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谈及未来的梦想,我总是怀着一颗热怦怦的心。那是一个未曾见世的小孩儿对新闻人的无限向往,她很喜欢柴静,也许是那本《看见》启蒙了她冒险的精神。但她总是故意把那个梦想压得很低,从小被教育小女孩儿嘛,总是要归于安稳。于是,在没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热爱之前,就已经动摇了。可能生活的很多变故早已让她习惯了这个年纪本不该承担的成熟。于是,她选择了化学专业,看似稳妥的背后早已让她失去了追求,于是无止境地用手机来消耗自己的精神气。
回顾大一一年,只能用四个字来总结,得过且过。19岁的年纪,尴尬地夹在18岁和20岁之间,本该是一个最有冲劲儿的过渡,却在忙着矫情青春的逝去。在我的认知能力内,限制住自己的从来不是体制。可那些围墙确实很有趣,一开始你痛恨它,最后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适应,甚至可悲的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保护。关于转专业这件事儿我纠结了大半年,最后选择了妥协。我打不过现实的那些阻碍,说是打不过,可能是已经被体制地不想再去冒险。想想自己要转到学校的二本专业,虽然去蹭过几节喜欢的新闻课但还是不确定自己的信念是否坚定,除此之外让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多一年的花销,还有适应新的人际关系,或许那是一个新的开始,说实话很憧憬但更多的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不过在一年的思考中我渐渐认识了自己,我喜欢新闻,是因为我向往自由,正义,勇敢与冒险,更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不一定只有记者这个途径。而且现实的状况是,记者都是相对自由,很多民生报道都要经过上级批准,可能还有上级的上级,倒不如让自己掌握这个权利。最近“斜杠青年”一词很火,庆幸自己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正在大步地朝这个方向迈进。可是,自己喜欢的事总是让我有些许焦虑,嗯~其实是应该让自己更充实的。
在成长这条路上,表面的乐观太过感染,可能最终连自己都被骗了。有些无法诉说的心事,其实连自己都不想揭开。无法保证再也没有那些痛哭流涕的日子,但我会保证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很喜欢这句话的态度,既然躲不过那就撞上,于我而言这不是一句充满斗志的鸡汤,而是再也无法忍受后的呐喊挣扎。或许,这就是我现在的人生。曾几何时,遭受了生活的无尽折磨与背叛,但依旧愿意单纯地像个小孩儿。而现在,已经学会像大人一样去思考,模仿那样的口吻去煽情,学会用笑来掩蔽心事,或许这就是太认真了所以弄丢了自己。
一个人把心事藏起来真的很累,可我还是不愿意去找一个人跟我共同承担,因为我怕现实会把彼此的距离隔得更远,让我更加看不起自己。曾经我是多么羡慕我姐,算起来是有五年的爱情长跑啦,最近一切都结束了,那个我引以为傲的好姐夫也真是现实的很。现在,还没品尝爱情滋味的我,已经学会用隐形的盔甲去好好地保护自己。爱情对我已成奢侈,我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做自己的英雄。这世界本就该容许不同的人存在,只是,有时真的很难接受这样的自己。终究,我要学会自我意志与周遭环境的相容。
我现在正在努力变得更好,带着我的故事和有趣的现在,一颗聪明的头脑和一颗干净的心。