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第1天的教练课程结束后,我深切的感悟是:教练是由内向外Push,培训是由外向内Push,
其实还留下了1个疑问:什么情况下适用培训?什么情况下适用教练呢?
幸运的是,结束2天的教练课程以后,在赵部长的身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上周日教练课程结束后,赵部长咬牙切齿地说:她迫切想改变时间管理不高效的问题,并主动提出看书,找找相关时间管理方法。
因为曾经的她,很难专注看完一本书,我以为她说说就算了,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周一下午,她再次在群上发出:求推荐时间管理书籍的信息。
我纳闷地问她:之前介绍你看的,吉田医生哈佛留学记,你看了吗?
她说:没有,记得有这回事,但一直没看。
我说:吉田医生有6个宝宝,一边生宝宝带宝宝,一边成功拿到哈佛学位,最后事业、生活、婚育三丰收,这本书不适合你吗?
周一晚上,她发来截图,说已经把这本书粗略看了一遍
周二下午,她又发来截图,让我帮她看看制定好的工作事项清单
好家伙,她把自己一周要做的事项全列出来,分析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哪些是家人可以代劳的,哪些是可以训练小朋友自己完成的……
我才意识到,这次,她真的想改变,而且已经在行动的路上
更让我好奇的是,对于她来说,时间管理的问题不是最近才出现,一直就有,吉田医生的那本书,我觉得特适合她,N年前就立马推荐她看,她却一直没看。
为什么,这次的行动力这么快,不仅克服了“看书困难症”不到半天时间把书看完,并踏出勇于尝试的那关键一步。
很明显,这是被成功教练的结果,这前后一对比,我有了新发现
结合培训与教练的定义区别,链接到赵部长关于时间管理的案例,我瞬间明白了:站在学员(输入者)的角度,当学员有动力缺方法时(第2象限),首选培训,用方法快速解决当下问题;当学员无动力有方法时(第4象限),适用教练,唤醒对方改变的意愿或触发行动;当学员无动力无方法时(第3象限),则先教练后培训。(详见矩阵图)
培训与教练的区别
培训:给干货、给方法、给工具,解决当下问题
教练:不给建议或方案,激发内在动机,促发改变
更有意义的是:
当我们进入“有方法有动力”的双有第1象限,我们就有了指导或赋能他人的选择:
如果喜欢指导式,我们可以为第2象限的伙伴分享经验或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如果喜欢赋能式,我们可以为第4象限的小伙伴激发内在动力,触发他的行动。
喜欢指导还是教练,因人而异。
比如家琪老师,他在2天的教练课程中,一直在发光,这种光在他培训课程上是少见的,
他和tess老师合力,链接现场学员,共同创造一片光海,这是场域中相互滋养的能量在流动。
这又带给我另外一个启示:站在输出者的角度,如何快速调整从培训到教练角色的转变?
结合大家两天教练实操演练观察来看,从培训到教练,一步到位,有点痛苦,
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认知两者的不同,而是从行为上去做到两者的不同,这个不同有点大,大到彻底改变我们原有的模式和习惯。
因为培训与教练,这两者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培训重在给干货给工具给方法,从外部入手;而教练强调不给建议不给方案,专注启发和触动,从内部激发。
是否有方法?可以在两者中,搭个桥做个缓冲,帮助输出者更好从培训(专注方法)过渡到教练(专注激发)角色。
围绕这个问题的思考,我突然明白了引导式培训或教练式培训的存在意义。
引用一个形象的类比(宝宝学走路),来直观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宝宝在学会走路前,只会坐或爬,这个时候需要有方法帮宝宝学会走路,我们往往会选择给宝宝配一个学步车(没有学步车的家庭,会选择用手代劳),让宝宝先借助学步车,体验爬或坐与走的不同,主要是为了宝宝相对自然,完成从会爬到会走的过渡,不至于太粗暴或费劲,
当宝宝适应了“带辅助式的走”,父母开始尝试去掉学步车,放手让宝宝练习直立行走,
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跌倒,父母一般会守侯旁侧,准备随时保护或安抚跌倒的宝宝,有效降低宝宝的恐惧感或抗拒心理,
从宝宝学会独立行走开始,是要停下来,还是继续往哪走,取决于宝宝的个人意愿,主要取决于宝宝的内驱动力。
宝宝在学习直立行走的过程中,也许并不清楚练习行走的意义何在,只是作为过来人的父母,非常清楚宝宝学会独立行走的必须,主动引导宝宝在合适时段开始练习行走,
在练习的过程中,宝宝就会慢慢意识到,学会独立行走的意义(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原来可以选择主动出击)。
那个学走步车或搭把手(有些家庭不配学走步车,会选择用手辅助)的作用,其实就是搭桥过渡,相当于引导式培训或教练式培训的起源和存在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学起教练容易上手,而有些人特别吃力。
因为容易上手的,往往是在桥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先进入适应和练习中);
而练起来相对吃力的,往往尚处于桥的起点(培训),想一步跨到桥的终点(教练),因为跨度太大,难免吃力和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