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心理学是很棒的一门学问。
当然我作为门外汉,这句结论并不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的,我觉得它很棒是因为,我看到的心理学大多在解释着我们身上出现的各自现象,或是闪光点,或是你身上自己所不满意的部分。你所有的性格特点,都是有缘由的,都能追根溯源到我们生命中的某个节点,某个时间段的经历。
当能给一些事情一个解释后,它们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这篇推文是今天午饭后看到的,想到前段时间看的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他提到,当他决定要讲这次课时,去问了校长有什么想让他专门讲的吗?校长说:“希望你能给他们讲讲如何找乐子。”
兰迪教授当时已是癌症晚期,但他仍然表现着无尽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情,再向外界传递着他的快乐,这一点从他的演讲中显而易见。
当我看到这么一个人在哪里说着,分享着他从小的梦想以及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它们,我从以往 看到名人和优秀的人时产生的夹杂着羡慕、嫉妒和望尘莫及的“酸闷感”中跳脱了出来,我意识到,我被这么有趣的人深深地吸引着,跟这样的人相处一定很棒!而反观自己,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啊。
曾经对待自己无趣这件事情,或者说认识自己这件事,分挺多个阶段的。
最开始是没有察觉。一切按照父母和周遭的安排,我上小学初中按部就班,有自己的烦恼,也有简单的快乐,就像推文说的,那份无趣或者说按部就班的生活,在这么一段时间里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和成就感。毕竟小时候的快乐总来得简单直接,一件新衣服,一个喜欢的本子,一包零食,都可以填充一整天的快乐。
老实说,对自我的认知,是从高中开始的,不知道大家都是在什么时候,我自觉,我的自我觉察发生的挺晚。
最开始,自我察觉的内容也是比较表面的东西。比如,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喜欢吃什么,我喜欢什么样的发饰,我喜欢做什么…也就是说,其实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才开始有明确的自己的喜好。
要问原因的话,大概是从小家里不宽裕,衣服和很多日用品,都是从表哥表姐哪里“传承”下来的,只论大小是否合适,颜色是否耐脏,并不会顾及到我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款式。有亲戚带着去超市或者小卖铺,也只是懂事的说自己什么都不要,但其实会暗搓搓想着自己想要什么,等跟着爸妈一起去的时候再央着买上一个,嗯,不会买很多,买一两个就好。
初中住校,初一初二也常常是穿表姐的衣服,记得有段时间,常穿的那几件都是粉红色,或深或浅的粉红,大同小异,我一直都未曾注意过,跟好朋友一起去找过她的小学同学几次,有次她忽然说,你怎么总是穿粉红色的衣服呢?每次见到你都是穿粉色短袖,我才察觉,原来我很多衣服都是粉色呀,之前,自己从未将注意力放在过这方面(说起来,也从侧面反映初中自己心无旁骛只顾学习吧哈哈)。
其实现在,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基本没有粉色的衣服,我不知道有没有刻意避开的嫌疑,但我觉得我确实不喜欢也不适合粉色。
后来年龄大起来,没有合适的衣服“继承”给我了,才开始更多的被爸妈带着买新衣服,但那时候啊,还主要依赖于妈妈的眼光,自己也没多少主意。
后来高中,回家时间少,又有出校门自由活动的时间,有时买衣服什么的,就要靠自己了。起先是很不确定的,我最近还好笑想,其实买衣服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花钱来交学费的,一开始买不确定什么适合自己,看到喜欢的就想买回去,然后会发现,有些买回去穿得次数极少,而有些会意想不到地穿了很多次。后来自己拿主意的次数多了,也就慢慢懂了适合自己的风格。
高中也在慢慢发现,自己跟同学的一些差别。这些差别包括自身的性格特点;一些与人交往、处理事情方式;以及家庭的差别。
比如,好像很多人都很友善,知道如何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我却不知道怎么融入,不会开玩笑。表面看起来严肃冷漠,其实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笨拙而又拧巴。
比如,发现很多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或是有着持久的动力,而自己从中考后好像忽然变得不去“争强好胜”了。
比如,很多同学的父母和他们的关系,跟我的很不一样。偶尔的接触也能让我感觉到,某个同学身上的某些东西,是受到了父母很好的教育和影响。
其实这些,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我很羡慕。指向内则是让我对自己、对父母感到不满。
现在越发觉得,自己的灵魂太直白,太无趣。亦或者,自己还不够了解她,没能发现她的美。
