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版本:当当读书电子版(优点是有李笑来、秋叶等老师的推荐序,特别值得看看。)
书和人不做介绍,自行百度,只强迫自己写下在书中学到的三点感悟。
实际上你并没有你所感知到的那么努力
我们对时间的知觉和实际时间脱节严重,如果你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过准确统计,你会发现,自己真正用在工作或有意义的事情上的净时间少的可怜。所谓的净时间,就是去掉诸如泡咖啡、开电脑、翻资料等非工作内容的时间后剩下的时间。
你可能会说自己一天工作八小时,甚至时常加班,但当你真的去掉喝水、聊天、方便、查阅、焦虑、开会等等一些无产出的时间,每日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时间可能并不超过2小时(不信你可以统计试试)。
当然,上班时你可能真的是马不停蹄的在做事情,但那并不代表你每分钟都在做有价值的工作。所谓的有价值,就是基于目标的核心事件,只记录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再刨掉周边准备动作,2小时不多。
所以,只要确保每天有2个小时的时间安排在关键的事情上面,并且坚持日积月累做下去,你的目标就可以通过2个小时不断推进直到完成。
时间统计不是为了让你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的记录,而是通过统计时间,汇总分析自己的时间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是多少。通过这些,再规划接下来的事项可能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合理安排工作。
柳比歇夫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是,他会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月度、年度总结,通过总结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这相当于是一种反馈机制,将目标和行动进行量化比较,清楚的看到工作效率变化、未完成事项、原因等等。这项统计分析工作当然很花费时间,但是意义重大。
对于常人来说,时间记录除了可以知道“时间都去哪了”,还可以通过分析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状态,通过增减不同事项的时间支出,达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记录时间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关键事件法、全记录法,或者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我自己用关键事件法,简单省时,通过关注对自身无益和有提升的事项,能不断暗示自己远离时间黑洞,把时间花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当然你也可以通过atimelogger 、timetrack.io等app把全天时间都记录下来,方便,统计图也更直观。
每分钟都是60秒,每小时都是平等的
直觉上,我们会觉得难过的1小时比高兴的1小时更长,工作的1小时比看剧的1小时更长,同样,我们会觉得工作的1小时比玩乐的1小时更有益,运动的1小时比睡觉的1小时更有益。但其实时间是公平的,客观上来说没有好坏之分,每分钟都同样宝贵,只是在于你如何使用它,要不要赋予它价值。
活着的时间=生命
你怎样使用自己的每一分钟,最终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时间无贵贱,贵贱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