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的是英语。
喜欢到什么程度呢?高中的语法感觉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去啃大学的语法。到现在还记得,高三时每天上学是带着高中班主任推荐的华东理工的《大学英语语法》。(底下这本的前身)
高考时英语135分,应该算是在那界考题比较难的情况下不错的分数了。
对英语的喜欢延伸到了大学和工作。
大学专门选择英语作为第二学位,毕业论文还写了《龙与地下城及西方魔幻文学史》这种冷门的题目,把答辩老师们看的晕头转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10年,有8年是在工作语言为英语的公司,每天大量的英文听说写成为了家常便饭,以至于可以跟一桌子印度人吵架还竟然能吵的赢。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喜欢英语...应该是喜欢那种熟练感吧。高中时,完型填空也好,单选多选也罢,似乎总是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获得高分。大学时,别人看韩剧,我死磕美剧(曾一口气看了三遍完整的《Friends》),浏览英文网页,看英文小说;工作时,总是被同事拉去跟老外开会,帮忙draft英文邮件,被领导推到前面去做presentation。
擅长 --> 然后获得好的结果 --> 所以喜欢。
△
最近经常打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开车的时候,司机们都会放自己喜欢的特定风格的曲目,并且跟随旋律一起哼唱。当然,从张信哲到凤凰传奇,从卡朋特到斯威夫特,从香水有毒到小苹果不一而足。他们还总是会问坐在旁边的乘客“这歌好听吧?”。
当然,我有我喜欢的风格,只能对他们的问题不置可否。
当然,回想起我开车时,其实也有类似的心态。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对于一首歌心态的变化:
听第一遍时,我会初步判断它是否是我喜欢的风格;歌手的嗓音是否适合我在以后KTV时也能演唱;第一遍听时,其实不太容易产生“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因为你对它并不熟悉。但是,如果答案是yes,我会继续反复的听,直到听熟。一旦达到“听熟”这个阶段,有趣的心理现象就会发生。每次mp3播放起前奏时,大脑就会产生一个非常愉悦的信号,于是就开始跟着哼唱,直到最后唱到烂熟。
的确,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中所描述的“暗示--惯常行为--奖励”的循环。
熟练 --> 获得快感 --> 所以喜欢。
△
最近几年,带过多个团队,也见过很多年轻人。
虽然我对90后这种概念并不以为然,但的确发90后更容易放弃一件事。
当面谈之,理由大多是“我不喜欢这件事”。
而促使TA们说出这句话的,多半是因为布置了一项任务,然后完成的并不好的情况下的解释。
是啊,这是多么轻松又容易的解释,而付出努力去把一件事真的做好是多么的难。
任何人的知识圈层永远都分为“舒适圈”,“学习圈”,“恐惧圈”三层。很少有人会对“舒适圈”里的事物说“我不喜欢”,而主要是发生在“学习圈”里。顾名思义,离开了“舒适圈”,自然就“不舒适”,而“不舒适”,才能“学习”从而“成长”。
如前文提到的:
擅长 --> 然后获得好的结果 --> 所以喜欢。
熟练 --> 获得快感 --> 所以喜欢。
不论是“擅长”,还是“熟练”,说的都是“舒适圈”里的知识和技能。懂得了这一点,变应该放下对所谓“喜欢”的执念。
我甚至认为:
“喜欢”是理性不足所产生的错觉
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应该存在的态度只有:
死磕或是懈怠;
与其用喜欢与否作为行动的理由,不如通过死磕使自己达到熟练,从而在执行中获取快乐,再把这件事变成自己的喜欢。如此循环往复多次,擅长的领域多了,便能够自然的切换到另外一个思路上:
如何整合自己的擅长去完成更大的一件事本身,要比喜欢与否重要得多。
你看,当你问“我是否喜欢这件事”来决策是否要去做它的时候,你就已经错了呢。记住:
立即行动,才是治愈纠结症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