觉得自己无趣的理由,细细想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我本身不是太阳型的人。简单说,就是不容易自己治愈、自发地积极的类型。
想起高三最后的两个同桌。
左边是Lucy,她是个太阳一般的人,自信,乐观,好像每天都有消耗不完的活力。噢,说消耗不完也不对,她也有挫败沮丧的时候,可她很快会主动的去想办法调整,继续发光发热。她身上那种长久的乐观和顽强的恢复力让我很佩服。曾经,她为我们三个的状态提出过解决方案,记得我当时是有些不感冒的,后来效果自己也没有过多去关注,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来,我是把战友满心热情伸出的手晾在了一边。反而,我的状态可能一定程度上还给她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右边是syj,她是个可以自给自足地快乐的人。她可以因为睡了个懒觉觉得很满足;可以因为某个人对她的善意和温暖感到满足;可以在做完了一套试卷后感到满足;可以因为吃到了好吃的而感到开心......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会对自己不喜欢的表示抵触和拒绝。
而这些东西,都是我所欠缺的。
我会陷入忧郁的情绪里很久都出不来;遇到问题去寻求解决方法时常常因为解决效果不佳而不了了之;我会因为跟别人的对比而羡慕进而变得自卑,而不是积极地去学习和变强;我很难长时间地、发自内心地满足......
说到这里,我真的,太容易羡慕别人了。
《无问西东》里张果果对他的四胞胎干女儿说: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
我就是这样的。总是能看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每个人我都不会轻易的否定。我甚至有些以此为傲,毕竟可以说明我对人不存偏见。
但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不自信。
因为总是在每个人身上找到优点,然后意识到自己没有,然后羡慕着,不自信着。
二是,我是个寡淡的人,因为自我察觉比较少,所以能明确对外输出的东西少而无聊。
其实说到底,是自我察觉和自我明确的东西太少,对很多东西没有属于自己的、明确的逻辑分析和情感判断。比如对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我常常无感,以前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对很多事情无所谓,可其实也可以说是因为不懂自己,没有能静下来去感知自己的感受,所以最后觉得无感。
在对某个话题的探讨中,我也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常常觉得大家每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而自己倾向于哪一种呢?不清楚。
(说到这里,其实大学打辩论的经历让我明确了很多东西,包括明确自己对很多事情无感这件事本身,还包括让我开始有逻辑有依据地去看待问题。让我知道,要想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需要先去了解它的背景、前因后果,要考虑所站的角度,为谁发出诉求,要知道一些事实依据等等。)
三是,性格使然。
从小很少跟爸爸一起玩耍,妈妈的性格是比较较真的,所以我不太懂如何开玩笑、如何嬉笑打闹。也因为安全感缺失,我经不得玩笑,会当真,怕真的失去。所以跟我待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吧。
以前觉得,有一种默契是两个人无声的相伴。但有一次,早饭后遇到一位同学,他本身是比较跳脱活泼的一个人,但那次我们同路回教室,他打过招呼之后安静了一路。我事后开玩笑说,那是我高中三年唯一一次觉得他很文静。可后来知道,他尴尬了一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当时好像也不太在意,现在想来,内心潜意识里,还是很在意的。在意自己竟让一个“开心果”一样存在的人,找不到话来说。
现在大学也会发现,其实身边的朋友和我待在一起,并没有和其他人待在一起时那样轻松愉快。
抱歉,我就是这么无趣的一个人。
可我就是这么独一无二的一个我,真诚又笨拙,热切又拘谨,向往又促狭,善良又敏感,坚强又软弱。
二十年,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成为了今天的我。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那,给自己找乐子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一方面,“向内找”----要自得其乐。去发现并相信自己的优点;为每一次成就而开心;感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接纳和安抚它;关注当下,专注过程......
另一方面,“向外找”----要去变得有趣。去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正面看待自己的不足,关注变好后的自己,积极地去改变;给生活增添仪式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At the end of the day,要努力培养自己快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