的存在并不会影响鹰隼的凌空疾飞。这个世界的包容性,给了所有人最大的安慰。任何一种速度,都有其相匹配的素质,"快"不一定专属强者;"慢"不一定属于弱者。
当武士与不懂功夫的和尚对决时,最后赢得却是和尚。他凭什么赢?任何一个金牌选手和银牌选手之间,不是技术上强者与弱者的关系,而是和尚与武士的关系。你说呢!
那何时该"快",何时该"慢"?我想告诉你,比赛对垒求快;生活做事慢来。可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对于人而言,"快与慢"无非是一种策略,最终依赖的却是稳定的心智。所以,就像一只猎豹,总是多数时候闲庭信步,在需要的时候极速狂奔。你看,大自然已经给了你答案,何必在搜肠刮肚地找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